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币圈一直被一团乌云笼罩,影响近九年,这九年,每当这起事件传出一些风声,就会引发币圈的动荡。
这团乌云,就是“门头沟事件”找回比特币的抛售疑云。
币圈,最怕黑天鹅。
中本聪的百万筹码,FTX的崩盘,LUNA的暴雷,美国的监管,中国的94。这些风险,是压在市场头顶的乌云,影响久远。
这事得从近10年前说起。
时间:2014年。
坐标:币圈,日本。
主角:Mt.Gox交易所。
事件过程:
Mt.Gox,成立于2010年7月,是世界上比较早创立的虚拟币交易所。2013年11月,比特币比价猛涨至1129美金,而两年前的2011年11月份,价格是1.99美金。
由于当时的选择很少,币价的持续高涨也让Mt.Gox也一跃成为成为世界第一大比特币交易商。在随后的2013年5月底,Mt.Gox在全世界的比特币市场份额达到80%,为当时的历史最高峰水平。
MicroStrategy比特币持仓时隔10个月重回浮盈状态:4月11日消息,随着比特币价格突破 3 万美元关口,MicroStrategy 此前投入约 41.7 亿美元买入的 14 万枚比特币(平均买入成本 29,803 美元)时隔 10 个月已重回浮盈状态。
另据行情数据信息,MicroStrategy 股票(MSTR)今年累计涨幅已达 120.94%。[2023/4/11 13:57:07]
风光无限的Mt.Gox的加密帝国梦想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五雷轰顶而来。
2014年2月,Mt.Gox遭黑客攻击,一夜之间约85万颗比特币被盗,受害用户近千人,这也计风光一时的Mt.Gox宣布破产,官网下线,所有交易与帐户都暂停使用。依当时比特币市值换算,总体损失约5亿美元。
一个月后的3月21日,Mt.Gox表示寻回20万颗比特币。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很蹊跷,但后来也不了了之,无人提及。那就是这找回的20万颗比特币来源于一个“MtGox公司拥有的某种旧格式"钱包"。
比特币时隔半年再创历史新高,涨破65000美元/枚:行情显示,比特币时隔半年再创历史新高,涨破65000美元/枚,日内涨1.16%。[2021/10/20 20:44:20]
接着就进入漫长的受害者维权和法律程序。直到2019年,法院裁定141,686颗比特币交付信托保管,并协商所有债权人投票,选择清偿方案。
但是这9年时间,BTC从1000多美元已经涨至最高6.9万美元,到今天2.34万美元。
彼时被盗的比特币价值五亿美金,如今85万枚是近200亿美金,而仅算上找回的20万颗,价值约40多亿美金。
这些比特币后来交给了专业的资产托管人,受监管监督。
这么多年,关于Mt.Gox资产托管人总共卖了多少币,还了多少钱,最终何时全部偿还,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消息传来传去,但是很多都是假消息或者是数据上的错误,下面是我找到的一些信息,有助于大家了解Mt.Gox的资产和偿还情况,以此分析潜在的风险有多大。
分析 | BTC日线收盘价格时隔逾半月后再次跌至年线下方:据OKEx季度合约数据显示,截止日线收盘(香港时间08:00),BTC价格再次收于年线(365日均线)下方,收盘报7219.50美元。上一次收盘价位于年线下方还是在11月24日,至今已半月有余。OKEx分析师Charles认为:年线作为市场重要的长期牛熊分界线广受投资者关注,币价在年线上方挣扎半个月之久再次下破,意味着中长期投资者对后市依然偏向悲观。从近期反弹行情频频出现长上影线的所谓“插针行情”也可以窥探一二,不断出长上影线说明市场虽有做多意愿,但持续性相当有限,以至于不能使价格在高位停留太久。由此可见,市场中长期走势大概率将延续弱势局面,不要盲目抄底,尽量顺势而为。BTC季度合约日内阻力位:7280美元,支撑位:7080美元。风险提示: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2019/12/12]
1,Mt.Gox资产托管到底持有多少资产?
Mt.Gox资产托管人持有约20.2万个比特币,后来陆续变现,其中3万多个已经在2018年3月被换成现金,目前资产托管持有近14.2万颗比特币14.3万枚比特币现金(BCH)和690亿日元。
分析 | 时隔四周比特币再次跌破$8000,后市乐观情绪下降:OKEx平台BTC价格指数在昨天下跌6.27%(截至香港时间11月21日24:00),最低至$7385美元,这也是10月24日以来比特币价格首次跌破8,000美元。目前比特币已照6月份的本年度高点13,852美元下跌了近45%。周中在心理支撑位8,000美元徘徊的比特币未能获得市场资金进一步兴趣,在经历了几日极低成交量后,最终在昨天开启了“下台阶”走势。
昨夜大跌过后,BTC合约多空持仓人数比回调至1.4附近,市场看多人数明显下降;季度合约基差由100美元左右收窄至不足30美元,后市乐观情绪明显降低。另外,BTC合约精英持仓方面,多头持仓比例大幅领先空头,表明仍有多头在目前价格区间扛单期望反弹。而$7700一线即比特币3日K线图上的MA100成为了上方较近的阻力位。[2019/11/22]
币圈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就算是只找回了4分之一的比特币,这曾经丢失的资产,按照美金本位,也足以偿还债权人。
动态 | 央视财经:时隔半月比特币再度站上4000美元关口:12月20日消息,央视财经栏目《交易时间》里报道比特币再度站上4000美元关口的快讯。报道中提到,比特币再度站上4000美元关口,单日涨幅超5%。[2018/12/20]
如果真能完全偿还,当时那批丢币的人,都是赢家,因为他们怎么也不可能将比特币拿住这么多年。
门头沟事件,是币圈的黑天鹅,但是这么多年通过债权人的努力,这起事件没有被忘却。
2,Mt.Gox何时偿还,以何种方式?
2023年1月4日消息,据Mt.Gox债权人表示,Mt.Gox最新提供的偿付方案为债权人提供2种选择,即中期还款和终期还款或早期一次总付还款,登记截止日本时间1月10日,后来这一时间被改为3月10日。
此外,据门头沟官方网站信息称,债权人必须携带文件到交易所总部才能以日元收到还款。公告写道:「债权人应在截止日期前确认好填报信息,以便在2023年3月10日(日本时间)之后收到退款。」
也就是在3月份,Mt.Gox债权人有两种选择:提前偿付和继续等待诉讼结果。
提前偿付会获得一次性20%的资产,如果是继续等待诉讼结果,可能会获得更多,但需要5-9年的时间。
其中较大的两个债权人,新西兰加密交易所Bitcoinica和MGIF就选择了提前偿付,据悉赔偿金预计将于今年9月30日支付,二者加起来约占Mt.Gox索赔总额的五分之一。
所以,偿还登记截至时间是3月10日,完成后就是统计数据和具体的偿还工作,需要几个月的线性偿还。
偿还方式有现金和比特币两种选择,有一大批人将选择一次性20%偿还方式,肯定也有一小部分会选择等待数年后的诉讼结果,以期获得更多赔偿。
3,Mt.Gox的比特币抛售可能带来的影响。
市场经常会灌输所谓Mt.Gox抛售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我认为过去这么多年,此事有点小题大做了。
我们通过几个点就能明白,Mt.Gox已经很难再影响到大趋势了,因为早期的85万枚丢失代币的影响,早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下冲淡了。
2017年1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法胖的律师小林曾公开表示他已经抛售了3.58万个BTC以偿还2013年用户的损失,小林自己声称是通过场外交易的方式抛售的。
大家对这个时间应该印象比较深刻,那是国内监管后的第一波大牛市,这一波数万枚的抛售,并没有对2019年后的市场产生任何影响。
因为就算是抛售,他们也会通过场外的方式,慢慢抛售,所以很难说市场抛压。
另外如今Mt.Gox资产托管人持有比特币为14万枚左右,也不会一次性偿付,这一次偿还,债权人只能获得20%的比特币,还有部分选择现金的,那么这个影响就会更小。
那这一次偿付,会释放出多少比特币呢?
这个就没法去算了,因为数据统计恐怕只有到3月10日,Mt.Gox官网才有可能公布。
可以预期偿还几万枚,对市场短期肯定有冲击,但我认为Mt.Gox资产托管人还是会线性赔付,用几个月的时间处理,这样的话对市场冲击就会变小很多。
所以,只要不同一天赔付,影响几乎很少。
深处漩涡,我们要了解每一件将要和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把所有的事情放在脑子里,提前分析,规避风险,抓住机会。
这是我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要分析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比如FTX崩盘,519监管,这种肯定是真的。但是又如这么多年所谓SEC监管,币安FUD,门头沟抛售等等消息,这些就是假的,是塔尖希望大家看到的消息。
所以,不要被虚假的情绪蒙,也不要错过关键的机会,这些时间表,事件都应该印在脑子里,当所有的信息摆在一起,大脑快速运转,我们自然能规避风险,抓住机会。
这就是我这么多年能保持高胜率的原因。
接下来的3月,有以太分叉,有312的阴影日,3月9日美国众议院召开加密听证会,3月22日美国CFTC召开DeFi讨论会,3月22日美联储加息会。
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利空,摆在明面上的利空,我认为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需要警惕,但不可因过度担心而选择空仓,因为熊市中的任何时候的空仓都是未来牛市踏空的重要因素。
我认为,大趋势不会变,底部箱体一定就是此时,谁也改变不了未来世界的三件事: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持续放水。
而区块链有可能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好像过去的股市楼市一样,21世纪的新出路。
短期的随风摇摆,改变不了大的风向,确定因素下的趋势,你还在踏空,岂不是无知。
社区继续保持初心,希望大家及时止损,选择正确很重要,跟上正确的人,带你步入下一个五年计划。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关注公众号:币然之路
感谢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