新华社上海5月15日电?一面是“财富神话”,一面是“被割韭菜”。
去年以来,比特币暴涨带动了整个币圈的疯狂。包括马斯克在内的一些知名人士更是成为许多虚拟货币的“带货者”。狗狗币、柴犬币在马斯克的“喊单”中暴涨暴跌。
随着炒币风潮兴起,缺乏辨别能力的投资者正成为围猎目标。一边是“山寨币”大行其道,一边是庄家野蛮收割,行业乱象对居民财富的威胁日益增加。众多业内人士呼吁,该领域亟待有关部门进行整顿与规范。
炒币“资深人士”越陷越深
孟大妈今年60岁,口口声声自称“维家人”。她在2018年开始斥巨资买入维卡币。
维卡币的管理员对她说,维卡币将成世界通用货币,一枚维卡币价值等于10克黄金。对此,她深信不疑。
2020年,机关等多部门曝光了维卡币的“+炒币”模式,但孟大妈还是执拗地相信,维卡币将是超越比特币的数字货币。
新华社客户端上线数字藏品专区:金色财经报道,新华社客户端数字藏品专区正式上线,并将于16日重磅首发藏品。数字藏品专区的设立是新华社积极开拓新型传播领域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发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区块链+版权”数字业态的新尝试。[2022/11/15 13:05:01]
孟大妈的女儿小姝对记者说,母亲在维卡币血本无归之后,又加入了投资狗狗币、熊猫币等的聊天群,依然对靠炒币实现财富自由抱有幻想。
“这些年已经帮我妈还了几次债,但她还是不听我们劝。”小姝说,孟大妈炒币多年,每个项目都砸进去几万元。“每隔一阵就听她兴冲冲地来说有一个新项目,隔一阵就有一个,还让身边亲朋好友拉人头,给全家都注册了虚拟币钱包。”
钱投进虚拟币平台后就无法提现,次数多了,孟大妈心里也明白这是资金盘。可她还是退了加、加了退,在各种币圈群里进进出出。
新华社:凡有溯源需求,皆可区块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0个左右协助疫情防控工作的区块链相关应用上线,类型涵盖了身份管理、信息确认、供应链金融、信息采集确认等场景。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区块链正在逐渐从模型阶段走向实战阶段。在供应链管理、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众多领域,区块链都可以提升实体经济的效率。其应用领域大概可以总结为:但凡需追溯,皆可区块链。无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图纸全记录、安全回溯,还是金融、征信等领域的数据安全,哪怕是夫妻之间的“小承诺”,有追溯的需求,就有上“链”的可能。(新华社)[2020/4/18]
“她就是心存侥幸,一会儿对我说,只要自己不是最后的接盘侠,就能割别人‘韭菜’。一会儿又对我说,即使10个项目赔,只要有1个项目翻身就行。”小姝说。
终于,孟大妈不光赔完了毕生积蓄60万元,还背上了大笔银行贷款。
新华社:区块链赋能充电桩加速新基建:新华社批准成立的、立足于国情国策研究的瞭望智库发表《区块链赋能,充电桩加速新基建》文章。文章称,关键是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移动数字身份共享充电桩平台,让充电桩利用效率可得到充分舒展与释放。通过汽车车主对充电行为进行确权并记录在区块链上,建立以人车桩为一体的信用体系,一方面提高多方协作效率,解决了车主支付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构建了以充电、停车等消费场景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是现有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补充。借助区块链技术催化、赋能、铺就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将迎来难得机遇,激发出乘数效应,某种程度上,又支撑起整个新基建。[2020/4/10]
虚拟货币市场警报拉响
今年以来,比特币、狗狗币、柴犬币及各种小众币的暴涨暴跌,让炒币进入了许多普通投资者的视野,更让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
新华社:坚决纠正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伪金融创新:新华社: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危害和风险不断显现,招致监管重拳。“虚火”过旺且乱象丛生,“虚拟货币”形成的金融和社会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金融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要符合监管要求,对那些披着“创新”外衣的伪金融创新行为甚至是非法金融行为必须重拳出击、及时遏制。[2017/9/17]
大量虚拟币公司打着“虚拟货币能发横财”的旗号,发行各种虚拟货币。幻想一夜暴富的投资者趋之若鹜,深陷庄家和吹鼓手编织的幻梦,成为“山寨币”的受害者。
项目方精心编织的暴富“白皮书”,顷刻间就能变为收割“韭菜”的镰刀,而投资者的毕生积蓄可能已经成为围猎目标。如雷达币、KUN、火神币等虚拟币,通过嘘寒问暖拉老年人投资,利用老年人有退休金但嫌银行利息低的心理,不断编织创富神话,引诱他们购买“山寨币”“空气币”。虚拟货币爆款之一的英雄链(HEC),其网络案的受害人达数百万人,涉案资金达3亿余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表示,如今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虚拟币已达百万种之多,主要通过发币、多层级拉人头、宣传让散户投资者接盘、项目方大量抛售筹码“割韭菜”来获得盈利。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全球范围因加密货币遭受的损失近40亿美元,手段包括“空气币”、社交媒体、加密劫持、非法应用程序等,如果不加以遏制,预计未来会愈演愈烈。
当心“灰犀牛”一触即发
除了各种“空气币”外,在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货币也成为“韭菜”收割机。
自2020年3月13日比特币创下4705美元的近年来新低后,比特币目前价格已比低点暴涨超12倍,极端行情不断上演。此外,狗狗币、柴犬币也在马斯克的“摇旗呐喊”下,轮番上演翻倍或暴跌行情。各方人士认为,暴涨行情蕴含“价格暴动”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助理教授王鹏认为,比特币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让投资变成了投机。“比特币本身受到全球央行和金融系统的政策监管和宏观经济影响,价格飙升中有很大的炒作成分。比特币的市场集中度水平非常高,绝大多数币被极少数账户控制,具有非常明确的坐庄属性,导致比特币价格波动非常大。这种高风险资产并不是个人散户适合投资的标的。”他说。
吴海峰则担心,加密货币的“价格暴动”或在部分个人投资者和私募基金中演变为“灰犀牛”。
据区块链行情网站CoinGecko统计,截至5月10日,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超过2.54万亿美元,已超越美元货币流通量,后者为2.15万亿美元。其中,主流加密货币比特币只占据18%,大部分加密货币都充满了资产泡沫。
“马斯克在推特‘喊单’、全球最大的专注于加密货币投资的基金——灰度基金的持仓,成为币圈最大的催化剂,刺激着投资者扎堆买入加密资产,一些私募甚至也加入了炒币大军。”吴海峰认为,私募机构入场,令虚拟币衍生品玩法也变得五花八门,合约杠杆、ETF、DEFI等新玩法频出,涨跌都变得无所顾忌。一旦爆仓,风险可能从个人投资者传导至金融机构,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亟待整顿与规范
业内人士发出警告:虚拟货币正成为跨国的新手段。目前来看,全球虚拟货币反形势严峻。根据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发布的2020年度数字货币反报告,2020年未受监管的出境虚拟货币价值达175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51%,且仍在快速增长。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虚拟币乱象中涉嫌的大致可分为四类:编造发行白皮书,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将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编造虚假的虚拟货币或者没有发展潜力的虚拟货币种类,利用被害人投资虚拟货币的冲动,诱使被害人进行投资的,将涉嫌构成罪;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方法非法集资,携款潜逃或者侵吞资金的,将涉嫌构成集资罪;以及组织领导罪。
基于币圈滋生的各种风险,有关部门近年来正不断加码整顿和监管力度。肖飒认为,应当适时修改法律或出台规范性文件,对不规范的虚拟货币项目和炒作进行制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