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不断发展,慈善组织的数量逐年上升,传统公益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低、监管体制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新冠疫情中,传统慈善公益机构在面对严峻的抗疫救灾行动中频频受阻,运转低效、不够公开透明、物资分配不及时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无不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
随着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不断发展,慈善组织的数量逐年上升,传统公益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低、监管体制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新冠疫情中,传统慈善公益机构在面对严峻的抗疫救灾行动中频频受阻,运转低效、不够公开透明、物资分配不及时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无不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
如何保证公益慈善行业透明化发展,重建信任机制,已然成为公益慈善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区块链正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让慈善公益事业真正地暴露在阳光下,营造一个“人人公益、随手公益”的网络环境。
北京朝阳区建立“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预付费监管平台:9月30日,记者从朝阳区金融办获悉,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首落朝阳区。教育培训行业先行先试。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新技术手段,朝阳区率先实现预付费的课程进度结算、消费次数结算、资金冻结解冻等分场景监管,降低了教育培训行业的资金挪用、卷款跑路等风险。(北京商报)[2020/9/30]
事实上,民政部此前就曾发布关于《“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表示:“为推动慈善组织信息统一公开与透明查询,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捐赠、善款追踪、透明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构建防篡改的慈善组织信息查询体系,增强信息发布与搜索服务的权威性、透明度与公众信任度;选定区块链技术方案,完成‘慈善中国’平台新一轮升级改造。”
西城区推“区块链”技术解决企业注销“社会公示”难题: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便捷企业办理市场退出,西城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区块链应用试点工作,针对企业注销场景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示机制,有效解决企业注销过程中“社会公示”难题,进一步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北京青年报)[2020/4/10]
艾鸥科技:信任链造未来
如何让慈善公益机构运转得更加高效,救援物资在分配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公开、透明?这是武汉人王雁南在2020年春节期间思考最多的问题。
2017年,王雁南创立艾鸥科技,这是一家专注于搭建联盟链一站式Bass平台,帮助开发者或企业快速建链,以及为政企提供专业且具有针对性区块链解决方案的企业。
为助力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透明化发展,2020年2月,艾鸥科技联合中企联、中软协等合作伙伴,上线了慈善信息公示平台——善益鸥。
声音 | 药监局党组书记: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加强监管对象的信用治理:药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利信息中心调研时指出,要用新平台构建新格局,对监管部门要用智慧监管平台打通各环节的信息壁垒,对产品要用追溯平台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起来。要用新技术提升新效能,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探索对生产企业的“非现场监管”,通过 “以网治网”加强对网售“两品一械”的监管,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加强监管对象的信用治理。(第一财经)[2020/1/9]
如果有用户或企业希望往某个机构捐助一批物资或资金,在善益鸥平台上详细登记,就能看到捐赠详情、物资接收、物资落实等全部流程,所有信息公开透明,任何人不能篡改,保证善款物资精准的被派发到疫区。
目前,通过平台上链公示的捐赠次数超过10万余次,捐赠物品已过3千万件,累计善款更是高达9.5亿多元,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捐赠物资的来源与发放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公示。
动态 | 近90天“区块链”搜索指数整体同比下降82%:据百度指数数据,近90天“区块链”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为4623,整体同比下降82%,环比下降19%;近90天“比特币”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为17224,整体同比下降63%,整体环比下降33%;近90天“以太坊”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为3742,整体同比下降34%,整体环比下降18%。[2019/5/2]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公共账本,将所有捐款情况都记录在这个账本上,就可以把捐赠者和受助人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所有人能够查询到捐赠物资的流向。比如,一笔资金是什么时候由谁捐赠的,这笔钱又用到了什么地方,受助人的信息是什么?这些都是可追溯的。”艾鸥科技创始人王雁南向《链新》表示。
王雁南认为,难篡改和可溯源是慈善捐助公示环节中的关键。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慈善公益事业增加透明度,解决此次疫情防控中部分慈善机构运转低效、不够公开透明、物资分配不及时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切实保障救援物资和资金落到实处。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慧科陈滢: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区块链思维”: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今天的区块链教育创新论坛暨“区块链+”学程发布会上,慧科集团合伙人、集团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指出,区块链处于风口中的风口,当前区块链人才在技能要求、薪资岗位、岗位成长要求都很高,而人才的供需比为0.15,处于继续的状态。成为区块链专家,要对区块链历史、理论、技术、系统、工具、应用拥有全面的把控,领域教育要针对市场培养人才,教育核心是建立区块链思维。[2018/4/21]
“传统的慈善公益项目都是由中心化机构运行,所有善款的往来记录都掌握在某一家机构,这导致了信息的封闭。区块链上的信息对网络公开,有授权的人员可以随时查阅每一笔捐赠的来源以及去向;同时只有该网络中超过51%的节点共同作恶才能篡改相关数据,因此有效避免了慈善公益事业中假账的问题。”王雁南向《链新》表示。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使用,还可以解决传统慈善项目中复杂的流程和暗箱操作等问题。”王雁南介绍,智能合约的所有条款和执行过程是提前制定好的,并在计算机的绝对控制下进行,部署之后的合约不可修改,任何一方都不能干预合约的执行。“智能合约可以高效实时地更新捐赠信息,可以准确执行每一笔善款的支出。”
善益鸥慈善信息公示平台因新冠疫情而生,但不会随着疫情消除而逝。王雁南向《链新》表示,目前艾鸥科技正在积极与各地政府和机构沟通合作,推动公益慈善行业透明化发展。
复杂美:让“好人能有好报”
“慈善体系在社会爱心传递和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在疫情这种紧急时期,我们更应该让慈善回归阳光,让好心能得好报。”复杂美产品运营负责人王继尧向《链新》表示。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从2020年1月25日开始,在CEO吴思进带领下,用时一周开发出了区块链慈善登记平台“33慈善平台”,用于信息的发布、登记和存证,各需求方以自己名义在链上发布需求。相比原本打电话确认需求方的身份地址等,区块链上,医院可通过身份认证机构申请CA证书获得签名,让大家清晰了解院方的确切需求,避免错捐,同时CA证书也可匹配各供给方、物流方,让整个捐赠流程公开透明。
王继尧向《链新》表示,通过以上的流程,解决了原来的多个痛点:各方身份实现确认,有多次历史数据可验证;物资标准化并自由匹配,价格可控,资源配置更合理;资金方最后支付完成订单,对各方实现有效监督;物流及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后期经资助方或授权方在链上同意可转分配或转捐赠。此外,患者或家属验收后在链上确认,还可以进行评价。
“区块链不是万能的,无法辨别上链前数据的真实性,而链上信息一经上链,无法删除或篡改。因此,希望每个人都能自觉自主将真实信息上链,不要玷污了全社会的爱心。”王继尧向《链新》表示,“目前33慈善平台仅能做到用户自主或根据权威公告来源登记捐赠方、志愿者数据,但这是慈善透明迈出的第一步。”
王继尧表示,希望通过平台存证功能,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协会、慈善机构参与捐赠,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后期复杂美将积极探索与医疗、慈善等机构的合作,让区块链技术在各类公益场景中得到实际应用,如献血、医疗救助等信息登记,善款溯源与捐赠回馈等,改善慈善行业现状。
近日,33复杂美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四川达州高新区政府研发了“慈善捐赠管理溯源平台”,达州市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内已设置专门的智慧展示屏展示慈善捐赠信息。
据了解,达州高新区政府的政务大厅将采用智慧展示屏模式,让用户更清晰直观的查看到捐赠信息,数据均由平台用户实名上传以及公开信息收录,引入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时代技术,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社会“智治”号召。
王继尧认为,此次疫情或许会成为区块链“攻克”公益慈善领域的一个契机。在“慈善捐赠管理溯源平台”的进一步推广下,未来慈善捐赠中公信力不足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公益慈善将更加公开透明。
王继尧畅想的未来是:“慈善平台也将成为个人征信的重要工具,如市民贡献度、志愿者积分、献血证明等各个场景,皆可以实现上链。”
作者|?冯铭
编辑|尹岳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