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刚过,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报告中不仅指出了当下发达国家经济体碰到的增长问题,还表达了对中国及新兴亚洲市场的强烈看好。以下是整理的主要观点。1.美国和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现处于长期债务周期和商业周期的后期阶段。这些经济体有这四个特点:增长缓慢低通胀接近零的利率水平量化宽松,受压制的风险溢价这是因为过去的十年里,为了使我们的经济从金融危机后严重的去杠杆中复苏,中央银行迅速将利率降至零,降低借款成本,同时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信贷。这个过程中,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先行开闸放水,随后,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接连采取同样的政策。这的确避免了我们的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萧条中,但也使得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果就是:经济恢复增长,但速度平缓。从历史上看,增长率会下降约三分之一,过去十年是一个典型案例。
桥水基金正为两只新基金而研究加密货币:桥水基金正在为两只新基金而研究加密货币。这家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的创始人兼联合主席Ray Dalio表示,有必要应对“货币和信贷贬值”,他预计该公司很快将提供另类现金基金和财富基金,并称“比特币将无法逃脱我们的详细审查”。Dalio称比特币是“一项很棒的发明”,其似乎已对比特币的态度有所回暖,称比特币或其竞争对手可以满足对黄金替代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外,Dalio重申了他的近期声明,即他渴望得到纠正并更多地了解比特币。此前据金十报道,桥水基金创始人称比特币是“没有意义的发明”。经金色财经查证,原文意思应为比特币是“一项很棒的发明”。[2021/1/29 14:16:24]
此次经济扩张是自1950年以来最漫长的经济扩张。尽管增长速度是最慢的,但利率的下降和流动性的泛滥也降低了风险溢价,最近几十年的资产回报也非常丰厚。
桥水基金联席主席:公司正在密切关注比特币:1月28日消息,桥水基金联席主席Ray Dalio表示,该公司正在密切关注比特币。Dalio在专栏中写道:“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澄清我对比特币的看法。我相信比特币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比特币看起来像是一个长期的选择,在一个高度未知的未来,我可以投入一笔钱,我不介意失去80%的钱。”此外他还称比特币可能成为黄金的替代品。Dalio此前对比特币长期持批评态度,他曾称不认为比特币会成为一种日常货币。但他在上个月做出了一些让步,称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可能是一种“黄金般的资产”。(TheBlock)[2021/1/28 14:15:55]
2.美国和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已经山穷水尽,但仍会努力保持扩张的货币政策。但社会各阶级的财富差距十分之大,这可能催生持续的冲突和极端主义,对经济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目前央行利率已经降到0左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对经济影响日益减弱。这意味着更多的钱注入了金融体系,股票回购,合并,收购,股权基金和VC基金规模愈发膨胀。货币政策的刺激使得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提高,持有资产的人获得丰厚的回报,没有资产的人则无法获益。这导致了社会各阶级的财富和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达到了1930年以来最极端情况。
动态 | 如果桥水基金在2012年初就投资比特币,其回报率将超15000%:Bridgewater Associates(桥水基金)创始人、亿万富翁Ray Dalio管理着一家规模400亿美元的基金,但据彭博社报道,该公司今年的表现不佳。他的Pure Alpha II基金在近10年前启动时回报率极高,但此后一直低于同类基金。Bridgewater约有200人负责客户关系,相当于每1.7个投资者就有一个人负责。 数据显示,Dalio的旗舰基金自2012年初以来的年化回报率为3.8%,去年的回报率为15%。对此,中本聪研究所所长Michael Goldstein评论称,如果Dalio从2012年初开始每周投资一次比特币,那么这只基金的涨幅就会达到15607%。当然,3.8%的回报率已经不错了。[2019/12/5]
同时,只有一部分的资金从金融市场流入实体经济。再加上外包以及自动化,大部分中低端技能的工人工资被压低。市场更青睐资本而非劳动力。这个过程中,公司是宽松货币政策最大的获益方,其利润达到了历史高点。而日益拉大的财富差距,也让民众对大企业产生了强烈不满。有鉴于此,过去那些有利于公司、资本以及富人的政策很可能会转变,以解决或者缓和这种不公平的差异。但就算是这样,央行还是不太会主动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澎涨,会倾向于更为精细管理的利率管理和收益率曲线操作目标。这很可能会使得央行在下一次经济下行到来之时,束手无策。3.各国央行将继续保持当下的货币政策,同时也会采取扩张性的财务政策,也就是MP3来刺激经济——即中央银行通过协调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政策行动直接渗透经济。正如第二点中所说过的,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作用有限。再加上最近的政策风向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各国都支持更多的财政政策宽松。也就是说,MP3将会被各国政策决定者更多的纳入考量,其本质是央行直接参与协调货币和财政这两个政策,针对支持性支出(supportingspending)来发力,中央银行将财政赤字货币化。
声音 | 桥水基金创始人:如果我是政府的话 我不会允许发行数字货币: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创始人达里奥刚刚表示:如果我是政府的话,我不会允许发行数字货币。(金十)[2019/10/18]
图释:MP1——利率政策,面向借款者,通过利率吸引支出MP2——量化宽松政策,面向储蓄者,通过资产和流动性吸引支出MP3——货币与财政协调,面向政府,通过直接的货币化融资进行支出而中国则是个例外,中国当下坐拥MP1和MP2的政策手段,在MP3上也有大量经验。
各国货币政策现状4.我们现正处于一个三极世界中,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元仍然是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流通。欧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全球的流通量约为美元的四分之一。人民币仍然只在中国境内流通,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现在已经独立于美联储。中国的国内信贷市场与美国不分伯仲。中国经济则是亚洲新兴亚洲经济体的核心增长引擎,这个新兴亚洲经济集团是一个日益独立和内向的经济集团,与美国和欧洲的总量相当。过去三年来,其对全球产出增长的贡献是美国和欧洲的两倍多。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区块链技术的进化很快: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近日携作品《原则》来到中国,见面会上回答关于“进化速度”的提问时提及:“我觉得有的事情进化得很快,比如区块链一类新的技术。像量子力学、量子计算这样的技术,可能进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但是依然会保持一定的速度,比如黑莓的技术,就会有一个迭代周期。”[2018/3/3]
2015年底,中国将其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导致新兴亚洲经济集团的规模扩大,两种主要货币体系向三种货币体系扩张。这三种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目前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大致平衡,全球经济产出的增长现在更多地来自新兴经济体,而不是发达国家。对投资者来说,这个三极化的世界正在催生新的地缘风险。但同时它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来进一步提升以基本面为基础的投资多元化。因为货币和信贷体系是流动性、风险溢价和经济/市场周期的最终驱动力。此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长期状况也不会有太多的差异,比如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前景以及它们在长期债务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归根结底,思考这些货币/经济系统的风险敞口是至关重要的问题。5.新兴亚洲经济体正处于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力的提高潜力更大,这带来了独特且多元的投资机会。新兴亚洲经济集团的产出水平已经与美国和欧洲的产出水平之和相当。在过去三年中,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和欧洲的2.5倍。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相比,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更大。
新兴亚洲的公开交易市场规模落后于其经济产生的现金流规模。但由于资产只是现金流的证券化,鉴于现金流规模已经十分庞大,资产证券化的规模也将迎头赶上。
当然,过去这些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出口,现如今正越来越注重内部市场,和自身的独立性。过去十年中其远高于出口额的名义GDP增长就是这种趋势的表现。此外,新兴亚洲经济体近期的增长率更高,未来的生产率增长,利率以及资产收益率都比西方经济体更高。
6.在中国及新兴经济体的投资风险不仅仅在于结构性冲突,还在于对这些经济体和系统缺乏了解。新兴经济体与西方的结构性冲突,远不止是一场贸易战。美中之间的冲突,是一个小世界中两个势均力敌的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源于这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结构体系——美国是自下而上,中国则是自上而下。GrahamAllison在他的著作《注定一战》中,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即崛起的大国必然会挑战现有大国。回顾500年中的16次挑战中,有12次引发了战争。双方都意识到这一点,这增加了冲突能够很好地被管理以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但风险仍然很高,在一输一赢的情况下,挑选赢家很难。其他形式的冲突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已经经历了贸易战和通过制裁将美元武器化。未来也有发生资本战争、经济战争和技术战争的可能性。这些战争极可能发生,并带来新的投资风险,都是我们必须加以考虑的。此外,另一个在中国和新兴经济体投资的独特风险在于,大部分投资者对这些经济体和系统缺乏了解: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环境本身不发达,易受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同时缺乏可靠的审计,治理薄弱,还存在文化障碍。但是,变幻的时局也使得发达经济体与许多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区别日益扩大。西方发达经济体正在努力实现足够的经济增长,而许多新兴经济体在则仍有一定的政策操作空间,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参考资料:1.2020StrategicReport:OurEconomicOutlook:2.桥水2020策略报告:我们的经济展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