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Web3的报道通常都聚焦在近期火爆的NFT销售和每日cryptocurrency价格波动上。但是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Web3远不止如此。Web3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去中心化金融的迅速崛起。DeFi是区块链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也是Web3的一个重要支柱。虽然DeFi经历了长足发展,但它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开发者正致力于解决DeFi所面临的独特挑战,推动其规模增长,以最终挑战中心化金融市场的地位。
刚开始接触DeFi的人都不得不面对任何新兴行业都必须经历的发展阵痛。与此同时,他们耳边还充斥着各种被市场投机情绪主导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中完全没有提及DeFi所蕴含的真正价值。
这种尴尬的现状导致了传统金融和金融科技从业者对DeFi的发展置若罔闻。然而,在过去一年中,个人用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重大转变,而DeFi则可以很好地弥合这一需求缺口。
Getaverse与东皓证券就Web3信用体系建设展开战略合作:据官方消息,东皓证券与Getaverse双方计划就Web3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展开合作,东皓证券正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相关牌照申请,并已完成第一阶段筹备。自二零一七年起,东皓证券已获得证监会发出的第一类和第四类受规管活动的牌照,并是香港联交所和中央结算的参与者。
Getaverse旨在为数字认证系统创建一个基于DID的Web3生态可成长信用协议,建设区块链社会的提供信用价值。Web3项目可以通过Getaverse的开放API接口检索和访问数据,包括DEX、NFT、DeFi、GameFi和其他生态应用程序。[2023/5/20 15:15:54]
本文详细阐述了DeFi对金融行业转型所做出的贡献,帮助各位读者了解这一创新机制及其潜力。文章一开始聚焦了传统金融行业的瓶颈,随后点评了DeFi应用领域近期的里程碑,并列举了DeFi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潜在解决方案。
调查:52%的游戏玩家熟悉Web3 游戏术语:金色财经报道,Coda Labs的调查数据显示,游戏玩家(他们将其定义为每月至少玩两次视频游戏的人)非常了解加密和游戏——其中89%了解比特币,51%了解 NFT——但对资产类别有很大的负面情绪。只有 52% 的游戏玩家熟悉任何类型的 Web3 游戏术语,而只有 12% 的游戏玩家尝试过玩加密游戏。调查还指出,在新兴市场,人们对加密货币的看法普遍较高,与美国人、英国人或日本人相比,南非人和巴西人对该资产类别的印象要好得多。(coindesk)[2022/10/6 18:40:31]
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瓶颈,为颠覆性技术创造新机会
DeFi旨在利用区块链和预言机技术重塑传统金融产品,包括市场和交易平台、借贷以及存款利率等。DeFi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DeFi可以访问cryptocurrency。
Web3隐私数据应用Usko Privacy完成180万美元融资:9月8日消息,Web3隐私数据应用Usko Privacy宣布完成180万美元融资,Pareto Holdings、Ocean Azul Partners和Miami Angels等风险投资公司和一批天使投资人参投。Usko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目标是让用户能够控制自己的个人数据并通过选择喜欢的品牌合作,同时允许用户选择接收不同类型的加密Token,以换取按自己的条件与广告商共享购买信息来实现盈利。目前,Usko应用仍处于私测阶段,该公司希望在2022年底前正式发布。[2022/9/9 13:18:06]
目前存在三股关键力量在推动DeFi的发展。第一股力量,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大众对传统银行体系失去信任。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刚开始理财的年轻人,都开始探索各种非传统的金融方案。在2020年,57%的客户表示不信任银行能在长期为他们保障财务稳健性;而在2021年,51%的Z世代和49%的千禧世代表示更信任金融科技公司而非银行。总而言之,个人用户希望与平台之间建立更加透明和公平的关系,而这种需求正推动着Web3的发展。Web3是基于互联网的生态,用户对它的定义是:用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内容和财务。
Web3投资公司Block2lx Capital旗下两支新加密基金启动募资:金色财经报道,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方网站披露信息显示,区块链及Web3投资公司 Block2lx Capital 宣布旗下两支新加密基金 Block21x Polycoin Fund, LP 和 Block21x Topcoin Fund, LP 正式启动募资,投资者的最低投资规模为 10 万美元。截至目前,该风投公司尚未披露已募集到的具体金额数字。[2022/7/12 2:07:47]
而除此之外,新的替代性金融产品也推动了DeFi的发展。目前,DeFi是持有并使用cryptocurrency最主流的方式之一,并且为越来越多进入加密领域的用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服务。相比之下,银行一直以来都对cryptocurrency抱持怀疑态度,直到最近才开始为高净值客户托管cryptocurrency。
Web 3支持者、a16z合伙人Chris Dixon将Twitter名称换成cdixon.eth:金色财经报道,Web 3支持者、a16z合伙人Chris Dixon将Twitter名称换成cdixon.eth,此前他与前Twitter首席执行官Jack Dorsey就Web 3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但他并未取关和屏蔽Jack Dorsey。[2021/12/24 8:01:59]
最后,DeFi为普通用户提供了在过去只有高级交易者、金融专业人士和机构才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以及点对点的借贷协议,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体验和盈利机会。比如,Aave这类去中心化借贷协议的存款利率超过5%。相比之下,主流的“高收益”网上储蓄账户的利率则是-1%。
DeFi在主流和机构应用方面达成新的里程碑
虽然DeFi目前的用户群体和资金量在全球金融系统中占比不大,但DeFi是区块链行业增速最迅猛且潜力最大的领域。在2021年,DeFi的总锁仓量从187亿美元增长至2524.6亿美元,涨幅高达12倍。与此同时,DeFi用户数量也呈现惊人增长——2021年DeFi用户数量从110万人增长至400多万人。
除了应用使用量激增之外,无论是加密行业的企业还是这些企业想要替代的传统金融机构,都在加速招聘Web3相关职位。这表明Web3正越来越获得主流关注和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许多人才从大型科技公司和银行跳槽至了区块链企业。
DeFi正蓄势待发,全面加速发展。据数字资产投资战略公司Coinshares所称,截止至2021年11月,超过100家加密行业公司从风投募集了1200多亿美元。这些公司市场前景一片光明——据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区块链和DeFi的底层核心技术势必将撬动传统市场867万亿美元的价值。目前DeFi市场上已经发行了公司债、链上贷款打包成的证券以及链上私募通证。随着越来越多新老公司不断加入进来,这些市场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开发者致力于消除瓶颈,推动DeFi实现主流应用
目前,DeFi还未充分实现潜力,因此现在正是加入创新浪潮、打造下一代金融产品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对比互联网之前的发展历程。比如,Pets.com是最早探索宠物用品线上销售模式的企业,但它在最初掀起了浪花后,又快速地衰落了。而如今再回头看,显而易见Pets.com当初的商业模式走在了时代的尖端,标志着行业开始向网购和订阅模式转型。现在网购已经无处不在,在网上建立销售渠道的公司明显具有更大优势。然而,与Pets.com这些Web2.0公司当年的处境相比,DeFi走得更远,也获得了更多机构的认可。因此,DeFi势必会更快走向成熟。
虽然DeFi要实现主流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但DeFi生态中的各个项目都在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比如,“预言机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推动DeFi发展的关键要素。预言机问题指区块链无法靠自己获得外部数据来开发复杂的应用。DeFi应用的崛起得益于Chainlink这类预言机网络的出现。预言机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金融数据传输至区块链上。区块链开发者通过预言机网络获得外部数据,并开发出了各种创新的DeFi应用。而这又可以反过来吸引更多用户,比如Avalanche等新区块链集成了预言机网络后应用量激增。
另一个瓶颈是用户体验不够简单流畅。虽然DeFi产品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是却让许多不懂加密技术的用户望而却步。因此,亟需开发简单易用的产品,降低准入门槛,特别是要面向约17亿无法获得传统银行服务的用户敞开大门。DeFi对这类人群的帮助是最大的。
另外,企业和组织也是区块链实现主流应用的关键一环。而它们在面对众多区块链时往往无从做判断,不知道选择哪个方案好。根据2019年的区块链统计数据显示,总共有800多条区块链。不同区块链适合不同类型的交易或垂直领域。比如,一条区块链可能更适合部署DeFi应用,而另一条区块链则性能更高,更适合部署游戏或保险应用。据高德纳咨询公司称,可兼容任何区块链的中间件可能是未来多链生态中的最佳解决方案。
早期采用者将获得竞争优势
虽然DeFi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这个领域正在飞速发展,如果不能及时进入可能会在未来竞争中失利。DeFi是Web3的关键要素,而Web3标志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品牌之间交互模式将发生转变。因此,DeFi蕴藏着惊人的增长潜力。随着主流用户进入DeFi的门槛越来越低,各家企业也不得不迎头赶上,以满足客户的需求。Celsius等金融科技公司也看到了DeFi可以为其用户产生的价值,并已经开始通过预言机网络集成多个DeFi项目以及区块链。甚至更加保守的传统金融机构高管也要开始认识到DeFi对传统金融的潜在威胁,积极拥抱DeFi并从中受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