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大家走进Web3世界,应该是元宇宙的历史使命
Web3的概念从去年就很火热了,PANews为此做了不少的报道,相信大家对这个概念也不再陌生。身为处在区块链行业中的我们,也许现在天天都能听到Web3的消息,但对于圈外人来说,这个概念依然模糊,原因是Web3是互联网的范式转移,不是具体某种产品。
互联网时代让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世界是被技术所推动的,因为近些年每一次变革,背后都有技术革新。但没有被我们看到的技术进步,多得就像海面下的冰山。
Web3现在还并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场景,它向人们展示的种种原则是抽象的,可产品必须具体。历史上每种新概念出现时都类似,用户首先要在具体的场景中经过训练,建立行为习惯,才能让变革一步步发生。比如Windows平台自带的几个小游戏,在当年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扫雷是为了训练用户对局域网的认识,红心大战、蜘蛛纸牌是为了训练用户如何使用鼠标。苹果手机刚刚发布时,自带了一款飞行游戏,训练用户如何使用体感,我们曾经玩过的神庙逃亡,训练了用户的滑动操作。近期VR设备开始走进市场,一款光剑游戏成为这个设备的标配。实际上也是为了让用户感受到具体的操作,以熟悉一整套模式在未来带来的改变。
观点:鉴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加将在2022年跌至1.20:10月8日消息,尽管基本面对加拿大经济仍相对有利,但加元在第三季度走软。展望未来,加拿大国家银行财富管理经济学家预计,美元兑加元明年将走低至1.20。鉴于未来几个月能源价格不会大幅下跌,我们认为美加应该会走低。鉴于加拿大劳动力市场近期的表现,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和名义GDP的积极前景,我们继续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10月份再次缩减量化宽松规模。鉴于我们上调了对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预测,我们现在预计2022年美加将跌至1.20。(金十)[2021/10/9 5:48:38]
今天我们在电脑上能做的事情多到数不清,在手机上,也能玩到《原神》这样的小塞尔达。这些产品的复杂度很高,解决的需求也很多,但这在新技术刚刚起家时是难以被用户接受的。
作为一个有20年经历的游戏迷,我对元宇宙的期待非常高,可现阶段的元宇宙依然不够具体,哪怕任天堂都曾在今年初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对元宇宙感兴趣,但不知道如何用它来制造快乐。要知道任天堂虽然技术保守,产品可一点不保守,我甚至在高中时(2009年前后)就玩到过3DS的增强现实游戏,体验可以说和现在的AR产品相差不大。
前段时间字节跳动的一个元宇宙社交游戏(派对岛),喊出来的口号就是“动森式的元宇宙社交体验”,动森(动物森友会)是任天堂开发的一款精品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当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小岛,岛上的风格,建筑、家具、地形全部由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自由打造,你得到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avatar”,而不是一个捏脸游戏捏出来的,所谓的元宇宙角色或是一张小纸片儿。
观点:机构以及散户投资者需求增加推动了比特币飙升:1月8日消息,机构投资者,企业投资者以及最近散户投资者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比特币的飙升。CoinShares首席收入官Frank Spiteri表示:“我们看到需求的持续飙升,主要是受到机构兴趣的推动,并没有迹象表明我们步入2021年会减弱。”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投资策略师周五也表示,市场上“猛烈”的通胀价格波动,帮助比特币在过去两个月上涨。(路透社)[2021/1/8 15:41:06]
任天堂的游戏开发向来是围绕自家主机做的,每隔几年它会发布新一代的家用游戏主机,其性能拉胯,和索尼、微软不在一个水平,甚至落后一个世代。可偏偏总有爆款出现,这在于它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游戏,或者元宇宙作为一件产品,本来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同以太坊扩容,单点最优化,不等于全局最优化。就好像当年彩屏掌机大行其道的时候,任天堂仍然选择了黑白屏幕,为的是提高续航能力,和掌机最为一个产品的整体表现。
给不玩游戏的朋友举个例子,广汽去年出了一款新车,叫影豹。出厂的定位十分清晰,在十几万的价位,配置了原厂排气改装,碳纤维贴纸,刹车卡钳盖,看起来运动感十足。它要满足年轻人对性能车外观的向往,而它提供的组件虽然只是表面功夫,却也是部分年轻人在买到了一辆车之后,自己一定会做的改装,就像有的人喜欢给手机贴膜,于是现在手机都自带贴膜了一样。这些设计距离单点最优相差甚远,但厂家知道用户要什么,精准满足这些需求,是优秀的产品思维。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骂影豹,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卖得不错。
观点:比特币价格水平与17年相同,20天后或将涨到1.9万美元:7月9日,加密货币分析师PlanB发推文称,仅就历史而言:当前比特币的价格水平与2017年11月27日相同。当时在20天之后,比特币的价格涨到了1.9万美元。[2020/7/9]
所以我大概从游戏的角度设想了一下元宇宙的样子,大家不妨一起来讨论一下:
好的元宇宙是不需要说明书的,就像我们平常买一个微波炉,尽管它再智能,有APP,能联网,我相信也没有多少人会去读它的产品手册。对于生活中如此具体的场景来说尚且如此,遑论元宇宙。
塞尔达是任天堂的爆款,你在游戏中可以用火融化冰,可以吹动风帆让自己航行,这些操作都没有提示,但你的每一个下意识反应,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回应。开放世界的特点是当你站在山崖上俯瞰时,你会意识到你可以到达目之所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山峰,每一片森林,甚至可以站上每一棵树。可设计这样一个地图,它的面积是多大?场景如何分布?这是前人未解决,甚至未思考过的问题。任天堂借鉴的是现实中日本京都的大小,神庙等副本场景的分布借鉴了京都便利店的分布,神庙的大小借鉴了浅草寺。游戏中每一处山峰,每一处平原的位置都是精心设计的,既不会让你觉得远不可及,又能让你在转出山谷之后豁然开朗。
分析师观点:比特币S2F模型核心要素是“人类心理”:比特币分析师,BTConometrics公司S2F(存量-流量比率)模型研究员Nick Emblow强调了S2F模型中容易被遗忘的一个方面。根据Emblow的观点,人们普遍认为S2F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这种看法变成了市场情绪,导致比特币的价格波动。话虽如此,这一流行的模型更多的是“社会学”而不是“计量经济学”。为了进一步解释他的观点,Emblow说,人们主要是着迷于BTC日益增加的稀缺性。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个人购买比特币(BTC)的可能性。即使没有计量经济学背景,“S2F”模型作为长期预测也是正确的。然而,正如这位分析师所说,它的核心要素是“人类心理”。(U.Today)[2020/5/10]
元宇宙借鉴常识,一方面能降低门槛,另一方面能解决很多看似很新,但其实在现实中早已有答案的问题。塞尔达在后期的功能很多,有些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但这些不是在游戏一开始就出现的。元宇宙的设计者应该理解“粗调与精调”的概念,用户在刚进入元宇宙时需要借助常识对自己粗调,以适应新世界,随后才是细节的展开。
观点:美国大选加密捐款接受率有所上升 但仍面临质疑:根据公共诚信中心在2018年的报告,2017-2018年选举周期记录了向9名联邦候选人、政党和超级行动委员会提供的近57万美元加密货币捐款。虽然令人鼓舞,但这只是很小的数字,因为该选举周期筹集25亿美元捐款。调查反映出,越来越多人接受加密货币作为捐款的工具,越来越多美国公民更愿意使用数字货币捐款,或者使用美元和加密货币组合。虽然接受率有所上升,但为捐赠者提供加密货币捐赠选择的人物数量并没有相应上升。在2020大选中,只有杨安泽(已宣布退出大选)接受加密捐赠。很多人都强烈指责杨安泽用这样的营销策略迎合硅谷选票库。但Nash.io联合创始人FabioCanesin表示,“加密货币是互联网原生货币。在社交网络时代,如果你能接触到公众,这是强大的融资渠道。所以我不认为这只是一个营销策略。”接受加密捐赠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希望用加密货币为杨安泽竞选捐款的个人必须与竞选合规代表通话15分钟,以便确保捐赠者是有资格投票的美国居民。另外,根据Clovr的调查,针对提问“家会利用更宽松的加密捐赠法规吗?”,64%的受访者选择“是”。[2020/4/28]
拥有投资经验的读者应该听说过宏观经济的乘法概念,比如一个国家在基建中投放了一笔钱,它被交给材料供应商,也交给工人。于是这笔钱不光被基建花掉了,也被供应链花掉,被工人消费掉。一笔投资带动了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如同一项参数的调整,被社会这样的系统工程做了很多次乘法。这个场景在游戏中略有不同,但对“一项资源,多次复用”这点是相通的(关于资源复用这点,我们在公链模块化中也提到过)。
塞尔达先是提出了几种基本的行为、材质和场景,随后让游戏角色可以用不同材料与场景互动。例如用一把铁锤可以敲碎矿石,但是木棒就不行,用铁锤可以把树上的苹果震下来,但只有带刃的武器能把树砍倒。游戏中的每一种道具,都可以因为其材质的属性,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使用方法,带来不同效果。就像现实世界一样,化学或物理实验中,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很多发明创造就是被试出来的。哪怕是计算机的“面对对象”,也是把一类方法制作成对象,然后在对象中添加参数构成属性。
只要对象的种类足够多,属性足够具体,那我们就可以排列出无数种组合,做各种各样的尝试,Python因此可以被用到各种领域。这个表达也许太抽象,大家也可以想一下Notion,在这个软件中,是不是每一个界面本质上都是博客?对博客属性的修改,比如表格、嵌套、关联,让Notion可以做非常多的事。如果元宇宙让用户只能按照设计者指定的方式参与,这样当设计者不再提供更新时,它魅力也就消耗完了。
所以好的元宇宙是可以“自生长”的,设计者需要设定几种基础对象,然后让这些对象通过排列组合方式互动。奖励用户的好奇心,就像现实中那样。这样就算元宇宙的内容已经被挖掘殆尽,设计者也还是可以通过一项更新,来达到乘法的效果。
最近PS上爆火的游戏是《地平线2?西之禁区》。很多人惊叹于它的画质,但这应该是元宇宙追求的方向么?元宇宙应该要依赖画质给人带来沉浸感吗?Unreal图像引擎的负责人曾回答过这个问题。在元宇宙中存在一个“狙击手难题”,当两座山上的玩家互相用瞄准镜观察对方时,图像引擎的计算量,是根据双方此时的动作反应,风速,光线而呈指数增加的。画面越精美,需要的参数就越多,而每增加一个参数,都等于让当前的图像计算量自乘一次。所以高画质的元宇宙,很难同时容纳一群玩家。当然,这是个技术问题,时间会解决它,但它注定是单机游戏画质的追随者。技术的进步是公平的,元宇宙能用,其它场景也能用。那该怎么办呢?塞尔达的方法是用卡通形象抽象出现实画面,就像国画有两种,工笔画还原一个日落的细节,写意画画出你在日落时的感受。
元宇宙需要的是提取这些现实中的抽象元素,带给用户恰当的感受,而不是还原它。
在有些游戏设计出自动寻路、自动战斗的同时,也有设计者反其道行之。比如由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你可能玩过他做的《合金装备》)制作的《死亡搁浅》,它的玩法被戏称为是“送快递”,游戏中玩家需要考虑快递的物理属性,如果左边太沉了,人物在前进时就会往左倾斜。也要考虑化学属性,有的快递不能泡水,有的有温度要求。由于环境恶劣,玩家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但当你越过一座山峰时,脑海中会呈现你花费的每一份心思,这座山在你眼中的样子和外人是完全不同的。游戏里可以修建公路,吊索等基础设施,与其它玩家共享,如果这是元宇宙,那其中的用户在回望这个世界时得到的将是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一份共建的成就,参与者能明白每一寸土地背后的故事,理解这是社区通过元宇宙的基础规则,共同决定的结果。相反,那种自动挂机的游戏能收获什么?即便一刀暴击999,这项成就也与玩家没有任何关系,那个世界不会因为玩家有任何改变。
对元宇宙的设计过程,是对Web3的反思过程。Web3的多项创新概念中,究竟有哪些技术带来的改变是被这个社会需要的,哪些是现在不需要但将来有可能需要的?我相信元宇宙能给我们这样一个答案。
Web3带来的改变应该是人和人关系的改变,人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如果这两件事做不到,任何Web3应用都只能算作徒有其表。但想要改变这两点,我们需要一片虚拟世界的试验场,我也希望元宇宙能担负这样的使命。
回到具体的问题中,元宇宙的设计者不但要有对目标的清晰描述,也要能为目标规划出合理的路径,这就是技术与产品的差别。元宇宙作为一项产品,应该为它的最终体验负责;作为一种尝试,应当承载Web3的原则;作为新世界的训练者,须要有足够低的门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