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谷燕西,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最近日本瑞穗银行的发言人说,这个银行的发行的同日元进行1比1挂钩的稳定币J-Coin既不是加密数字资产,也同区块链没有关系。这不禁令人非常疑惑。瑞穗银行发行的这个稳定币,到底是基于什么技术底层来支持的呢?基于银行卡的支付流程实际上是一种记账模式。交易双方的银行之间有一个银行清算机构保证这个支付的顺利完成。也就是说,这个清算机构保证支付方的银行账户里有足够的余额来进行支付。在支付的时候,清算机构首先把这笔账记下来,然后相关的银行再基于这个清算机构的记账进行彼此之间的现金结算。清算机构的这个系统是中心化的计算模式。基于比特币的支付流程却是支付即结算的流程。也就是说当支付发生时,比特币也在交易双方的账户中进行实时的转账。支持这个流程的技术底层即是区块链技术,又称之为分布式记账技术。目前市场中发行稳定币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通证为基础,另外一种是以账户为基础。同货币的形式相对应,第一种方式发行的稳定币通常是商品货币,第二种方式发行的稳定币通常是信用货币。同货币的发行方相应,第一种方式通常为市场中竞争性的机构所采用,第二种通常为各个中央银行所采用。在未来的数字资产世界中,我认为两种类型的数字稳定币会共存。目前美国市场中主流的稳定币发行方式都是基于法币的抵押、采用以太坊ERC20的标准、以基于通证的方式发行的。GUSD、USDC和TUSD都是如此。但瑞穗银行的稳定币不是基于加密数字资产,也就是说不是基于通证,又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那它的发行方式很可能就是以账户为基础的发行方式。如果瑞穗银行的稳定币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但是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又要优于现有的中心化的清算系统,那么估计它采用的底层的清算结算系统就更像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那它很可能就是采用了R3的Corda。Corda并不是真正的全节点记账的区块链技术,但它又支持点对点之间的直接清算。所以瑞穗银行采用的很可能是R3的Corda,因而还是采用了先清算后结算的模式。有意思的是,早在2017年,日本的三家大银行瑞穗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银行曾经尝试联合起来,共同基于区块链技术来发行一种数字稳定币。三家银行为此还采用了同技术公司富士通合作的方式。这个联合体还在2018年进行了测验。但显然后来就各走各的道路了。瑞穗银行正在发行自己的J-Coin。三菱银行计划发行自己的MUFGCoin。尽管三菱银行也没有说它采用什么样的底层技术。但我估计它也会同瑞穗银行一样采用Corda。所以我估计这两家银行发行的并不是基于通证的稳定币,而是以账户为基础的稳定币。如果这两家银行的确以这种方式发行其稳定币的话,那么这种方式就完全不同于美国主流的以资产抵押发行、并且是基于token的发行方式。美国的稳定币通常都是采用以太坊的ERC20标准,因此能在任何支持ERC20的地方流通。其可应用的场景包括中心化的交易所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电商和线下的支付场景。而日本银行以它的方式发行的稳定币只能在其网络内流通,无法应用到网络以外的应用场景。这种稳定币发行方式的结果就是两个银行各有各自的网络,实现了从全国一个中心化的银行间的清算网络迁移到了两个银行各自的点对点之间清算网络。由于Corda支持点和对点之间直接的记账方式,所以就去掉了中心结算机构这样一个中介,因此实现了去中介化的目的。这对银行机构来说,因此就节省了支付业务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成本。尽管这种应用会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进而使消费者用户也会因此受益,但这种改进实际上是在现有的市场结构内进行的,并不是一个范式的改变。这种改进更类似于银行从大型机的数据库迁移到部署在PCserver上面的关系型的数据库。基于Corda来发行稳定币的方式是一把双刃剑。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是非常有好处的。首先它会在很多方面符合现有的监管要求。其次,因为它采用了点对点直接进行记账的方式,所以支付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提高。而且这个网络建立起来之后,对客户的粘性也会更加强。因此会进一步巩固稳定币发行银行在市场中的优势。但是长期来说,由于这个体系实际上是封闭的,所以它相对于开放性的体系就不具备竞争优势。当有一个完全开放性质的清算结算体系出现时,这样的体系就处在劣势。但是在那时,因为这个体系已经更加根深蒂固,因此它会更难接受新的、开放式的金融体系,因此就会被开放式的体系打败。对于日本市场来说,开放性的稳定币一定是从现有金融势力影响最薄弱的地方切入,而且是由非主流的金融或非金融机构共同推进的。换句话说,切入的场景一定符合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最佳场景,也就是同质性的、势均力敌的多方,在互不信任但又面临强大的共同敌人的情况下,需要共同协作来争取共同的利益的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最明显的应用场景一定是跨境支付。这两个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可以说在这个领域中非常薄弱。它只能以传统的系统对接的方式同其它国家的支付服务商合作。因此在便捷性、成本和功能等方面无法同开放性的稳定币竞争。
摩根大通:数字资产已取代房地产成为首选的另类资产类别:金色财经报道,根据摩根大通的另类投资前景和战略说明,数字资产已取代房地产成为首选的另类资产类别。摩根大通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周三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公开市场已经消化了严重的衰退风险,并且数字资产在 terra USD 崩盘后已大幅重新定价,但私募股权、私人债务和房地产等一些替代资产似乎有些滞后,因此,我们用数字资产取代房地产作为我们首选的替代资产类别。至于整体替代品,该团队将它们从增持下调至减持,预计传统资产在未来一年的回报率为12%,而替代品仅为10%。\u2028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加密货币,他们表示 Terra 的崩盘打击了行业情绪,从而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入点”。(Coindesk)[2022/5/26 3:42:19]
另类投资初创公司Otis为用户添加NFT:金色财经报道,根据周四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允许个人购买收藏品份额的初创公司Otis已将NFT添加到其可用项目列表中。Otis的收藏中包含的新数字资产包括以375,000美元购买的CryptoPunks#2142、价值超过36,000美元的Meebits#12536,以及以24,000美元购买的Art Blocks#524。[2021/9/24 17:02:38]
分析:人们对银行缺乏信任催生了DeFi等另类金融服务的需求: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12年后,人们似乎仍然对银行保持警惕。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一项家庭调查,除了高额费用和最低存款余额,受访者指出,在与银行打交道时缺乏信任和隐私,是他们没有支票账户或储蓄账户的原因。综合来看,缺乏信任(16.1%)和缺乏隐私(7.1%)几乎占了受访用户未设银行账户主要原因的四分之一(23.2%)。
人们对银行缺乏信任,催生了对另类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为DeFi带来了巨大机遇,因为它有能力为大多数人提供金融服务。根据行业网站DeFi Pulse的数据,在过去一年里,DeFi平台锁定的总价值增加了约120亿美元。在各国央行大幅降息、基准利率接近于零之际,投资者正在寻找新的回报,并已经准备好探索DeFi领域。据统计,该行业筹集的风险投资资金已经超过5亿美元。虽然该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但DeFi项目已经通过增加金融包容性、增加流动性和降低成本来解决当前体系中的低效率问题。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加密货币爱好者存入DeFi项目的存款已从20亿美元增至100亿美元以上。”(Cointelegraph)[2020/11/29 22:31:02]
分析 | 币安研究院:全球负利率债务市值再刷新高 助推比特币作为另类资产的崛起:据币安研究院,根据彭博-巴克莱的负利率债指数,全球投资级负利率债务规模本周突破13.4万亿美元。如果持有到期,相当于负利率债券投资人需要借出钱的同时还要付钱给借款方。这样畸形的市场结构是因为全球主要央行近半年来突然转向鸽派,增加了投资人们对债权类资产的投机情绪(也有人认为是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增长)。最近比特币的市值也和负利率债券规模一起上升,传统投资越来越低的回报和越来越高的风险,可能正在帮助比特币作为一种另类资产的崛起。[2019/7/25]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