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许多交易所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回购销毁政策,这些销毁回购通常由“基金会”或是“机构”以中心化的方式,简单粗暴的减少代币在市面上的流通量,并根据“越稀有越值钱”的理论,来进行拉盘的动作。
很多投资者认为总量减少,伴随而来的必然就是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很多平台正是洞悉了投资者的这种心理,才采用了回购销毁的模式,吸引大量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但在火热的表象之后,也暗藏了一定的风险。
金色晚报 | 11月4日晚间重要动态一览:12:00-21:00关键词:ETH2.0存款合约、BTC地址、香港金管局、广东省工信厅
1. 广东省工信厅:重点推进建设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
2. 数据:持有1枚及以上BTC地址数量达824,193刷新记录。
3. 美联社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公布11月3日选举结果。
4. 疑似ETH2.0存款合约在GitHub上发布。
5. 观点:历史表明,美国总统选举往往标志着比特币牛市转折点。
6. 香港金管局:金管局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商业跨境支付。
7. 加密分析师:Paypal支持加密货币前比特币采用率已阶梯式上升。
8. 百度旗下区块链公司经营范围新增金银制品销售、珠宝首饰零售。
9. 京东数科推出区块链电子合同应用。[2020/11/4 11:39:08]
什么是回购销毁?
金色午报 | 10月8日午间重要动态一览:7:00-12:00关键词:比特币波动率、NFT、Gold Miner、Maker
1. 2020年Q3共进行近9亿美元的风投交易,DeFi相关交易占,近两成。
2. 高盛前高管:比特币波动率快速下降或表示将有重大价格调整。
3. 「Portraits of a Mind」系列第21幅作品拍得13.125万美元,创下NFT拍卖价格最高记录。
4. 跑路项目Gold Miner(黄金矿工)已追查到重要实名证据。
5. Maker将进行第一次MKR回购。
6. 市场小幅震荡,BTC日内涨0.05%,暂报10637美元。[2020/10/8]
平台币的销毁最早起源于交易平台利润回购行为的延伸,即交易平台把赚到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在二级市场重新买回平台币,其中有一部分利润可能本身就是平台币资产,并将其永久销毁,从而达成供给量在有限范围内下降的代币经济模型。
金色午报 | 3月6日午间重要动态一览:7:00-12:00关键词:詹克团、韩国、印度、Coinbase
1. 詹克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获法院准许;
2. 外媒:韩国金融法修订案实施 加密交易所将进行联合以满足要求;
3. 报告:2019年日本与犯罪的可疑加密交易数比2018年减少1100笔;
4. 印度央行计划向印度最高法院提交复审请愿书 以反对此前判决;
5. 数据:目前包括火币、Bitfinex在内的10家交易所共持有1850万ETH;
6. 北京市经开区不动产服务大厅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不动产登记平台;
7. 耐克、CK等服装品牌正寻求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假冒问题;
8. Coinbase CEO:加密领域用户数量很有可能自5000万增长至50亿;
9. BTC现报9044.86美元,日内跌幅0.44%,当前市值1654.85亿美元。[2020/3/6]
而最近兴起的平台币和销毁又有了新的玩法,它们把原本归属于团队的代币份额直接销毁,从而锐减代币总量,增加流通率,形成通缩化的经济模型。
从微观和短期的角度来看,这种回购销毁的拉盘行为是绝对的有益无害,但如果从宏观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种操作虽看似太平盛世,但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市场中也存在着许多不正规的操作。
理性投资,正视风险与价值
平台币价值的基础是数字货币交易所,从长期看平台币价格与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实力和业绩增长相挂钩,与围绕平台币的生态建设直接关联。即使销毁再多的平台币,某一天交易所衰落或倒闭了,平台币的价值也会归零。Fcoin交易所暴雷就是这一问题的真实写照。
目前一些二线交易所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跟进回购销毁策略,但给这些平台带来了严重的资金压力。资金的压力限制了部分平台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的能力,不断消耗平台未来发展的弹药,同时也使得实力不够雄厚的平台抗风险能力进一步降低。
交易所公链大多是以未来金融基础设施作为定位,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达不到经济增长速度时,往往会引发经济萧条。按照这一逻辑,用被回购销毁,数量不断减少的平台币作为底层Token,最后只会导致公链生态的萧条,因为随着公链生态的扩大,社区对Token的需求会增加,由于Token的匮乏,社区开发者只能选择离开,这也是为什么以太坊在设计ETH的发行时采用通胀机制的原因。
擦亮双眼,警惕不法份子的陷阱
回购销毁的方式有太多暗箱操作的空间,部分平台或项目为了吸引用户,打出回购销毁的旗号,随后采用高抛低吸的二级市场运作策略降低回购成本,导致实际币价的走势达不到市场的预期。
另外,有些交易所平台的信息不透明,每个季度的财报,销毁金额等用户都无处可查,使得平台有了伪造财报,挪用资产的操作空间,使得资产价值产生巨大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必然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广大投资者应当理性制定投资策略,选择具备一定实力的资产进行投资,正视风险,同时也希望平台与项目能够脚踏实地,认真建设自己的生态,依据自身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切勿竭泽而渔。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