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评论:央行数字货币推出有望引发新一轮的金融科技变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30日消息,中国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发文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对整个金融体系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有望引发新一轮的金融科技变革,值得广泛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的测试经过前期的试点之后,明显地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选择多种不同场景进行测试,二是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三是从内部封闭测试转向公开测试。文中指出,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推出会带来以下八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推动金融科技新变革;第二,改变支付行业发展格局;第三,完善和统一金融交易数据;第四,促进无现金社会发展;第五,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链升级;第六,为创新货币政策创造条件;第七,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第八,率先制定数字货币的国际标准。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赤字率破3%是当下必然选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率首次突破3%。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工作,财政赤字率突破3%是当前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从风险控制角度来看,这一调整幅度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截至2019年末,全国政府债务负债率为38.5%,既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提高财政赤字率不会使我国债务总水平超出风险可控范围。[2020/5/25]

声音 | 云栖科技评论:数字货币下沉 区块链上升:人民网研究院和阿里云研究中心发布的第96期云栖科技评论提到,随着数字货币下沉,市场普遍认识到,区块链作为一种数字互信机制,很可能将在几乎所有的行业起到支撑作用,毕竟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就是“(可信、可确认的)契约”,这意味着区块链的作用与现代商业社会的本质是有根本性联系的。与此同时,随着区块链在数字身份、智能合约、内容管理和分布式数据存储等多个领域逐渐落地,区块链已经展现出其催生应用创新的能力,很可能成为下一波技术创新浪潮的引领者,受到追捧理所当然。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下沉,区块链与“新数字货币”上升,相信会在2019年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在这背后,是现代商业社会和每一家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质价值的认可和善用。[2019/3/21]

新华社评论:防范代币风险隐患: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打着数字货币旗号的非法融资不断浮现,借助科技手段,风险传播快,波及面广。监管之剑及时出鞘,将隐患消灭在可控状态,有利于防止酿成严重后果。任何金融创新都要以防范风险为底线。不管技术多么先进,商业模式多么新颖,金融创新都需要在监管和规范下发展,避免跑偏走样,更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2017/9/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1:38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