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经济日报:没有国家信用背书的比特币,始终难以摆脱投机烙印

1月6日,经济日报发文指出,盘点2020年各类资产表现,加密货币比特币的涨势称得上“一骑绝尘”:标普500指数全年累计涨幅约16.5%,沪深300指数上涨约27.2%,现货黄金、白银分别上涨约25%、48%……相比之下,比特币接近300%的全年累计涨幅无疑是最亮眼的。截至2021年1月3日,比特币交易价格首次站上3万美元,总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经济日报: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城乡发展要素共享系统:7月24日,经济日报刊文称,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城乡融合有效引领脱贫攻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城乡发展要素便捷使用、共享系统。[2020/7/24]

大量机构投资者入局,更多是以资产配置为导向。与之相伴而来的是投资体量的增大,这也意味着本就没有价值锚定的比特币可能遭遇更大的价格波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并非利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比特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早在2013年,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联合下发过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没有国家信用背书的比特币,始终难以摆脱投机的烙印。因此,普通投资者投资比特币,仍需保持谨慎。

沈建光:区块链等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日趋融合,让新业态层出不穷:3月15日消息,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指出,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日趋融合,让新模式与新业态层出不穷,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光明日报)[2020/3/15]

声音 | 经济日报评论:多家上市公司因“涉链”被问询:5月30日,针对“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因涉及区块链业务收到监管函”一事,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去年上半年不少上市公司就发布公告称要进军区块链。结果,业务进展没多少,多家“涉链”上市公司就迎来了一轮股价上涨。不过,涨得快跌得也快。随后不久,多家公司股价冲高回落,留下一地鸡毛。因此,交易所对“区块链”谨慎不无道理。整体看,监管部门针对区块链的问询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的营业收入情况以及对主营业务的影响方面。从回复情况看,大多上市公司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应用场景,也未产生营业收入,对公司业绩影响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要谨慎看待所谓“涉链”概念。[2019/5/3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0ms0-0:9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