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阳举行的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之国际金融科技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做报告分享时提到,目前全球有8万多个区块链项目,但只有8%的项目有人在维护,平均寿命为1.22年。自2008年区块链发明以来,全球已有8万个区块链项目启动。德勤在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区块链技术变革:来自GitHub平台的见解》中提到:2016和2017年两年,GitHub上创建了超过50,000个与区块链相关的项目;相比之下,2015年创建的项目不到15,000个。何宝宏表示,“项目出现的速度很快,但也很快就死了。”此前,德勤报告也表明:在GitHub上区块链项目的现实情况是,多数项目被放弃或者没有达到较大的规模。单纯依靠开源社区的区块链项目在未找到合适的土壤盲目落地,很容易陷入死亡的命运。报告认为区块链项目失败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个人用户开发的项目往往寿命更短,且是独立开发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而非创建多个应用的基础库。作为个人用户,他们更倾向于修改、开发、设计原型,而这些设计通常不会获得很高关注度。项目贡献的集中程度。死亡率高的项目大多是一个开发者包揽几乎所有内容产出的项目。而基本上,一个项目也只有一个开发者,所以他对这个项目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分散或者打断。另一方面,多数存活下来的项目往往会有多个开发者,其中一名为主要推动者。基本上,多数组织项目的推动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有着高复制量的项目也往往可以存活下来,而复制量少或基本没有复制的项目容易死亡。此外,项目的复制版本如果没有新的开发者介入的话同样也会死亡。何宝宏分享时提到,“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地的政府正在加快努力建立统一的标准,以帮助区块链项目实现实际应用。“据报道,我国已着手建立区块链技术国家标准,以顶层设计推动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预计最快将于2019年底完成;荷兰已将区块链正式写入国家议程,该议程将为这项技术提供数百万欧元的科学研究资金;澳大利亚政府已从其联邦预算拨款70万澳元给其数字化转型机构,以研究政府服务中的区块链应用。目前,国内官方机构仍然积极参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研究。5月1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部还颁布了针对26种加密货币资产所做的官方评级。从何宝宏的言论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官方在区块链项目上的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的。他提到“我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可验证的区块链项目,近200家私营企业表示有兴趣加入”,并认为“这将有助于区块链技术和行业变得更加透明和开放。”
声音 | 信通院何宝宏:明年国内区块链会掀起新一轮技术热潮:金色财经报道,26日消息,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2020年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谈及2020年的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时表示,2020年国内区块链肯定会掀起新一轮技术热潮。一方面,区块链的应用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目前我们还只是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性应用,还缺乏特别大规模的应用。另一方面,这一波区块链的核心驱动力已经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创业公司、小型企业为主导,发展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国有企业甚至政府部门参与其中。[2019/12/26]
声音 | 信通院何宝宏: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其应用已脱虚向实:据新浪财经今日消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互联网和金融领域,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当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其应用已脱虚,正向实;技术已可用,但还不易用;定位企业间数据还达不到企业级,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2019/12/6]
声音 | 信通院何宝宏:没有链的币一定是空气币 没有币的链还是区块链:据巴比特消息,6月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2019中国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演讲中表示,没有链的币一定是空气币,没有币的链还是区块链。商业是有秘密的,信息不可能都是公开的,真正赚钱的是私有链,就像云计算领域,几年前很多人说私有云是伪命题,但是几年后就没人这样说了。他还指出,区块链不是去信任,而是实现信任的转移。任何时候信任的转移,都需要中介,只是现在这个中介从第三方机构转向机器。区块链不是创造信任的机器,还只是零件,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2019/6/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