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要成为超级计算机;DFINITY愿景定位为互联网计算机。那两者到底有何异同点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介绍。
两者共性:面向开发者的友好型网络
以太坊和其他的公链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友好的开发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开发人员涌入,使以太坊的生态蓬勃发展。可以说,开发者撑起了整个以太坊。
DFINITY也是面向开发者构建的一个网络,它希望有更多的开发者能够用很少的代码进行开发。比如,DFINITY曾经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产品CanCan,就是用少于1000行的代码构建而成的;以太坊上很火的Uniswap,就用500行代码颠覆了一个交易系统,基于区块链新的分布式应用,500?行代码可以代替到几万行代码。
区块链的商业突破不是从C端开始的,而是从开发者开始的。首先要先服务好这些开发者,开发者把他们的创意贡献出来,才可能从分布式应用走到分布式商业,真正走到消费者、用户这一端。从目前区块链发展来看,区块链商业突破与消费互联网的商业路径是截然不同的。消费互联网是消费者驱动网络运行,而区块链是开发者驱动网络运行。
Coinbase Pro 将于今日上线 Goldfinch Protocol (GFI):1月12日消息,Coinbase Pro宣布将上线Goldfinch Protocol (GFI),如果满足流动性条件,交易将于今天晚些时候开始。
据悉,Goldfinch 是由Coinbase 前产品分析主管 Mike Sall 和前高级工程师 Blake West 共同推出的开放贷款市场,利用去中心化的贷款承销流程,提供无抵押贷款的服务。Goldfinch 协议将信贷额度扩展到贷款企业,他们可以从 Goldfinch 池中提取稳定币,然后将资金部署给当地借款人。[2022/1/12 8:42:14]
DFINITY与以太坊都想通过先吸引开发者,创造出便捷高效应用,再以此来吸引用户的参与。
DFINITY基金会:已完成ICP与BTC直接集成的第一阶段:1月10日消息,DFINITY基金会发推称,团队正专注于实现ICP与BTC直接集成,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以解锁BTC上的智能合约。具体而言:
阶段1(已完成):Threshold ECDSA签名(见demo);
阶段2(开发中):BTCICP测试网;
阶段3(开发中):BTCICP完全集成。
官方解释称,Threshold ECDSA之所以是BTC与ICP直接集成的先决条件,是因为为了让这两个网络彼此通信,ICP canister智能合约需要一个ECDSA公钥,并以安全方式签名,以及提交交易到BTC网络。
此前消息,DFINITY关于“ICP与比特币网络集成”的提案于去年9月17日以96.55%的高赞成票率得以通过,ICP将通过应用Chainkey加密技术直接集成比特币网络,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智能合约支持(该智能合约支持原生持有、发送和接受比特币,无需桥接和跨链),以使得比特币交易有更快的最终性和更低的成本。该提案的实施预计还需要数月的时间,团队将定期向社区汇报项目进展。[2022/1/10 8:37:39]
两者区别
DFINITY遭到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将ICP代币作为未注册证券出售:DFINITY在加利福尼亚州遭到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将ICP代币作为未注册证券出售。 加州居民Daniel Ocampo代表2021年5月10日当天或之后购买ICP代币的所有投资者提出了这项法律诉讼。该诉讼将Olaf Carlson-Wee的加密货币对冲基金Polychain Capital、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和DFINITY创始人Dominic Williams列为“控制被告”。
该诉讼称,在ICP创世启动期间提供的469,213,710个ICP代币是“凭空创造”并违反1933年《证券法》出售的。 该诉讼还指出,目前ICP代币供应量的24%被提供给了“控制被告”,Polychain和Andreessen Horowitz占据了他们之间的大部分份额。 (Decrypt)[2021/7/22 1:10:00]
1、从应用结构上讲:
Chainlink及SushiSwap高管加入非营利性组织GoodFi:Chainlink、Aave、Sushiswap以及其他几个加密项目的22位开发人员和高管加入了由分布式分类帐网络Radix创建的非营利组织GoodFi。这家非营利组织希望在2025年之前将1亿人带入到DeFi领域。(cryptoslate)[2021/5/14 22:00:27]
1)以太坊:
以太坊的Dapp是三层架构:上面是智能合约、中间是中间件、最后面是前端。前端和中间件这两个部分,是需要租服务器才能做的,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但其实交互起来还是有难度。
虽然现在ETH2.0炒的很火,一直是市场热点,但归根结底来说它也只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其扩展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单纯提高智能合约的效率,没有考虑用户体验感觉,应用开发出来用户少,那应用可以说价值极小,无法实现正向循环,无法实现应用爆发。
CoinList 中 DFINITY 空投账户余额显示为 10 倍系程序错误:社区用户收到的 CoinList 邮件显示,此前 DFINITY 空投代币余额显示为 10 倍是程序错误造成的,现已更新为正确数量。(链闻)[2021/5/9 21:40:36]
2)Filecoin:
相比起来Filecoin其实更近一步,来解决去中心化的存储问题,严格说静态前端页面也能支持,而且智能合约做好也能运行逻辑。
但是它技术上的路径依靠问题,导致了智能合约的实现无比艰难,要计算工作量所以需要对数据拆分并产出证明,而如果每次处理数据都要解压,那逻辑运行的延迟就会非常高,甚至是几十分钟,显然是不可能用的,因此FIL只能存一些死数据、大文件等等,还是只做了三层中的一层。
3)DFINITY
DFINITY能运行上述三层架构的每一层。代币与操纵代币的智能合约运行在DFINITY上,这里和ETH类似;同时因为DFINITY以软件容器的模式运行,每个容器具备4GB的运行内存,业务的数据库也可以运行在DFINITY上;因为全球数据中心的支持与各种网络内容分发的使用优化,前端页面也完全可以直接运行在DFINITY上;因为上述三层都是与DFINITY网络一体的,更不需要中间件的就可以运行。?
2、从基础设施上讲:
1)以太坊构建的是一个价值的生态,DFINITY让我们看到另外一种可能性,从价值的生态变成一个应用的生态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在以太坊基于智能合约做一些简单的协议,DFINITY可以把你的应用更复杂的一些的资源或者服务集成到链上。
2)DFINITY有一个统一的ICP协议层,所有的应用都是互通的,不单单像我们传统互联网里面是单独的应用,跟其他应用是没有交互的。DFINITY设想用ICP协议以及建立在ICP协议之上的互联网计算机系统,来替代传统的IT架构。
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理解,ICP会将传统的一些架构给打包成现成的服务,让开发者能够省事,直接用现成的轮子即可,不必再痛苦地去自行从头开始构建。尤其涉及到分布式架构中的负载均衡、CDN/DNS等基础服务的配置等,ICP提供了替代物,底层替换为了分布式的计算平台,而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无感的。
在DFINITY,应用也是一个服务者,我的应用不单只服务于我们自己的个人端,同时也为其他的应用提供服务。我们所有的APP或者应用,其实是一个网络。不单单是像以前每个APP前端后端的数据库,可以相互传输数据。这将形成无比强大的,正向循环的网络效应。
3、从网络类型上讲:
1)以太坊网络是资产网络,人人都能够去中心化地在以太坊上发行自己的资产。当然你的资产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取决于实用价值,第二取决于共识。
以太坊愿景是超级计算机,但可以发现从2017年开始以太坊慢慢改变规划,因为其发现超级计算机的概念太过于宏大,所以现在定位更像是资产发行和结算平台,其做了这么多东西,但最终只有金融化的东西留了下来。
2)DFINITY是应用网络,降低开发门槛,开发者可以快速上手,编写代码创造出符合自己想法的应用程序,不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这是DFINITY网络核心的价值,也是DFINITY作为一个互联网计算机最核心的价值。?
像抖音、滴滴、美团等更高频的“传统互联网应用”,由于当前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难以支撑,而未被搬到链上。DFINITY要做的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把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搬到区块链的基础上。
4、从扩容性上讲
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一般存在两种扩容方式:第一种是使区块链本身拥有更高的交易能力,第二种是改变用户与区块链的交互方式。
1)第一种正是ETH2.0正在做的事情:把区块变得更大,让每个区块包含更多交易,这种方案的挑战是:更大的区块更难验证,而且可能会加剧中心化程度。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开发人员可以提高区块链客户端软件的效率,或者使用分片等技术,允许将验证交易的工作“分割”后分配给不同的节点,但就算以太坊用2.0扩容也是有上限的。
2)DFINITY的话,其实由于从设计之初开始就考虑过,所以整个架构搭的非常好。扩容数量是由网络神经决定的,不会受到分片的限制。而且,像DFINITY上面的智能合约,其实是可以去突破一些传统的智能合约部署的限制,可以把前端和后端都部署在一个里面。这样的效率很高,不像以太坊,可能前端要搞一个服务器。
结语
以太坊网络和DFINITY,这两个区块链的网络之间,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这两个加在一起,再加上比特币网络和像波卡这样的一些区块链技术系统,才真正的构造出了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网络,一个完整的加密经济体,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的平行宇宙。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