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期待已久的与信标链的合并已经完成——这就是协议持续发展的长期lu线图。
在主网和信标链合并后,以太坊区块链已成功完成从工作量证明到权益证明共识的转变。
合并发生在9月15日,因为网络无缝转移到PoS,基于硬件的矿工被验证者取代//加威信JQSH996//验证者质押以太(ETH)来处理交易、添加新区块和维护网络。
加密货币领域最相关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太坊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开发里程碑的长期路lu线图,TheMerge也不例外。
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VitalikButerin此前概述了一个五步渐进的过程,该过程将把智能合约区块链带到他所说的以太坊发展的“终局”。
数据:Lido以太坊质押总量突破800万枚:8月10日消息,Lido以太坊质押总量已突破800万枚,截至发文时为8,022,346ETH,约148.55亿美元,已支付的以太坊质押奖励达383,914ETH,约7.1亿美元,当前以太坊质押APR为3.8%,此外Lido平台质押代币总价值约150亿美元。[2023/8/10 16:16:58]
最终目标是让网络能够实现高块频率和块大小,以及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的能力,同时保持足够的去信任和抗审查。
合并
合并是这个由五个部分组成的过程的第一步,此后许多以太坊开发人员、生态系统参与者和评论员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Merge的关键变化是功耗的大幅降低,将以太坊的能源使用量降低了99%。
数据:以太坊上DeFi协议总锁仓量457.3亿美元:据欧科云链OKLink数据显示,截至今日16时,以太坊上DeFi协议总锁仓量约合457.3亿美元,环比下降14.29%。
近24小时锁仓量增幅前三名的分别是Cover(+26.16%),Dynamic Set Dollar(+22.8%)以及Kyber(+11.86%)。
当前锁仓量排名前三的DeFi协议分别是WBTC 58.6亿美元(-4.49%),Maker 57.7亿美元(-6.45%)以及Compound 49.1亿美元(-3.66%)。[2021/3/5 18:18:17]
在合并发生前几个小时,Buterin引用了以太坊研究员贾斯汀德雷克的估计,该事件还将使全球电力消耗减少0.2%。
数据:以太坊网络上合成BTC已达73000枚价值7.5亿美元:以太坊网络上现存73000多个合成比特币,总价值7.5亿美元左右。WBTC数量最多约47000万枚,RenBTC次之约17000枚。(Cryptopotato)[2020/9/8]
转向PoS带来的第二个重要变化是通过奖励验证者维护网络的工作来减少ETH的发行,使ETH成为一种通缩资产。
激增
2023年被指定为以太坊将实施分片的一年,这是提高区块链存储和访问数据能力的可扩展性的重要一步。
以太坊基金会将分片描述为水平分离数据库以分散网络工作负载的过程。以太坊将通过在网络中拆分大量数据,将分片与第2层汇总一起使用。
设想这是为了减少网络拥塞并增加每秒交易量。它是使数据库更大的分散替代方案,减轻了验证者自己存储所有网络数据的需要,而这需要强大的硬件。
这也意味着普通用户可以在个人设备上运行以太坊节点或客户端,由于去中心化程度的提高,网络更加健壮。
边缘,清洗和挥霍
合并后以太坊持续发展的最后三个步骤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
边缘是Buterin概述的以太坊正在进行的lu线图的第三部分。无需太技术化,这一步将涉及到Verkle树的引入,这将优化数据存储和节点大小。
正如Buterin在2021年6月的一次深入研究中解释的那样,verkle树的功能与merkle树类似,后者将一个块中的所有交易汇总起来,并为希望验证其真实性的用户生成整组数据的证明:
“然而,Verkle树提供的关键特性是它们在证明大小上的效率要高得多。”密码学稍微复杂一些,但Buterin强调,证明数据大小的减少足以使无状态客户端变得可行。
清除将涉及删除多余的历史数据,以通过清除多余的数据来缓解网络拥塞。这将从本质上减少验证者需要存储的数据量,Buterin吹捧此步骤以允许网络每秒处理约100,000笔交易。
我还应该知道什么?
正如Cointelegraph之前探索的那样,想要成为以太坊区块链的完整验证者的质押者必须提交32ETH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一旦合并完成,这些质押者可能会移除他们质押的ETH。
为确保网络稳定性,验证者将只能在上海升级发生后撤回其质押的ETH,该升级预计将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验证人还可以获得处理交易的费用——这些费用记入他们的非质押验证人账户。
#以太坊eth#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我们——公众号:枯藤老树新芽感谢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