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Hashkey Capital 邓超:Web3 创与投的 10 条精华观点

来源:万物岛ThreeDAO

9月24日,万物岛Web3Coach云端会客厅《万物生》请到HashKeyCapital董事总经理邓超,围绕着“创”和“投”,分享其所见所闻所思。整个环节尽量减少了术语使用白话,让Web2的小伙伴能更快明白Web3。

万物岛与bfrenzDAO一同对直播内容进行了梳理,整理出超哥关于Web3的10个精华观点,分享给大家。以下内容均属独家,enjoy!

1、Web2大厂人拥抱Web3需要转变哪些思维方式?

区块链用户目前已经超过了三个亿。

当更多Web2有经验有能力有技术的人走进Web3,Web3才有机会走到下一个阶段。其中有很多从Web2进来的人都是带着Web2成功光环的,所以要做好Web2和Web3有区别的心理准备。Web2和Web3从底层逻辑到评判标准都有差别。最明显的差别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日本Web3初创公司HashPort计划进行9亿日元融资:金色财经报道,日本Web3初创公司HashPort计划通过第三方配股的方式融资9亿日元(约700万美元),承销商包括了三井住友银行和东京大学Edge Capital Partners所运营的基金。融资将用于加强企业咨询业务,并投资采用日本IP的NFT业务。[2023/1/20 11:23:34]

属性:Web3具有金融属性和商业属性。

商业模式:两个模式像但本质有区别,例如我们去银行借贷一定要去银行这个中介,但是在链上我们没有中介,通过协议来活动,效率高,有些人体验后便不愿意再回去传统的银行了。Web3里不再倾向平台,开始倾向用户,用户更有发言权决定权。

产品设计:Web3里idea最重要,可以没有设备甚至没有公司,以太坊提供平台,好的idea会吸引builder。

LongHash:Liquid侧链比特币持有量超过公共闪电网络通道:金色财经报道,根据LongHash文章,本月早些时候,Liquid上的比特币持有量超过了闪电网络通道。目前Liquid侧链上有952.9435822枚BTC,公共闪电网络通道上大约有918枚BTC。BitMEX Research曾揭示2月份闪电网络的真实数据。根据他们的区块链数据集,闪电网络上的BTC有88%是在公共通道上的。根据这些信息,整个闪电网络(包括专用通道)上的BTC总量可以粗略估计为1043个BTC左右,这比目前Liquid侧链上的BTC更多。尽管如此,在不久的将来,Liquid侧链通道的数量肯定会超过公共和私有闪电网络通道所拥有的BTC总量。[2020/3/27]

融资:Web3不依赖资本和传统VC,一些项目甚至不希望有主导方。

平台与用户的关系:拿游戏来说,传统游戏认为Web3的游戏难用,Web3游戏反而认为“你就拿我当氪金机器”。由此可以看出Web2游戏看重用户体验,Web3游戏也不希望把用户当机器,而是希望大家共进退共享。

声音 | Longhash:Bakkt低成交量显示华尔街相对沉默:金色财经报道,Longhash发布文章称,Skew数据显示,Bakkt比特币期权在过去一周内几乎没有成交量。分析指出,Bakkt的期权和期货市场交易量相对较低,可能表明最近的比特币热潮主要是由散户或个人投资者推动的,而华尔街在比特币市场上则相对沉默。前eToro高管兼Quantum Economics创始人Mati Greenspan最近称,华尔街对比特币最近的飙升相当冷漠,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保持沉默。CME现金结算的期货合约的交易量肯定有所增加。这样一来,目前主要的交易量似乎确实来自加密交易所。此外,文章表示,比特币最近的上涨似乎是由领先的保证金交易平台上的大量活动引起的。同时,像Bakkt一样以经过认可的投资者为目标的平台活跃度较低,这表明机构并未在很大程度上参与进来,加剧了当前的反弹不可持续的论点。[2020/2/4]

推广:Web3的推广“空投”,其实是把项目的所有权让出来。换句话说是传统营销花的经费,原来是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拿出来,现在从公司的所有权里拿出来。

声音 | Longhash:CME比特币期货交易暗示机构资金涌入:9月9日,Longhash刊文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比特币期货交易暗示着机构资金涌入。文章表示,CME8月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额超过50亿美元。此前,CME集团董事总经理 Tim McCourt曾表示,年初至今,比特币期货平均每天交易7237份合约,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因为散户投资者不容易进入CME期货交易,所以这种增长并不代表普通加密用户的参与。CME平台上的大多数期货交易都来自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合格投资者。人们普遍认为,2017年的比特币牛市是由散户投资者造成的,但要想产生类似的价格暴涨,现在需要的资金要大得多。大量机构投资者的涌入可能会提供这些资金。50亿美元是一大笔钱,因为10个最大的比特币现货市场每月交易额约为300亿美元。即将推出的Bakkt机构比特币期货合约可能是另一个催化剂,引导机构资金进入加密生态系统。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机构都在押注比特币。期货合约也可以用来做空比特币。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肯定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即使它不是未来成功的保证。[2019/9/10]

2、赛道的选择

动态 |美软件公司Hashcash与尼日利亚金融机构在区块链领域达成合作:据prweb消息,美国软件开发公司Hashcash与尼日利亚金融机构合作,试图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尼日利亚偏远地区的资金转移问题。[2018/9/4]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目前公链机会不是太大,但是这并不妨碍在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层,现在的区块链还不够完善,在Layer1和Layer2这两层,仍然还有很多的机会。

基础设施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就像能够托管数字金融的银行在美国已经很成熟了,但在亚洲还没有。

很难一概而论哪些赛道是值得投资的,要从团队自己的基因和自己擅长的方面去做分析。

3、大厂有没有在Web3创业成功案例?

有很多,有做游戏的,有做社交的,有做底层基础设施的...腾讯,阿里这些大厂的项目也都有。创业要有长线的思维不能看一个周期,比特币6万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可能觉得市场泡沫很大。

现在区块链的团队有很多都是华人主导的。华人比较低调,但在这个行业里主导性很强。亚洲团队执行力很强擅长商业落地,西方更擅长创意性。Web3吸引了越来越多Web2的人进来,让这个行业开始进入商业应用的阶段,优势逐渐明显。要相信亚洲的团队,潜力无限。

4、基于基础设施的功能点,还有创新机会吗?

在链的性能方面还是有很多机会的。第一:在方案上,以太坊的技术路线,扩容,一直在变化和调整。第二:在执行上,代码开发。以太坊也会非常欢迎大家去做技术路线上的探索。

反而我认为,跨链,到最后可能需求并不是那么大。因为从用户角度来说,一旦在一个生态里,再迁移出去的难度会很大,所以很有可能最后区块链会归到一起,那么做跨链就没有什么吸引点。

除了性能方面,还有底层的安全计算、隐私等,行业都是需要的。

5、关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是否要做中心化,需要看项目而定。

如果做底层基础设施,比如公链,要尽量分散,越分散这个网络的信任才会越强。

如果是往上做应用,那平台可能需要一些中心化的东西。越靠近监管的地方,中心化的东西越多。举个例子,现在一些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监管都已经开始发牌照了。

底层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技术,而商业应用就需要中心化,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6、更看好什么样的创始人?

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没有典型画像。

一个项目能否做成,有很多要素。项目本身很重要,对于不同领域要求也会不同。创始人需要有对产品对业务本身的理解,以及懂得如何将产品商业化。创始人就像一个资源整合器,知道如何做成产品,如何推广如何大众化,甚至如何与监管沟通。

隔行如隔山,如果是从传统领域进军Web3,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传统领域的已成功的路径依赖先放下,要有开放心态,对行业有客观观察。

7、国内Web3法规政策会调整吗?

很难做预判,不同的监管有不同的考虑。

全球区块链监管梳理:三大梯队。美国,走在最前面遥遥领先,框架最清晰,要求最严格,全球很多的监管都在看美国。第二梯队,新加坡、香港、日本、瑞士、法国、英国,监管框架清晰比美国走的更前一点点。第三个梯队,就是想弯道超车的,迪拜、马尔泰。

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法规,对于香港这些地方更多的是商业上的决策,自下而上,行业先发展起来再推动监管。而国内是自上而下,上面有很多宏观上的考虑。

不建议在国内做token相关的业务,因为在中国只要和token相关,监管就会谨慎一些。

8、了解最新Web3信息有哪些好的渠道和媒体呢?

《虚拟资产和区块链投资指南》,基本把行业知识图谱、构成模块,如何投项目等认知与方法论做了总结,感兴趣可以看看。

推荐一些对我个人影响很大的行业人物:ChrisDixon看待行业具有前瞻性;MattHuang看项目有独特看法研究很深;RyanSelkis每年会出100多页行业报告,大家能通过报告了解每年可关注的行业人物、行业热点,能方便梳理行业脉络。

学习好比搭房子,先有结构再砌砖,这样事半功倍。

9、预言机在Web3的应用价值

主要作用是把链上数据和应用连起来,Chainlink已经做的不错了,但是距离大规模的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部分应用领域内或者中间层的机会还有很多。

现在的技术基础设施也撑不起大规模的商业化的量,所以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做中间层、技术层。如果要去竞争,可以直面竞争做一样的事情,要不就差异化竞争就像链一样,通用型的链或者行业特定细分的链。机会是有的,要看自己的方向和策略。

10、创业种子轮融资组合建议

看项目是在哪一端。

如果是特别偏向社区化,那就在社区里面募资,先空投,先把用户群体拿过来再去讨论token,当token有价值的时候项目则有价格,有价格则会有资金来源。

如果偏传统商业应用化,那就是股权融资更多。在之前,基本上70%-80%都是token融资,20%-30%是股权融资。到现在我们能看到,股权融资的需求变多,这因为越来越多项目往应用方面走,就会与现实打交道。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9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