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蓬勃发展,各大公链鼎立之际,除了在生态和用户上的竞争,对于区块链“不可能三角”、去中心化、安全,称之为“不可能三角”),区块链们交出了不一样的探索方案。
多链架构、及分片等实验都是对于去单一型区块链的尝试,rollups、validiums以及数据可用性链的出现,打破了数十年间单一型区块链/单片区块链的现状。Layer1区块链、Layer2区块链等新的名词伴随新的区块链设计技术而出现。
在可拓展上,模块化区块链是区块链设计的最新范例。模块化的概念由Layer1区块链Celestia发起,当涉及到按数量级扩展区块链的语境时,模块化的概念正迅速成为一个类别定义的叙述。我们在《2022最值得关注的五条Layer1区块链》一文中分析了模块化区块链Celestia——Celestia的模块化区块链架构旨在提高未来十年Web3创新的规模和速度,使得开发者能以最小的成本轻松部署属于自己的区块链。
纵然有“模块化区块链将定义Web3创新的下一个十年”这一口号,但模块化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又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将带给我们去往何方的发展前景,是本文想要和各位开发者朋友一起探讨的几个重点。
动态 | 律师解读《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部分要求在现阶段实施条件尚不成熟:2月14日,微信公众号“京都律师”刊文指出,《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部分条款偏向于原则性规定,且部分要求在现阶段实施条件尚不成熟,可操作性值得商榷,有以下几点可供探讨和完善: 1.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并未完全明确; 2.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标准并不明晰; 3.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安全评估流程并未说明; 4.行业自律条件尚不成熟。[2019/2/15]
模块化区块链和单片区块链
和“模块化区块链”这个概念所对应的是单片区块链,两者在功能处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别。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区块链的四大核心功能:
执行-事务处理和计算。
解决-争议解决和桥梁。
共识-交易排序。
数据可用性-确保数据可用。
单片区块链是处理所有四个功能的链。在模块化堆栈将组件拆分成多个层的情况下,整体式区块链在单个层上同时执行所有操作;
声音 | 虫洞姜家志:行业对51%攻击过度解读:据核财经报道,在MiiX区块链私享会上,虫洞项目负责人姜家志认为,行业对51%攻击过度解读了,就算是真正有51%攻击,不会对主链发生太大影响。51%攻击能做到是:利用算力优势,撤销已发生的交易;掌握51%以上的算力优势;双重支付、阻止区块确认、阻止有效区块,以及有可能导致熊市和交易所损失。但51%攻击不能做到:修改交易、阻止交易发送、改变数量、生产币、挪用别人的币。[2018/12/2]
然而,模块化区块链是作为模块化区块链堆栈一部分的任何链,通过使区块链模块化并将四个功能拆分到多个专门层中。模块化区块链堆栈由多层模块化区块链组成,它们相互依赖以创建具有所有上述组件的系统。
在不同的功能处理方式上,之所以有着模块化的革新和发展,是因为单片区块链面临着由于其处理方式而造成的缺陷。其中单片区块链面临的一些限制包括:
IMEOS 解读 EOSIO Dawn 4.0 精校版出炉 代码将于近日正式发布:据金色财经合作媒体 IMEOS 报道:今日, BM 在Medium上发布了关于EOSIO Dawn4.0 的版本介绍,从十余个方面介绍 EOSIO Dawn4.0。在过去的一个月里,block.one团队一直在为EOSIO的精简性和稳定性付出着努力。[2018/5/5]
低效的交易验证:节点必须重新执行交易以检查有效性。
资源约束:区块链受其节点的资源容量约束。
可扩展性:为了提高吞吐量,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安全性或分散性。
而模块化区块链则被设计成可以专业化地处理一项或多项功能,从而避免了同层处理执行、数据可用性、共识和结算四大功能时所造成的缺陷。而又因为模块化区块链被安排在一个堆栈中,这些堆栈组合在一起以实现与整体链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实现同样功能的基础上,模块化区块链避免了已有的限制和缺陷。
以太坊安全主管解读硬分叉Constantinople:重建区块哈希值:据Ethnews的报道,今日,以太坊安全主管Martin Swende发布了一系列文章,介绍即将到来的以太坊硬分叉Constantinople正在讨论中的一些特点。文章讨论了V神提出的EIP210提案,Swende解释道,提案将分成三个阶段重建区块哈希值,允许新的区块直接与旧区块不按顺序地连接,增加区块间的连接性。EIP210将按照EDCC或智能合约的方式算入哈希值,“将会强化轻客户端要求”,这个区块哈希值升级将使以太坊用户免于查看历史区块哈希值。[2018/5/1]
让我们具体来看看模块化区块链有哪些优势。
模块化区块链的优势
主权保障
尽管使用了其他层,但新的模块化区块链可以像Layer1一样具有主权。这允许区块链在未经任何底层许可的情况下响应黑客攻击并推送升级。本质上,主权区块链保留了社会共识做出关键决策的能力,这是区块链作为社会协调机制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金色财经独家解读:韩国区块链协会自律控制案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协会可与商业银行合作关闭不参加宣言的交易所的法币兑换通道:今天韩国区块链协会发布数字货币交易所自律控制案,金色财经第一时间对此方案进行了解析。其中对交易所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韩国区块链协会自律控制案不具备法律效力,但介于协会与政府及商业银行的友好关系,协会可以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协议关闭法币-代币转换通道。而这便直接导致了大部分韩国大型交易所一致支持宣言,其中包括bithumb,korbit,coinone等。但upbit或因其主要业务为新币种交易,拒绝接受宣言。在场的小型交易所也因为此方案对广告限制的范围过于广义,而没有同意宣言。
一家小型交易所对金色财经表态,他们认为这样的宣言内容会对中小型交易所造成不利的竞争环境,希望协会能够重新斟酌此方案。[2017/12/15]
高效、低成本启动新的区块链
由于模块化区块链不需要处理所有功能,新区块链可以简单地将现有模块化区块链用于他们希望卸载的组件。这允许有效地引导新的区块链,减少部署时间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例如,像Optimint这样的汇总“SDK”与CosmosSDK相结合将有助于促进新区块链的创建,而无需引导安全验证器集。
可扩展性
回归到最本质的问题,在不牺牲其他“两个角”的前提下,解决可扩展性的问题,是促进区块链模块化发展的一大原因。模块化区块链不受必须处理所有功能的限制。通过将它们分成多个层,可以在不牺牲安全性或去中心化的情况下实现扩展。这使得可持续的区块链可扩展性与去中心化的多链环境兼容。
模块化现状
根据VoltCapital在对于模块化区块链的一篇分析中表明:在模块化的未来,用户是最终的赢家。Celestia也表达了模块化区块链助力Web3用户增长和社区主权的设想。在模块化的探索之路上,如何实现更好的用户未来呢?在这之前,先让目光聚焦在各区块链的模块化进展。
在模块化道路上,区块链们殊途同归,选择了在执行、解决、共识和数据可用上不同的侧重的模块化实现方法。
以FuelLabs为代表,PolygonHermez、Arbitrum等正在通过为模块化堆栈构建执行层来进行模块化。而Optimism的团队正在研究分片、激励验证和去中心化排序器。FuelLabs是一家以太坊二层扩容方案提供商,FuelLabs正在构建去中心化扩容解决方案FueloptimisticRollup。上图中未体现的Rollups也是一种模块化区块链,专注于执行、卸载结算、共识和数据可用性以分离层。
像Celestia这样的团队在专门的数据可用性和共识层上工作,Celestia允许广泛的执行层实现将其用作数据可用性层,为替代的非EVM虚拟机奠定基础架构。这种适用于各种执行解决方案的共享数据可用性允许开发人员在Celestia集群之间创建信任最小化的桥梁,解锁跨链和跨生态系统的可组合性和互操作性,类似于以太坊及其汇总之间的可能性。
作为第一条真正以“模块化区块链”而称呼的Celestia,在本文的探讨中很难不把关注点放在它身上。Celestia的模块化技术某种程度上可以让我们看到区块链世界中的最新模块化进程。不同于以往以执行为核心功能的区块链设计,Celestia让模块化允许为特定目的来创建区块链,这样做从基础层缓解了与单片链相关的最大瓶颈:交易执行和状态膨胀。
诸如Celestia此类的的新型模块化区块链系统是从头开始设计的,旨在解决可扩展性的障碍。其目的不是建立在过时的技术之上,而是从前几代区块链技术的次优元素中学习,并创建一个全新的范例,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时优化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
模块化未来
区块链的“孤岛效应”早已经被开发者们看到并正在试图打破和解决。但导致“孤岛”的除了技术,还有更深层的行业心理。
举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目前构建区块链所花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新的Layer1上,而每个新的Layer1区块链都试图建立起自身的生态系统,努力将用户引入到生态系统中。无论生态中的应用和社区多么成熟,本质上都是一种封闭式的生态系统。
而模块化区块链创建了一个包含许多链连接的协作环境。模块化区块链带来的每个新用户都为整个模块化生态系统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单个链生态。模块化区块链全体协作,而整体环境Layer1各自竞争;模块化协作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开发人员可以重用和构建现有的模块化区块链。这使他们能够混合和匹配他们需要的组件/部分,而不是构建一个技术仅限于单个链的全新Layer1。更高效和低成本的开发,将带来整个模块链生态的迅速成长和繁荣。
正如VoltCapital所说,类似于Web基础设施如何从本地服务器演变为云服务器,去中心化Web正在从单片区块链和孤立的共识层演变为具有共享共识层的模块化、特定于应用程序的链。模块化区块链的未来是用户的未来,也是开发者的未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