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官方发布公告:币安将于9月29日11:00起,对用户现有的USDC、USDP、TUSD稳定币余额和新充值将以1:1的比例自动转换为BUSD,用户将在币安平台上使用合并的BUSD余额进行交易。即自9月29日11:00起,用户在币安的BUSD资产数额为BUSD、USDC、USDP、TUSD四种资产之和。
币安称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用户的流动性和资金使用效率,这不会影响用户的提现选择:用户可随时将BUSD计价的资产以1:1的比例进行USDC、USDP和TUSD资产提现。更多资讯微薄团团财经这里详细了解。
1.未提及USDT可自动兑换,并非暗示Tether未知风险
币安此次公告稳定币系列自动兑换为BUSD中未提及USDT,因此部分用户猜测可能是USDT发行商面临风险,币安属于提前准备。此种概率极低,因为历史上多次传闻USDT储备不透明、即将暴雷的信息,也促使着Tether的资产储备质量一直以来都在改善。
律师:SEC诉讼有可能导致币安在美国关闭,Coinbase的情况更乐观:6月10日消息,美国律师Brian Frye表示,SEC最近分别起诉币安、Coinbase,在他看来币安的情况并不乐观,币安基本上承认了SEC指控的一切,这是一场灾难。而Coinbase的情况要好得多。Coinbase一直在努力遵守SEC的规则、一直在询问SEC想要什么,而SEC一直拒绝回应。Frye认为,至少有些法院会反对SEC对Coinbase的做法。Frye认为,SEC仍然没有提供任何合理的解释,没有说明它想要监管什么、它认为自己有权监管什么、为何它想要监管、监管的目的以及如何监管等。SEC多年来一直表示它不喜欢任何类型的加密资产,但它没有解释为什么不喜欢它们。SEC没有解释为什么自己认为它们是一个问题,甚至没有假装解释它会如何以其认为更符合其监管要求的方式监管加密资产。
Frye认为,币安很可能在美国关闭,但Coinbase在美国关闭的可能性很小。Coinbase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遵守SEC的规则和期望,即使在SEC表现不当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此外,Frye表示,针对那些被SEC归类为证券的代币,建议代币基金会减记资产,并且做好准备支付罚款,有可能是一大笔罚款。(CoinDesk)[2023/6/10 21:28:46]
根据TetherCTOpaoloardoino6月15日的推文,自3月31日报告发出到6月15日,Tether的CP持有量又减少了近50%,到6月底仅持有84亿美金的CP,其长线目标是将CP的敞口降低到零。会将储备资产做到无泡沫,用户清算无损失。
SEC助理总会计师:币安在2021年向Paxos的一家外国子公司转移了近200亿美元的混合资金:金色财经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助理总会计师 Sachin Verma 发表声明称,币安在 2021 年向Paxos的一家外国子公司转移了近 200 亿美元的混合资金。Binance.US 以 BAM Trading 的名义和其他几个与 Binance 相关的账户从 Silvergate Bank 的账户向一家名为 Merit Peak Ltd 的贸易公司发送了数百万美元的混合资金。例如,在 2021 年,来自 Key Vision(110.5 亿美元)、Prime Trust(11 亿美元)(通过 BAM Trading)和 Bifinity UAB(63 亿美元)(通过 Binance Holdings Limited)的资金被转移到 Merit Peak,Merit Peak 全部转移这笔钱是其在 2021 年向 Paxos 的一家外国子公司转移近 200 亿美元。[2023/6/8 21:22:50]
9月6日,Tether发文《Tether如何让美元保持强势》,称Tether已成为美国国债的重要买家,5月份Tether持有的美债占美债市场总量的2%以上,超过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的金额。截至今天,商业票据总敞口再次降至约37亿美元,到2022年10月底将降至零。
币安在阿根廷 Austral 大学推出区块链相关课程:5月29日消息,币安在阿根廷 Austral 大学推出区块链相关课程项目,该项目首期培训为期五个月,内容包括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基本原理、去中心化、Web 3.0、元宇宙、交易和风险管理。[2023/5/29 9:48:52]
同时,USDT兑换USD的历史走势来看,除偶尔因为市场恐慌情绪导致的短期内脱锚外,平时均可以1:1的比例兑换。而且,市场恐慌情绪导致的脱锚也只是场内行为,按照Tether官方的兑换机制,经过白名单验证的机构可以直接跟Tether交易,在场外将USDT以1:1比例换成美金。
按照上文提到的Tether储备金不断趋向流动性好的优质资产,如果用户不是处于非理性状态下的兑换,完全可以以1:1比例兑换美金。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传闻USDT暴雷导致场内USDT下跌后都有机构“喜闻乐见”且买入头寸。
币安在新西兰完成注册,将提供NFT、现货交易和质押等服务:9月30日消息,币安已在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注册,允许其在当地设立办事处,涵盖的服务包括NFT、现货交易和质押等。新西兰央行去年表示,将就比特币、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等数字资产相关话题进行公开咨询。币安目前已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金融当局注册。(The Block)[2022/9/30 22:41:45]
因此,币安此次举措是因为市场所猜测的Tether可能面临危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对于此类猜测,币安官方也作出回应:目前还没有将USDT自动转换为BUSD的计划,但可能会改变。
2.提高市场整体流动性
币安公告中提到的停止并下架的与USDC、USDP、TUSD相关的交易对有25种。
日本金融厅:币安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提供加密服务:日本金融厅:日本金融厅对币安控股有限公司发出警告,币安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提供加密服务。(金十)[2021/6/25 0:05:58]
从8月份数据可以发现,市值前二的资产对USDC、USDP、TUSD的交易对占比仅为USDT交易对的4%和9.5%,USDC、USDP、TUSD、BUSD四者之和的交易量为USDT交易量的36%和67%。
显而易见,稳定币对之间的流动性差距之大,币安此举措统一了低流动性市场,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更低的滑点。
WintermuteCEOEvgenyGaevoy也发推表示:这与FTX和Coinbase上的措施相同,移除大多数稳定币对是一件好事——流动性不必在多个稳定币之间分配,让做市商的工作更轻松,市场整体流动性更高。
3.利好非USDT稳定币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此前,用户充值USDC、USDP、TUSD进入币安后,若需要寻找更好的流动性市场,需将其兑换为BUSD和USDT。但币安此次合并后,用户充值USDC、USDP、TUSD进入币安后无需再操作,便可直接享受流动性本身尚可的BUSD交易对。
而且据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9月6日的推文中所说:币安不会将这三种稳定币下架,只是将所有流动性合并到一起。另外,用户充值或提现时平台自动且默认以1:1比例处理BUSD和USDC、USDP、TUSD的兑换。也就是说币安此次举措并不影响USDC、USDP、TUSD的忠实用户继续使用。
单从提高市场整体流动性看,稳定币USDT交易对目前所占据的交易量超出其它稳定币对之和,USDT不在自动兑换BUSD之列属于正常。但当其他四类稳定币合并为BUSD交易对,其流动性转好,加上币安开始给一些优质资产只开通BUSD交易对之后,BUSD的市场份额占比会逐渐扩大。
而且长期来看,市场流动性具有网络效应,当用户习惯使用BUSD的交易对之后,很难再转换为USDT交易用户。以存量市场去看,这意味着USDT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减少。
同时,币安发言人还证实:自动转换和停止为USDC提供大部分交易服务不是临时措施,而是持续措施。因此,USDT的交易量和市场份额将面临挑战。
9月6日,USDC发行商Circle首席执行官JeremyAllaire就币安三类稳定币转换为BUSD的公告也发推表示,此举可能将导致净份额逐渐从USDT转移到BUSD和USDC。
WintermuteCEOEvgenyGaevoy也认为,从长远来看,这对USDC是有利的,用户仍然能够无缝地将USDC等稳定币存入/取出币安,非USDT交易对的流动性将会增加。而且Tether的操作效率相对而言会比较低,且有铸造/赎回成本,毕竟铸造/销毁是T+1,不像USDC/BUSD/TUSD的情况下几乎是即时的,USDT将继续失去优势。
4.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优势
随着DeFi、NFT和DAO等市场概念的发展,去中心化交易市场占市场总份额越来越大,链上交易用户数和交易数交易额也在不断扩大,这直接影响到中心化交易市场的蛋糕,长此以往,中心化交易所可能逐渐失去中心位置。而且公链竞争格局越来越扩大,今年来以Aptos和Sui等巨额估值的新型公链层出不穷,币安自有公链BSC占据的市场份额也面临着挑战。
这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稳定币。一条链或者一个交易所的稳定币的用例不断增多,也意味着其用户数和市场份额的竞争力强。
币安以其目前市场第一的流量和交易量积极扩展BUSD的流动性,让用户逐渐习惯使用BUSD;同时又以合并一揽子合规稳定币并自动兑换的方式实现,侧面暗示了BUSD与美元1:1比例的强兑付能力。
综上,于用户而言,享受更优惠的币价,更低的滑点;于币安而言,增强了合规性,逐渐扩大市场份额以备后续交易所之争。币安此次将一揽子合规稳定币自动兑换为BUSD的举措,是双赢的局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后期会给大家带来其他赛道的龙头项目分析。感兴趣的可以点个关注。我也会不定期整理一些前沿资询和项目点评,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币圈人一起来探索。有问题可以评论提问或者私信,所有资讯平台均为团子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