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Facebook公司为代表的科技领域,开始深度的布局元宇宙板块,这意味着这个赛道逐渐成为了风口。从元宇宙本身看,它将现实世界进行了虚拟的复刻,或许这也将是未来网络商业的主要载体,当然它也可以被看做是多维度的、立体化的去中心化互联网世界,并将以NFT(非同质化资产)作为确权工具,以及价值载体。
在元宇宙技术架构中,区块链是最为重要的底层设施,不过现阶段的区块链体系,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在功能上都难以对其进行支撑。以太坊Layer1可扩展瓶颈所导致的链上低效、交易高成本,而围绕以太坊的Layer2是中心化的,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关机造成资产损失。当然,一些新晋且现阶段表现不多的公链比如Solana、Avalanche以及Terra等,虽然目前有着良好的表现,但也并未得到实际的检验。而在功能上,目前看区块链过于透明,且难以支撑传统业务的构建、迁移,难以对传统商业以及元宇宙等板块完好的支持。
从行业的角度看,目前致力于推动区块链世界走向Web3的Meta Space备受关注,它打造了一个通用、支撑功能完善、性能高、易于使用、用户体验好、可扩展的,并且基于 NFT 和元宇宙理论的基础设施,有望解决区块链本身所面临的诸多痛点。
Tezos将于7月10日开启面向亚太地区的黑客松活动TezAsia:6月30日消息,Tezos India与Tezos APAC合作组织了一场黑客马拉松,该活动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来推向市场。名为TezAsia Hackathon的Hackathon将于7月10日开始,覆盖亚太地区(APAC),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8日。
本次黑客松将根据多种主题进行安排,涵盖DeFi、NFT、游戏和电子钱包,并分为DeFi和NFT、游戏和电子钱包两个主题。奖金池共计20万美元,结果将于8月16日公布。[2022/6/30 1:41:46]
Meta Space的Web3网络生态
区块链其实仅仅是元宇宙生态中的一个要素,它能够解决信任问题、效率问题,但是区块链想要深度的融入到元宇宙生态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对现有模型改进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
交易匿名与节点通信安全
传统商业的构建,隐私特性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当传统商业深度嵌合至元宇宙中亦是如此。比如在元宇宙世界某场景中的一笔交易,任何人都能窥得这笔交易的任何信息,并且对付款人的资产掌握的一清二楚。
Eqonex Group推出面向机构的点对点加密借贷市场:区块链服务公司Eqonex Group(原Diginex)推出使用自动协议的点对点加密借贷市场。Eqonex首席风险官兼贷款主管Charlie Beach表示,Eqonex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希望获得比场外交易(OTC)市场更高透明度、但又不相信DeFi协议的机构,因为这些协议受到闪电贷款和黑客攻击。Beach称,机构贷款市场由场外交易部门主导,这些部门在贷款利率方面缺乏透明度。
Eqonex客户无需在平台上预付贷款或持有存款。当贷款匹配时,结算指令会自动发送给贷方以发送本金和向借款人发送抵押品,抵押品由Eqonex的托管人Digivault托管,该托管人已在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 注册。Beach补充说,Eqonex计划提供的大多数贷款可能在100万至500万美元或5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Eqonex计划对平台上的所有贷款进行超额抵押。(CoinDesk)[2021/8/17 22:20:03]
Meta Space在保持现有区块链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一次密钥和环签名技术,设计 了效费比极高和安全性极好的交易匿名和隐私保护方法,并支持零知识证明作为选择 功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隐私保护需求。这意味着,与Meta Space深度结合的元宇宙生态,将能够实现可审查、可溯源且不可篡改的匿名交易,一些金融领域的业务比如偿付能力证明、白名单资产证明、余额范围证明、偿付能力证明等也都能进一步的实现。
富达推出面向机构投资者的数字资产数据分析工具SherlockSM:金融服务公司富达投资周四宣布推出SherlockSM,这是一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数字资产数据和分析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该工具查看来自区块链、开发生态系统、市场和社交媒体的数据。(The Block)[2021/4/30 21:11:53]
区块链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尤为重要,并且这也是网络确认、共识的重要过程。过于透明的节点通信,也将成为传统商业构建在元宇宙中,所面临的困境。
Meta Space进一步构建了一个P2P网络,在底层 P2P 网络节点通信层面,结合现有基于 Tor 的匿名通信网络、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VPN的优点,实现了独创的匿名P2P通信网络,设计实现了节点匿名接入的方法, 并实现了私有加密的通信协议,进一步确保节点间通信难以被追踪和破解。这意味着,在匿名性上,Meta Space既保证了交易的匿名性,又保证了节点通信的安全性,可看做是对区块链功能上的填充,为传统商业的进一步构建打下基础。
加密经纪商Bequant推出面向机构客户的SMA服务:加密经纪商Bequant周四宣布推出单独管理账户(SMA),以便其机构客户可以在一处管理投资策略。(Coindesk)[2020/10/22]
深度的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既涉及到功能,有涉及到性能。比如以太坊因Layer1可扩展性差,进一步造成链上交易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昂。而现有区块链公链功能形态较为固定,比如DAO体系仅支持投票,合约难以定制化,区块链本身难以与链外沟通且支持开发语言单一,链与链之间相互独立。
可以预见的是,元宇宙世界与传统商业深度嵌合后,将会涌入海量用户,用户体量远超现有去中心化世界的用户规模,同样很多场景,需要极速反馈且低延迟。Meta Space首创了种安全高效的双层共识机制,即基于增强 DAG 的 HashNet 共识和基于随机选择函数的拜占庭协商(BA-VRF)共识,保证网络中的高迸发、交易的极速确认。
而在绝大多数场景中,Meta Space都能保证用户的交易、交互体验。DAG除了能够提供速度上的迸发外,其构建的新型数据结构,还实现异步并行的事件共识验证,也进一步的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国民技术:将在硬件产品上面向数字货币应用市场进行推广:国民技术(300077.SZ)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数字货币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据了解,目前数字货币采取了多种技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应用需要,因此预计将会最大限度运用使用者已经具备的设备。 公司认为,基于安全性与国产化,未来数字货币会对硬件产品提出新的要求,公司将努力在硬件产品上,面向数字货币应用市场进行推广。[2020/5/28]
原有区块链体系本身,链与链之间就是相互独立的存在,进一步体现在数据难以互通、资产难以实际流通,当然一些链外设施比如预言机,就不断的保证链上信息源源不断的输送。当然,区块链系统也常常因为预言机信息的准确性,使得链上资产安全面临威胁。
Meta Space独创了MVM智能合约,支持声明式非图灵完备智能合约和面向摩西(Moses) 语言的高级图灵完备智能合约,除了支持现智能合约的所有功能外,该智能合约能够较好的支持链下数据访问 。
Meta Space网络也支持跨链生态,在跨链通信和多链融合层面,Meta Space采用中继链技术将跨链通信和多链融合功能模块作为单独一层 Overlay 来实现,既能够保持跨链操作的独立性,又能够复用 MES 基础链的 各种功能。这意味着,Meta Space既能够保证链上资产的丰富性,又能保证链上与链外的直接通信、交流。而无需通过复杂的链外中间件,进一步与链外信息源进行链接,减少了数据传统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升效率。
Meta Space对于传统商业的构建,也给予了深度的扩展支持,比如在行业应用层面,通过流通支付、数据传输、数据搜索、合约调用等 JSON-RPC 行 业通用接口的开发,支撑上层的各类应用。传统领域的开发者,就能够低门槛的构建、迁移应用或者业务至链上或者元宇宙生态,这也是Meta Space可扩展性最为重要的体现之一。
数据体系
传统互联网世界,中心化平台绝对掌握数据的所有权,并可能进潜在的获利。区块链生态中,通常节点可能会因不断的同步,而储存大量的数据。很显然,数据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利用,用户也没有成为数据的主要受益者。
Meta Space所构建的新的商业生态,或将进一步的为数据构建价值。Meta Space生态内的数据,以将 IPFS 、Storj作为分布式的存储手段,并融合Cloud Service的一些特性,保证数据的分散性、安全性、可溯源性。
随着Meta Space生态内海量DAPP的接入,生态内也将产生大量的用户信息。Meta Space将会构建一个分布式的大型数据库,并构建一个大型的数据交易体系。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数据,进一步的资产化,当一些数据需求方获取数据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须支付给用户相应的费用,并以生态通证MES体现。
数据是构建元宇宙的基础之一,比如AI就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反馈,通过构建一个正向的数据价值体系,Meta Space也将为元宇宙商业的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让元宇宙与现实世界构架深度的价值映射。
目前,在Twitter上有7879个粉丝对其进行了关注,而置顶推特的转帖量达到了6831个,互动量达到了5000左右。
目前,在Meta Space的官方Telegram社群中,成员多达17410个,并且社群内活跃度较高。这说明,Meta Space得到了社区用户的广泛支持,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市场进度上看,目前Meta Space在印度、越南、迪拜等地同步开启MES通证的种子轮融资程序,预计12月初上线二级市场。
深度为元宇宙赋能的Meta Space深度面向Web3,在原有区块链的基础上,对性能进行提升,并对功能进行深度扩展。Meta Space在构建Web3生态,展现出了相当的野望,并有望成为Web3进程的有力推动者之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