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没有基本价值支撑的加密数字货币是不可能具有增值逻辑的。
一
对于任何一个币种,如果你看不懂它基本的价值逻辑,那么你什么都不要做,如果错过了,就错过了,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属于你。
比特币能解决货币滥发的问题,能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用技术手段去限制人为作恶,所以围绕比特币才会形成共识,而这种共识是它一切价值的来源。这是比特币基本的价值逻辑,所以才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加密数字货币分为比特币和其他币。分叉币也是广义比特币,BTC与BCH/BSV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目前看BTC占优,但最终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共识数信中标海通证券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平台:共识数信中标海通证券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数据存证平台采购项目。该项目将协助海通证券将各项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身份认证、风险揭示、投资协议、适当性匹配意见书等电子数据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进行链上保存,并通过与司法链对接,实现了非现场类业务办理全过程的可信、可靠留痕和第三方存证,获得司法公信力。目前,共识数信运营的数信链司法存证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家证券公司的各类电子业务数据,日均存证条超过4万余条,涵盖股票经纪业务、股票交易业务、账户开户及行为类数据等。(证券日报)[2020/4/9]
二
任何币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这是形成共识的基础,没有共识支撑的币是没有价值的。在任何场景中,如果法币也能做到事情,就不需要再额外创造一种加密数字货币了。所以很多加密数字货币,从长期来看并不具有价值。
分析 | BTC的PoW共识模型只会降低成本 其能源消耗问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善:据Be In Crypto消息,数据分析公司Coin Metrics数据显示,10年的比特币挖矿所产生的能耗与美国所有汽车3到4天内产生的能源消耗相当。Coin Metrics分析师Antoine Le Calvez表示,根据蚂蚁矿机S9计算的哈希值,比特币消耗了1.75 e17焦耳,相当于420万吨石油。而美国汽车每天就要消耗130万吨石油。此外,与全球银行业的用电量相比,比特币的用电量实际上相当不错。分析师Carlos Domingo称,就私人银行而言,保守估计,它们每年的用度约为100 TW,这还不包括央行,后者的用度更高。鉴于比特币目前每年的使用量约为40至50 TW,很明显全球银行体系的能源消耗要多得多。 另外还需注意,与大多数银行业不同,比特币的大部分能源消费是可再生能源。巧合的是,10年比特币挖矿所用的1.75×10^17焦耳(假设以S9矿工为基准)相当于现在地球上1秒的太阳能。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模型只会降低成本,因为技术创新会使算法破解变得最为节能,因此比特币的能源消耗问题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2019/4/14]
稳定币USDT能实现数字货币与现实价值间的价值度量,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用于数字货币交易,在这个场景中其他数字货币更像是一种商品,而USDT才是这个场景中的货币。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很多国家的监管框架下法币不被允许用于此用途,一旦法币被准许进行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则稳定币将失去任何存在的意义。
声音 | NEO联合创始人:NEO共识算法 dBFT 即将完成:NEO联合创始人Erik Zhang发推表示,经过半年的开发,改进后的NEO共识算法 dBFT 即将完成。经过这一改进,用户只需等待一个15秒的确认,来确保交易的不可逆性,并能防止双花,这非常适合金融应用。[2019/1/3]
交易所币的价值来源,其实并不来源于共识,这是很特例的一个情况,交易所的代币来源于其自身的盈利能力,而这种盈利能力是可以变现成法币的,交易所币是币圈中少有的有现实价值背书的币种。同理,如果法币被允许用于交易加密数字货币呢,那交易所币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相信它即使存在也更类似股票的加密数字化版。
动态 |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分布式共识协议发展途径:据GCN报道,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希望更好地处理区块链背后的“分布式共识协议”,以了解它们如何改善国防部的安全性、存储和计算。DARPA提出了三个探索途径:1.激励机制参与。鉴于比特币矿工的工作是为了验证交易的准确性,DARPA有兴趣分析参与者的贡献,并公平地奖励他们除了货币以外的其他价值。2.经济驱动的安全模型。该机构希望深入比特币矿工赚钱的想法。3.中心化方面。虽然共识协议作为大规模分布式系统运行,但可能存在某些中心化方面,这些中心化方面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DARPA打算据此征集回应,并于2019年2月中旬举办研讨会。[2018/11/21]
三
实用型加密数字货币是通过更具体的方式来改造这个世界的,所以要在货币领域之外有所建树,形成影响,确立自己的价值依托。
以太坊/EOS
以太坊比较好的继承了比特币的一部分优点,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储藏能力,但是可以增发使之成为与比特币截然不同的的另外一种加密数字货币。以太坊的机会在于基于智能合约技术构建迥异于现有互联网的价值互联网,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跨越。这是以太坊的价值基础,所以如果以太坊在进化成价值互联网的过程中失败了,或者被其他加密数字货币反超,那么它将丧失一切价值基础,因为这个世界不需要一个不如比特币的“比特币”。
对于EOS来说,也是一样,POS共识即是创新也是破坏,性能上的优化是为了比以太坊更具有实用的优势,而对于去中心化能力的破坏,使其比以太坊更进一步的远离了比特币的初衷和主旨。这柄双刃剑最终到底是伤人还是伤己,还很难说。
以太坊和EOS们的机会在于如何破坏(此处也可以替换成:创新/优化/重构)现有的实体世界的运行规则,即如何把信息互联网转化为价值互联网,毫无疑问,它们的基本价值逻辑确立过程可能不是短短10年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跨链
跨链是刚需,但是专门的跨链平台很可能是个伪命题,任何最终胜出的公链都必须具有跨链的价值互联能力,所以在公链的价值逻辑都没有确立和有效验证之前,跨链是没有价值逻辑的。现在的跨链平台的出路在于,在完成跨链能力之前要先构建出公链能力,或者帮助以太坊、EOS们构建出公链能力。道理很简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链都不存在,你跨的哪门子链啊。而公链平台一旦确立逻辑,那么需要专门的跨链平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公链平台自己做起来更便利的事情,没有假手于人的必要,这会极大的限制专门跨链平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
四
其他一些还没有想明白的,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想法。
1、双层价值体系
在未来,既要实现控制滥发和通胀,又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深入改造,那么有没有可能把以太坊们(或者EOS,或者主权加密数字货币...)锚定到比特币上呢?比特币成为全球通用货币,而以太坊们承载价值互联网上的价值流通。会不会有基于比特币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呢?
2、跨链的终极解决
价值互联网一旦建立起来,那么不同子网间的价值交换会异常频发,网间双向的交换协议建立是必然的。在价值互联网的建立过程中,跨链才会真正兴起,而且这个跨链一定是每个子网所必需的、必备的功能,每个子网都会提供双向的交换功能。
3、交易所何时被赶下神坛
价值互联网建立、跨链体系形成,我感觉那时候应该就没交易所什么事情了,或者说在交易所里边交易的主体就不再是数字货币了,而是各种锚定现实价值的加密数字资产和权益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