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区块链司法鉴定”实现“同步存证易”国内首个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成立
日前,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正式成立,这也是国内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特色的司法鉴定中心。据了解,该司法鉴定中心依托国网电商公司所属国网区块链科技公司建设运营,已于近日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获得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资质。
该鉴定中心的成立,旨在加速区块链在能源数字化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探索基于区块链的法律科技服务新模式,打造“区块链法律科技”融合创新系列产品,推动“链数据”赋能我国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主任王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下一步,鉴定中心将发力‘区块链法律科技’产品升级、更多鉴定业务应用拓展、区块链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等三大方向,主动联合公证处、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等机构,共同构建符合区块链技术特性的鉴定业务在线签署、履行形态,打造一体化区块链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探索“区块链+产业”应用示范:4月15日召开的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推动中国长城智能制造(山西)基地、百度云计算中心二期、百信信创基地、国科晋云基地、中电科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区块链+产业”应用示范,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山西新闻网)[2020/4/26]
区块链助司法鉴定实现“同步存证易”
3月28日,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成立暨区块链法律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国内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特色的司法鉴定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动态 | 谷歌趋势:“区块链”搜索热度区域排名印度、进入前三:据Google Trends数据,过去7天的搜索热度中,尼日利亚成为搜索“bitcoin”热度最高的地区。在按区域显示的“bitcoin”搜索热度排行中,前五名依次是:尼日利亚、巴西、南非、奥地利以及瑞士。全球“blockchain”热度最高的5个国家/地区为:韩国、乌克兰、俄罗斯、印度、。[2019/8/25]
据介绍,国家电网公司整合能源区块链建设优势,依托数十项核心授权专利技术和已建成的国内最大能源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国网链”,打造了具备提供司法存证、质量溯源以及多种数据电子物证技术鉴定服务能力的“链e盾、链e签、链e证”等区块链法律科技系列产品,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客户提供权益维护、风险管控隐私防护等法律科技服务。
动态 | 《中国法律评论》专栏讨论“区块链法律问题”:12月5日消息,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主办的《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6期策略专栏,刊出四篇文章讨论“区块链法律问题”。内容包括:数字货币的前世今生、区块链如何监管、区块链治理之现状与思考、数据主权的兴起及其双重属性。[2018/12/5]
以该鉴定中心产品“链e证”为例,“链e证”遵循区块链司法证据规则,为电子证照等提供在线确权,为交易行为提供业务快照,建立主动防御的风险管控模式,为数字资产纠纷化解、权益维护等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服务。
“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是国家电网公司履行央企责任、加快数字化转型在能源数字化治理方面的首次创新实践。”王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现有传统的司法鉴定中心,该鉴定中心在鉴定技术层面引进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逆向工程技术、芯片数据提取技术等鉴定技术,实现了鉴定业务“事后取证难”向“同步存证易”的重大突破和业务升级。
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五大领域、四个条件承载 “区块链改造”: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五大领域、四个条件承载 “区块链改造”。五大领域为:1.金融科技;2.文化娱乐;3.物联网;4.供应链;5.医疗服务。四个标准和条件为:第一,项目具有大量的面对C端用户的群体,而且这些个人用户群体愿意在里面贡献,在里面建设;第二,项目属于模式创新类,像纯粹的技术创新或者硬科技和黑科技不适合区块链改造,是模式创新类适合区块链改造的;第三,所有业务都在线上发生,不涉及到鼠标、水泥,没有那么重的线下的物流之类的一些东西;第四,行业已经被传统巨头垄断或相对垄断。[2018/3/8]
王栋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区块链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可实现将委托人、检材、鉴定过程、鉴定报告等关键业务数据的全程上链,通过进一步强化司法鉴定行为的公开和透明度,有效提升鉴定机构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区块链所蕴含的多方联动可信的信任机制和治理理念从法律科技手段层面推动鉴定流程的科学化、便捷化,实现了法务服务的更公正、更经济、更高效。
“区块链司法鉴定”应用成果已多点落地
在此之前,“区块链司法鉴定”的一些实践成果已在国内多点落地。
3月19日,江苏省司法厅官网发布公告称,江苏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实施“区块链司法鉴定”试点应用。公告显示,截至3月份,江苏省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司法鉴定案件信息、案件办理步骤信息、鉴定意见书信息等检验数据上链,充分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存储、数据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性,切实增强司法鉴定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更早之前的去年1月份,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广州市局四家单位联合通告“广州公法链”建成应用,全市鉴定机构接入“广州公法链”,实行电子司法鉴定意见书对外存、取证服务和管理新模式。
在司法鉴定中,区块链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在电子数据的重要应用上。“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因为区块链技术具备分布式账本,具有多节点共识的防篡改和互信能力,通过密码学还可保护数据隐私。”陀螺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副会长余维仁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区块链对电子证据的作用涵盖四个方面: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后审计、安全防护。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余维仁认为,从证据的可信度考虑,利用区块链的跨链互信机制,在司法节点提前存证,电子证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很小,随时可验证,不但提升了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同时可实现数据存证的权威背书,令电子证据更为可信。
北京尚光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丁飞鹏律师对记者表示,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点,核心是通过多种技术创新融合,实现多方信息共享化、透明化连接,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新信任机制,能够克服电子数据“取证难、易丢失、易伪造”的天然缺陷,可以在司法领域开拓较大应用空间,客观上对互联网信任体系的建立也有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邢?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