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防范电诈和跨境 央行等7部门出招强调数字人民币安全

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不断推进,试点场景以及使用环境也在持续拓展,而另一方面关于数字人民币的案例也开始不断浮出水面。

数字人民币层出不穷

11月初,各地机关陆续发布相关的数字人民币信息,案件普遍通过“冒充公检法”“网贷影响征信”“网购返现”等手段取消费者的信任,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甚至是将人脸信息、手机验证码通过“屏幕共享”提供给犯罪分子。最终,犯罪分子通过替用户开通多个“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方式将资金转走。?

在这之前,以“官方”之名,借数字人民币行的案例不在少数。

农发行崇仁支行宣传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11月12日消息,农发行崇仁县支行积极开展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宣传,普及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及危害,引导社会公众合法进行货币交易活动。

活动中,该行采用日常渗透的方式,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虚拟货币不合法、资金安全无保障”等宣传标语,进行常态化撒网式渗透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的主动性;采用重点讲解的方式,通过设点搭台的方式,将宣传内容的要点、重点、难点对公众进行一对一讲解,进一步深化社会公众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危害的认识;采用发布日常推文等方式,将本次宣传过程中收集到的公众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网络平台将文件及解答进行日常推送,线上线下统筹推进公众对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的认识。(中国江西网)[2021/11/12 21:47:05]

有伪造中签短信的。通过向消费者发送数字人民币内测中签成功短信并附带一个链接用于登记信息,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号、余额、密码、身份信息、手机号等。并且提示消费者,卡里需要有一定金额的余额才能参与体验。消费者将钱打入账户后,分子将余额转走。

民生银行贵阳分行:注意防范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非法集资:5月14日,中国民生银行贵阳分行发布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应知应会宣传提示,提醒市民注意防范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避免公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中国民生银行贵阳分行提示,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之实,其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承诺,要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人民网)[2020/5/15]

有理财集资跑路的。利用很多人对数字人民币不够了解的现状,谎称并伪造自己是数字人民币官方推广人员,现在开发了一个“数字人民币”理财项目限时邀请幸运的投资者参与。夸大该“理财项目”的收益,宣称短期内就可以获得高额收益,风险很低,诱惑投资者购买,投资者购买后,收集大量资金跑路。

声音 | 深圳市互金协会秘书长:区块链创业钱包领域应防范触犯非法经营等罪名:12月31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发表区块链创业的几点建议:1、钱包。注意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等罪名。2、跨国汇兑。注意可能触犯罪,非法买卖外汇罪。3、基金会不长久,同样可能触犯相关罪名。有中国国籍的人(含实质双重国籍的人)利用海外基金会等主体,在海外某虚拟币交易所ICO发币,而由境内中国人买卖的行为,中国境内司法机关具有司法管辖权。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基金会,采取VIE架构,使用海外主体身份在境外发币的情形,不能掩盖“非法公开融资”(我国对于ICO及变相ICO的法律性质)之本质,依然属于被中国法律不容的位置,会被“取缔”处理。4、注意项目当地的法律法规。5、还是针对纯技术创新和场景结合落地。[2019/12/31]

有冒充内测App取资金的。利用数字人民币内测的特点,谎称推广的是官方App,可以给消费者抢先体验数字人民币的机会。消费者参与数字人民币体验测试需要先缴纳前期的测试资金,待测试完成后会双倍返还费用,然后取资金跑路。?

另一方面,利用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行为也是屡禁不止。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盛行,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监管频频出招规范治理

对于虚拟货币炒作,监管一贯的态度都是明确抵制的。今年9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再次重申了常态化打击的态势。

可以说,从2017年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数字货币的风险提示》之后,几乎每年人民银行都会重申非法集资、ICO、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等。

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案例,雄安新区管委会、人民银行雄安新区营业管理部在今年11月发布了《关于防范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电信的风险提示》,提醒居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而这显然治标不治本,据移动支付网了解,为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和跨境,近日人民银行、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制定了《电信网络和跨境“资金链”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从根本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和跨境。

其中,《方案》除了提到要严厉打击利用虚拟货币转移涉诈涉资金之外,还提到要加强跨境、边境地区资金流动管理和数字人民币风险管理,防范数字人民币被用于转移涉诈涉资金。

据某业内人士向移动支付网透露,此次数字人民币案例发生的范围非常广,涉及的资金也较大,因此监管和运营机构都对其非常重视。

在最近一次数字人民币App的更新之后,各运营机构也有意无意的对钱包额度整体进行了收紧降低,从源头上对问题进行了防控调整。

结语

此次人民银行联合众多部门针对电信网络和跨境特别制定了相关治理方案,工作措施细化到了各个职能部门,而且规定了相应的完成时间,不可谓不看重。?

其中数字人民币的安全防范也是其试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因此无论是从监管、运营还是业务流程上都需要持续优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31ms0-1:9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