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湃出品|PANews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人士进入加密市场的资金被打理的如何?近日普华永道和投资公司ElwoodAssetManagement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道出究竟。以加密货币为中心的对冲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在2019年激增,从2018年底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亿美元。在2019年全年,全权委托的多头基金表现最好,平均收益为42%。对冲基金的资金来源中,家族办公室占对冲基金投资者的48%,高净值个人占到42%。普华永道合伙人HenriArslani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冠状病以来,我们看到的一个宏观趋势是人们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更加普遍。”超六成在2018年后成立,多为四种策略
根据2020年第一季度研究表明,大约有150个活跃的加密对冲基金,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在2018或2019年创立的。创立加密货币基金的活跃程度与比特币价格高度相关。2018年,比特币价格飙升似乎是推动加密货币基金创立的催化剂。随着加密货币市场在2019年底呈现出下降趋势,新成立的加密货币基金数量大幅下降。
香港投资推广署正式启动家族办公室服务网络:6月13日消息,香港投资推广署正式启动家族办公室服务提供者网络(家族办公室服务网络),希望推广香港成为全球家族办公室首选地。
陈茂波在启动仪式致辞时表示,香港拥有蓬勃的金融生态、顶尖的金融基建,以及出色的专业服务提供者,加上汇聚来自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投资机会,自然是全球家族办公室的理想落户地点。上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及,目标是在 2025 年年底前推动不少于 200 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经过裕泽香江高峰论坛,已有不少国际家族办公室决策人表示正准备甚至已决定落户香港。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也在近期公开表示,香港作为亚洲领先的财富管理中心和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是家族办公室的理想落户地点。香港特区政府会在未来三年向投资推广署提供 1 亿港元,以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来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 2023 年 3 月 24 日发表的《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中提出八项政策措施,其中一项是成立家族办公室服务网络,以打造蓬勃生态圈,持续支持本地和全球家族办公室于香港落户或扩展业务。[2023/6/13 21:34:09]
蔡崇信家族办公室蓝池资本曾参投FTX此前4.2亿美元B-1轮融资:1月12日消息,据CNBC援引FTX破产法庭最新公布文件报告,FTX的投资者名单中流出了此前未公开的BluePool(蓝池资本)。据悉,Blue Pool是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的家族办公室,曾参投FTX2021年10月完成的4.2亿美元B-1轮融资。
此外,Tudor Investment创始人、亿万富翁保罗·都铎·琼斯也被披露是FTX的投资者之一,他通过一系列家族信托持有FTX股份。[2023/1/12 11:07:57]
报告根据四种广泛的基金策略对加密货币对冲基金进行了分类:?全权委托做多:这类加密货币基金只做多,投资者的投资期限也更长。此类基金倾向于投资于早期代币/加密货币项目,他们还会购买并持有流动性更强的加密货币,对投资者的锁仓时间也最长。?全权委托做多/做空:这类基金涵盖的投资策略很多,包括多头/空头、相对价值、事件驱动、技术分析,以及一些特定于加密货币的策略,例如挖矿。全权委托基金通常具有混合策略,其中包括在早期项目中进行投资。?量化基金:这类基金主要定向或市场中立的方式对市场采取量化投资。一些指示性的策略包括:做市、讨论、以及低延迟交易。流动性是量化基金投资策略的关键,他们的资金会被限制只能交易流动较高的加密货币。?多策略:这类基金将上述三种基金的投资策略组合在一起,比如,在某个特定基金说明书中会设定限制范围,允许交易可以关了多头/空头和量化基金子账户。这四种策略中,量化基金最流行,占到当今对冲基金市场上几乎一半。相比之下,其他投资策略占比分别是——全权委托做多,全权委托做多/做空、多策略——这些投资策略的市场战略相比较而言要小得多,他们加起来大约占到整个加密对冲基金市场的50%。投资人九成是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人士
外媒:传统投资组合的低回报推动亚洲家族办公室投资数字资产:10月26日消息,尽管加密市场经历数月的市场动荡,亚洲的家族办公室仍在购买加密货币,因为其传统投资组合的低回报使数字资产具有吸引力。
毕马威中国和加密货币集团Aspen Digital发布了一份对香港和新加坡30家家族办公室和富有投资者的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者对数字资产感兴趣,其中58%已经投资,34%计划投资。本次调研的受访者中,60%的资产规模在1000万至5亿美元之间。香港家族办公室Winland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Keith Wong表示,我们从未对加密货币失去兴趣并将其视为多元化和单独的资产类别。(金融时报)[2022/10/26 16:39:29]
从各个受访基金对各自的投资者群体进行的分类来看,最常见的投资者类型几乎占到所有投资者的90%,是家族投资机构和高净值个体投资者。实际上,在我们的受访者中,没有人提到养老基金,只有极少数基金会或捐赠基金投资加密货币。令人惊讶的是,相比之下,我们发现传统风投基金和基金的基金在加密货币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
FTX旗下基金LedgerPrime将向家族办公室过渡,并计划向外部投资者退款:9月12日消息,据Seeking Alpha看到的一封投资者信记录,加密对冲基金LedgerPrime正计划向家族办公室过渡,期间将返还资本给外部投资者,目前该计划正等待批准。此前报道,FTX于去年收购了LedgerPrime母公司Ledger Holdings,Ledger Holdings旗下拥有加密期货平台LedgerX。
据Seeking Alpha称,管理着3亿至4亿美元资产的LedgerPrime将继续独立运营,但只会代表Alameda Research进行投资。(CoinDesk)[2022/9/13 13:25:04]
这些基金的投资人并不多,加密对冲基金投资者数量中位数是27.5,平均数是58.5;平均投资规模中位数是30万美元,平均数是310万美元。从平均投资规模的分布趋势,可以看出,大约三分之二的加密对冲基金投资规模低于50万美元。报告估计,2019年全球加密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0亿美元,而2018年这一数字是10亿美元。
火币科技与万方家族办公室合作建立数字化家族办公室平台:4月22日消息,火币科技4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万方家族办公室合作建立数字化家族办公室平台,为高净值投资者提供基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和相关建议以及钱包整合、继承咨询和家族治理解决方案等服务。(财联社)[2022/4/22 14:40:40]
各个加密对冲基金持有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布同样也显示了马太效应,少数几家对冲基金,管理着较大的资产规模,这种分布于传统对冲基金有些相似,在传统对冲基金里,少数大型基金公司管理着大部分资产,“长尾”端基本上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
相比2018年2019年的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飞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的加密对冲基金比例从2018年的19%增加到2019年的35%。拥有较高资产管理规模的基金不仅可以吸引新投资者,而且还能吸引更多投资金额,但考虑到集中风险问题,许多投资者不能持有超过10%的资产管理规模。全权委托多头基金业绩表现最佳
2018年加密市场的骤然变冷让对冲基金的业绩预冷,平均业绩表现是-46%。但是,当时间来到2019年底,加密对冲基金业绩中位数涨幅达到74%,而2018年业绩表现不佳的加密对冲基金都被迫关闭了。对于一些资产管理规模较小的加密对冲基金,他们的平均管理费不足以支撑他们达到收支平衡,除非旗下管理的资产表现有非常好的表现,才能确保小加密对冲基金能够生存下去。按照不同投资策略分类的加密对冲基金业绩。根据数据显示,采用多策略的加密对冲基金在2019年业绩中位数占比为15%,比量化、全权委托多头/空头、以及全权委托多头都要低。按照不同加密对冲基金类型比较业绩表现,由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加密对冲基金被迫关闭,导致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生存偏差”。很明显,比特币在2019年上涨了92%,表现超过了所有加密对冲基金,这些加密对冲基金之所以表现不佳,可能与2018年的加密熊市有关,同时在2019年也没有把握住市场上升趋势。总而言之,这些加密对冲基金充当了降低市场波动的工具,而不是提高业绩表现的催化剂。衍生品可以用作对冲工具,也可以用作生成alpha投资的工具,Alpha意味着超额收益投资。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加密借贷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许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加密交易平台现在都开始为客户提供借贷和保证金交易服务,因此,闪电贷和利率套利交易正变得越来越常见。随着衍生品市场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流动性也变得越来越强,让加密对冲基金更容易持有空头头寸。这意味着加密对冲基金拥有了更先进的投资工具,继而可以执行更复杂的投资策略。加密对冲基金和传统对冲基金之间的投资策略关联度越来越高。受访的对冲基金中,有空头加密对冲基金占比紧接一半,还有超过一半的加密对冲基金使用衍生品。在期权和期货市场上,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加密对冲基金涉足期货和期权交易产品。在未来几年中,如果市场上受监管的加密期货产品越来越多,预计会有更多加密对冲基金涉足这一领域。
在杠杆交易方面,情况似乎有所不同。2019年,仅有36%的加密对冲基金在使用杠杆交易,202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6%,但其中真正活跃使用杠杆交易的加密对冲基金比例只有19%。
报道认为,越来越多加密对冲基金将会在他们的PPM中被允许使用杠杆,但目前仍不清楚未来几年这一领域是否会有较大幅度增长。此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人利用衍生品工具获得杠杆敞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