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比特币是否正在成为一头“灰犀牛”?

比特币价格接续走高,价格突破了5万美元,更逼近6万美元的门槛,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它是否正在成为一头“灰犀牛”?

作为数字资产,比特币价格走势并不能说明什么

比特币是数字资产,没有什么类似于股票或大宗商品之类的基本面可供分析。其价格从几个美分到几万美元,哪个水平是“合理”的?现如今,如果认为比特币价格过高或许被嘲笑,因为比特币自始就可被视为“泡沫”;如果宣称其将暴跌,便涉嫌扮演市场先知,甚会招致攻伐;如果笃定其将再冲高,自然会收获一众拥趸,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去用脚投票吧……

仅仅基于交易价格来讨论比特币的市场价值、地位甚或其走势,不仅片面,甚或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把资产价格飙高解释为资产泡沫或虚拟性质,同借着价格飙升而大谈特谈其未来价值甚或信仰取向一样,这些说法本身就是某种“泡沫”……

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购买比特币就像进入雷区,存在巨大亏损风险:俄罗斯中央银行第一副行长Sergei Shvetsov在周三接受采访时表达该行对加密货币投资的担忧,并警告投资者可能存在亏损风险。

Shvetsov表示,当地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资金投入他称之为“科技金融金字塔”的替代金融工具,并表示比特币只是此类金字塔计划之一。他表示,许多散户投资者期望从加密货币投资中获得巨大回报,并出售持有的房地产或贷款以投资比特币,尽管他们面临着“巨大”的资金损失风险。

他指出,“当购买比特币时,一个人进入了一个雷区,除了他自己,没有人可以依靠,也没有人可以保护他。”Shvetsov强调,俄罗斯政府对加密货币投资者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你没有必要走在俄罗斯联邦不保护的地方,在那里你的钱只会被拿走,你将无能为力。”

Shvetsov此前曾就加密货币行业发表过类似言论,去年表示俄罗斯银行不承认购买加密货币是一种投资,并呼吁政府和金融中介机构劝阻俄罗斯人购买加密货币。并且正如此前报道,俄罗斯银行也一直拒绝当地银行提供加密服务。(Cointelegraph)[2021/8/12 1:51:10]

从2020年交易市场整体表现来看,比特币呈现出高换手、高波动率的特征,也可用来说明比特币市场正从散户和大户市场转向机构市场的过渡阶段特征,也说明这个市场还远未成熟。从比特币的持有结构和交易结构来看,其距离较为充分与成熟的交易还差得很远……

比特币巨鲸数量在增加的同时巨鲸个体也在变穷:加密市场情报商Glassnode在其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至2016年以来,持有超过1000枚或900万美元比特币的巨鲸数量手持开始增加,但是巨鲸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却下降了。这说明个体巨鲸并没有变得更加富裕,巨鲸的平均财富有所下降。Glassnode增长战略负责人Eichholz表示,巨鲸已经经历年十年的下滑,除非再来一场大牛市,不然巨鲸不会再像曾经那么富裕。(decrypt)[2020/7/1]

资产结构比资产总量更值得关注

作为资产,比特币市场价格是由边际交易价格来标示的。边际交易价格飙升,往往被直接解读为比特币资产总量的价值飙升。如果比特币大多为机构而非个人所持有的话,持有机构的账面资产将因市场交易的价格上涨而大涨,从而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比特币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就会极速放大。

声音 | 观点:随着更多采用和用例出现,山寨币将“迎头赶上”比特币涨势:对于近期山寨币市场出现“升温”现象,JST Capital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Scott Freeman接受采访时表示,“山寨币将继续迎头赶上(比特币涨势)。随着人们意识到这些技术正在被采用,开始解决真正的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果,这些山寨币的价值主张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Crypto Briefing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Han Kao也有类似看法:“过去有一种模式,即比特币的市值占比先是飙升,然后急剧下降…我不认为比特币的价值这次会大量转移到山寨币,但我确实觉得,随着一些项目开始展示清晰的用例和采用,我们可以期待山寨币将重新获得投资者更大的关注。”(BNNBloomberg)[2019/9/21]

去年秋天以来,美国有关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关数字资产的监管政策,诸如银行托管、信用卡联通,等等,可以说,这些措施大大拉抬了比特币的行情。今年二月,特斯拉购入15亿美元的比特币,以及黑石公司或将购入,类似标志性的事件,无疑直接推升了市场情势。

数字货币普涨 比特币站上8600美元:据Bitfinex平台显示,BTC报8679.5美元,涨幅2.5%;ETH报729美元,涨幅6.9%;EOS报14.58美元,涨幅5%;XRP瑞波币报0.727美元,涨幅6.6%;BCH报价为1457.5.48美元,涨幅0.5%。[2018/5/14]

只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买进比特币,那些巨额持有者才会选择有序减持套现。简单说,比特币的价格最终是由巨额持有者的持有存量决定的,并非由现实的边际交易量所决定的。没有足够买盘,就无法唤醒巨量的卖盘。正是因为现实交易量并不大,即便价格不断拉新高,但是存量盘还是耐心满满。

比特币总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无疑激起市场的投资热情,但还不等于满满的市场信心,换言之,这只会诱使少部分的存量抛出套现,不会明显改变持有结构与交易结构。

究竟需要投入多少银行货币,才能实现比特币的全流通?

比特币仿佛是一巨大的“冰盖”,需要一定的“暖·流”才能使其完全融化并流通开去。所谓的“冰盖”是指巨额的比特币存量盘;所谓的“暖”是指交易价格的攀高,所谓的“流”是指银行法币的买盘。起决定作用的是,以银行货币支付的买盘量。买盘够大,存量盘才会渐次套现,价格够高,买盘才会维持住。比特币交易本是一个买方市场,但是,卖方的“耐心”或“团结”才是一个值得玩味与研究的现象……

一定是受到某种共同因素的作用,才使得巨量持有者之间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默契”。根本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变现压力,或许反而存在套现的风险……因此,即便价格一路攀高,也没有出现争相套现离场的局面。在市场交易结构方面,既有的比特币交易体系也更倾向于维系住高频、高换手率、高波动率,而又有限容量的交易局面,因为市场的极速扩容交易往往意味着相应的回缩。

现而今,没有任何一个资产市场呈现出类似于比特币市场交易的状况,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资产交易市场经历了如此剧烈的价格波动和飙升而不出现市场危机的。换言之,比特币资产交易危机只能出现在一个方向上,就是巨额存量的抛盘套现的漫压,一旦出现,根本不会有充足的银行货币接盘。

然而,当价格不断走高,抛压就会持续强化,特别是机构持有者增多后,其将放大高频交易量,增加波动性,这无疑增加了交易市场的脆弱性。缓解这种脆弱性的有效途径在于,扩大比特币的支付功能,诸如以比特币购买特斯拉,以及联通信用卡消费支出等。然而,这只是缓解,亦即起到了部分分流的作用,并非是在源头上有效地加以克服。如果考虑到比特币因价格高企而出现的拆细安排,情况恐将更为复杂……

比特币是否正在成为一头灰犀牛?

如果比特币的巨额存量主体作为永冻冰而不融化的话,那么,边际交易价格高企或剧烈波动所能带来危机损失是局部的,甚或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巨额存量不再是永冻冰,而不断融化、拆细,蔓延与渗透开来,或许迎合了一些中央银行放水扩张的政策暖流,虽不致即刻掀起巨浪,但无疑深化了未来的金融动荡……

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在形容1994年的墨西哥经济危机时说道,“经济危机比你想象中要花更长时间才会到来,然而一旦到来,发生的速度比你想象中快得多。”

说到底,比特币是否正在成为一头灰犀牛?指的是,比特币巨额存量套现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影响,并非是比特币自身存在什么了不得的缺憾。正如郁金香一样,春夏花开似海,年年鲜艳欲滴,它可用不着去理会荷兰人是否愁容满面抑或欢欣鼓舞……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31ms0-0:5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