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跨链桥成刚需 Celer cBridge 如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昨日,去中心化跨链交易协议Multicoin(原Anyswap)在推特上爆发了一场有关“谁是创始人”的争议让跨链桥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回顾今年整个市场的热点,跨链桥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无论是新公链爆发还是Layer2崛起,都到导致资产孤岛的存在,跨链桥成为刚需,再升华一下,跨链桥本质上是流动性跨链的交易所。所以,从这个逻辑出发,你应该能理解其中的投资价值。

其次,如果跨链桥有大型交易所的流量加持,则如虎添翼,就整个BINANCE系而言,目前比较热门的跨链桥除了上述的Multichain,就是另一个资深L2项目Celer推出的cBridge。

作为以太坊上第一个状态通道项目,Celer自2018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二层扩容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目前主要有三款产品:超百万用户的CelerX,Rollup聚合产品layer2.finance,以及如今大热的跨链桥cBridge。

据Cbridge-analytics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3日,cBridge总跨链资金已经超过16亿美元,流动性池TVL超过1亿美元,已支持大多数新公链。

跨链怎么跨?

我们知道,当前用户进行资产跨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中心化交易平台(CEX),将稳定币或是公链底层资产提至目标链,对于新手用户而言,这一操作方式较为简单,但面临着CEX提供的稳定币提现网络有限的问题,大多数仅支持Ethereum、BSC、Tron,少部分近期新增了Solana、Polygon),以及如果提现公链底层资产再兑换,则可能出现价格波动、多次兑换等折损风险。 

Meme项目FLOKI:已销毁5.1万亿枚FLOKI并禁用主要跨链桥:金色财经报道,Meme项目FLOKI发推称,团队已经销毁了5.1万亿枚FLOKI代币,并禁用了主要的FLOKI跨链桥,这是根据Floki DAO的决定实行的举措。[2023/2/10 11:59:37]

第二种则是日益流行的方式,即通过跨链桥传输资产,这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原底层开发团队牵头构建的原生跨链桥,如Arbitrum Bridge、Avalanche Bridge、Optimism Gateway等;第二种是cBridge、Hop Protocol等第三方跨链协议。

与原生跨链桥相比,尤其是采用Optimistic Rollup安全模型的Arbitrum和Optimism,从Layer 2(L2)赎回 资产到Layer 1(L1)时,用户发送交易后,需等待一个挑战期(大约7日),才能最终在L1上执行,这时以cBridge为首的第三方跨链桥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从L2退到L1基本上只需等待5-20分钟。

此外,第三方跨链桥在功能上更具多样性,例如cBridge不仅支持各大公链,如Etheruem、Polygon、Fantom、Avalanche等7条目前主流公链之间的跨链,还提供L2之间,以及L2到除Ethereum之外,与BSC、Fantom等公链间的直接交互。

11月23日,Celer上线了cBridge 2.0主网,它的目标是带来市场上最优的跨链交易体验,包括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流动性深度和更便捷的操作流程,向流动性提供者(LP)提供更高效、易用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向CELR用户和验证人节点提供更优的价值捕获,并向开发者提供广义跨链消息传递功能,未来将支持跨链NFT、跨链DEX等更多应用。

区块链协议Komodo推出集钱包、跨链桥和DEX为一体的产品:金色财经报道,区块链协议Komodo宣布推出一款集钱包、跨链桥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三合一产品,旨在通过任何互联网浏览器访问,并连接60多个区块链,包括Ethereum、Polygon、Avalanche、BNB Chain和Cosmos。

Komodo首席技术官Kadan Stadelmann表示,“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整天都在打开和关闭新标签页,因此钱包和加密体验应该与我们已经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要求用户下载浏览器扩展程序或其他软件来访问他们的资金,加密货币应该像在任何操作系统上从任何设备打开一个新标签一样简单,同时仍然是你自己的资金保管人”。(CoinDesk)[2022/12/1 21:14:25]

cBridge 2.0有何创新?

7月23日,Celer宣布cBridge1.0主网上线,用户可以使用cBridge在Ethereum、Arbitrum、BSC以及Polygon进行高速低成本的跨链和跨层转账,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运行cBridge节点加入cBridge网络以提供跨链跨层流动性,并通过收取手续费获得收益。

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Celer对cBridge v1.0网络做了进一步的升级,启动了cBridge 2.0主网,那么cBridge 2.0与1.0之间又有哪些重大的功能更新呢?

在cBridge 1.0中,系统依赖一个中心化的网关为用户推荐节点,当节点加入网络时,它需向一个网关服务注册各种信息,如费用表和流动性状态,该网关负责持续监控cBridge的节点状态和性能,当用户发送跨链请求时,会被定向到网关,网关根据流动性可用性、历史桥接成功率、费用等评估注册节点,并向用户推荐合适的节点。

StarkNet跨链桥StarkGate已集成Orbiter Finance:7月27日消息,StarkNet跨链桥StarkGate已集成Layer2跨Rollup桥Orbiter Finance,允许用户通过Orbiter Finance将ETH从以太坊、Arbitrum、Optimism、Polygon跨至StarkNet。[2022/7/27 2:41:03]

这面临着节点作恶或是可用性的问题,例如被选中的节点突然消失并拒绝用户请求,用户需等待较长的资金锁定时间才能退出资产,掉线的节点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用户也得不到对等的时间损耗赔偿。

而在cBridge 2.0中,基于状态守卫者网络(State Guardian Network,SGN),无论是在去中心化程度、节点选择、监控以及优化用户体验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SGN是一条特殊的PoS链,它替代了前面的中心化网关,cBridge节点根据其费用偏好、流动性可用性向分布式的SGN注册。用户向SGN查询当前状态以获得估算的交易费用和流动性可用性,如果估算费用可以接受,用户可指定最大费用容忍度,SGN此时会监控并接收交易,根据节点调度规则为交易分配一个或多个注册节点,这个交易分配会被写在SGN链上,而SGN也会继续监控和跟踪该笔交易,直至交易完成。 

在SGN架构下,由于它可以监控跨链交易的全过程,那么它除了承担中心化网关的对用户提供节点建议功能外,还将充当仲裁者,对无法按承诺完成跨链转账任务的节点实施处罚,当cBridge节点向SGN注册时,可在池合约中放置相关联的保证金,基于此,诚实可靠的节点会有很强的意愿去质押保证金以增加他们在桥接过程中被选中的机会,而不可靠的节点则会被赶出系统或是作为优先级较低的选项。 

Cellframe Network与稳定币跨链桥Symbiosis达成合作:6月18日消息,Layer 1网络Cellframe Network宣布与稳定币跨链桥Symbiosis达成合作。通过此次合作,Cellframe Network将可桥接至以太坊、Polygon和其他区块链,从而实现快速、无摩擦的跨链转账和兑换。[2022/6/18 4:36:05]

需要一提的是,cBridge 2.0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允许LP在「自管」和「共管」流动性模型间进行自由选择的跨链架构,那么对于想要提供流动性但不愿运行节点的LP,cBridge 2.0提供了多一个选项,即SGN本身可以作为一个cBridge节点,LP将流动性委托给SGN所运行的这个共管节点,就可以在不运行任何节点的基础上轻松获取跨链手续费收益。 

在这一模型下,共享流动性池合约由于通过SGN的PoS共识管理,转移池子内资金需CELR质押加权多重签名,故只有超过2/3总权益的节点是恶意,资金池才会有风险,而随着cBridge跨链交易处理量与网络价值的增长,任何节点的作恶成本和难度都会成倍增加,故SGN提供了PoS级的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

基于上文描述,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cBridge 2.0的一些变化与优势。 

对于用户而言,引入了SGN的自管和共管模式的cBridge 2.0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深度,能够满足用户更大的单笔跨链交易。

扩展了更多的公链和L2跨链,提供了更优的转账流程,以及支持转账为原生手续费资产,如BSC上的WETH可以直接跨链转为Arbitrum的原生ETH,用来支付Arbitrum的手续费。

LayerZero旗下跨链桥Stargate Finance曾出现漏洞,目前已修复:3月29日消息,区块链互操作性协议LayerZero联合创始人兼CTO/img/202281333857/2.jpg">

但要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可能还是Layer2真正的爆发,并且极有可能先是Optimistic Rollup的爆发,因为兼容EVM,迁移成本更低,但是Optimistic最大的问题也就在于挑战期的存在,从L2到L1需要一周,这对于高资金利用率来说很难接受,所以三方跨链桥提供的即时互换是“刚需中的刚需”,还有什么说的呢,等风来。

天不生Layer2,以太坊万古如长夜。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1:5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