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元宇宙成为科技圈和资本圈大热的话题。腾讯、字节跳动等纷纷进入相关领域,国外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也均已布局
多名受访人士认为,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
元宇宙到底是啥?对互联网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会催生一个怎样的“平行世界”?
来源:新华视点
设备、应用、游戏……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
宸境科技使用空间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将一座设计出来的儿童游乐园叠加在公司办公楼实景之上。新华社记者 马晓澄摄
IKGUIDE Metaverse Collective CEO:元宇宙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身临其境的需要、互动和社交: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Coinlive举办的峰会上,IKGUIDE Metaverse Collective 首席执行官 Soh Wan Wei 继续进行下一个主题演讲,主题为“The Metaverse & Asia:A New Era in Storytelling”。她分享了元宇宙是什么;是 Facebook、游戏还是虚拟世界。她解释说,元宇宙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身临其境的需要(充分意识到并意识到一个人并不完全在现实中);互动;和社交(意味着社区是我们所看到的核心)。关于元宇宙在亚洲的最新发展,她继续列举了一些案例研究,其中之一是代代木公园“Naked”的一个名为“Tree”的项目——食客在他们的美食体验中戴上 VR 耳机(它结合技术艺术,例如 VR 和投影映射与美食)。 “亚洲将通过元宇宙揭开讲故事的新纪元,”她说。[2022/12/22 22:00:31]
今年3月,腾讯投资的元宇宙概念股罗布乐思(Roblox)上市首日即大涨,其多人在线创作游戏《Roblox》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自建内容。早在去年年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腾讯的内部刊物上发文称:“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一韩国男子因在元宇宙内的性犯罪被判处四年监禁:金色财经报道,据韩国当地媒体moneys消息,一名30多岁的韩国男子最近因在一直在制作和存储涉及未成年人的性内容而被判处四年监禁。除了被判入狱外,罪犯还必须参加80小时的性犯罪治疗计划,并被禁止在任何与青少年或残疾人有关的实体工作七年。
上个月,韩国科学部宣布了元宇宙宇宙保护未成年人的伦理原则。[2022/9/12 13:24:29]
今年8月,字节跳动收购了中国虚拟现实设备公司Pico(小鸟看看)。4月,字节跳动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此外,网易、莉莉丝、米哈游等公司也都有跟元宇宙相关的布局。
除了互联网巨头和游戏公司外,一些初创公司也已早有布局。
两年前,当宸境科技创始人胡闻和他两位同学一起在广州南沙创办公司时,没有料到短短两年,一个全球性科技风口已经来到眼前——元宇宙。现在,他们正在打造元宇宙的“数字底座”,将真实世界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各种虚拟应用。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涨40%创新高却仍未盈利:11月12日消息,“元宇宙第一股”Roblox近日发布2021年Q3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Roblox营收增长102%,DAU同比增长31%,业绩远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Roblox股价一度涨超35%。目前美股盘前涨幅约20%,总市值为443亿美元。不过,财报显示,Roblox三季度营收达到5.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较此前市场预期的6.365亿美元低19.98%;三季度亏损740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4861万美元。尽管未能实现盈利,Roblox的用户数据总体上仍保持着快速增长。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Roblox平均日活跃用户(DAU)为4730万,同比增长31%;用户累计在线小时数为112亿小时,同比增长28%。另外,据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Refinitiv的IBES数据显示,该公司的订单上涨28%,达到6.378亿美元,超过分析师此前6.365亿美元的预期。Roblox创立于2004年,兼具社交以及内容创作等元宇宙特性,这使其区别于一般的游戏平台,由 Roblox客户端(覆盖 PC、移动、主机)、Roblox Studio、Roblox 云 3 个元素组成。[2021/11/12 6:48:03]
举个例子:站在广州市南沙区内已经建好的明珠开发大厦上俯瞰,眼前的明珠湾灵山岛尖还处在开发阶段。但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或者平板电脑,人们可以清楚看到,已经规划但尚未建成的建筑以1:1比例叠加在现有实景上面——这是宸境科技为当地政府打造的一个“镜像世界”。
云游戏厂商蔚领时代完成4亿元B轮融资,或将布局元宇宙:12月1日消息,云游戏全案服务商蔚领时代已于近日完成B轮融资,总金额为4亿元人民币。本轮由明势资本领投,鼎晖VGC跟投,老股东小米、米哈游和顺为资本进行了增持。36氪此前曾报道,蔚领时代于2021年初完成了A轮融资,金额为1.5亿元人民币。据介绍,本轮资金的主要用途包含三方面:虚拟世界专属服务器的设计和首次量产;基于云端渲染的数字人开发平台的设计和搭建;面向下一代软件方舟架构的研发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版块。[2021/12/1 12:42:59]
宸境科技给广州南沙明珠湾灵山岛尖做的“镜像世界”。受访者供图
元宇宙价值指数大幅上升至335.24:金色财经报道,据同伴客数据显示,7月26日元宇宙价值指数为335.24,较前日上升10.66。
构成元宇宙价值指数成分的上市企业或NFT平台皆为目前在虚拟经济领域表现出巨大市场价值和未来潜力的头部机构,该指数能够有效反映元宇宙虚拟经济整体价值的发展趋势。
注:2021年3月10日主要成份股roblox上市并产生第一个收盘价,故选取3/11日为本指数首次推出的基准日,初始值为100。[2021/7/26 1:16:23]
“通过元宇宙的构建,真实世界的信息将得到虚拟世界的极大补充,人类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方式将得到全新提升,在此基础上将诞生充满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游戏、社交、娱乐、消费等都会发生质变。”胡闻说。
在国际上,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脸书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以专注元宇宙业务。脸书近年来大手笔投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虚拟现实耳机、增强现实眼镜和腕表等硬件产品。
今年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芯片生产商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
底层技术日渐成熟,现实与虚拟密切融合
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事实上,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为何改名时,用一段视频直观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家”,邀请熟悉的人开展社交,戴上设备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与同事一起工作,甚至可以创造一个虚拟世界……
胡闻认为,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热不是偶然,经过多年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不少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看好元宇宙的未来,如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虽然前景诱人,但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早期阶段,从算力条件、网络技术、扩展现实等现状来看,产业还需要10至20年的发展时间。
沈阳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元宇宙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和市场都亟需回归理性。
左鹏飞认为,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元宇宙的场景实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代表着未来的大方向,建议我国从技术、标准、应用、法律等层面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
“从技术方面来看,技术局限性是当前我国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亟需提升。我国应加大基础信息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左鹏飞说。
业内人士建议,在法律层面,总结提炼在网络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加强元宇宙前瞻性立法研究,关注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