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浙商银行联合浙江大学发布银行业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12月23日,浙商银行、易企银科技联合浙江大学、趣链科技、之江实验室共同发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共同为“浙江大学-浙商银行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据悉,这份银行业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聚焦于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创新应用,梳理银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用场景中的创新实践案例,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业务标准以及应用标准,为后续业内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以及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落地提供了借鉴。

“近年来,浙商银行、易企银科技持续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助力实体经济中发挥了很大成效。《白皮书》是这一实践成效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在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金融行业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和借鉴意义。”《白皮书》指导组成员、浙商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杨国正说。

浙商银行区块链平台通过工信部电子标准院所有功能测试:11月19日,记者获悉,浙商银行区块链平台近日完成与国产操作系统、服务器、云平台等软硬件的全面适配,并成为全国业内首个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专项测试全部用例的机构。据悉,浙商银行区块链平台已分别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华为泰山服务器、华为云鲲鹏云完成了产品兼容性测试,并获得相应认证证书。同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基于《区块链参考架构》标准对该行区块链平台进行了功能测试,浙商银行区块链平台成为首个通过所有99个功能测试用例的机构。(证券时报网)[2020/11/19 21:22:01]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

区块链技术颇具应用潜力

当前,区块链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其应用已延伸至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不断策动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跃迁,这其中,金融机构一直走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前列。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加快区块链技术场景创新应用:浙商银行南昌分行近日结合应收款链平台服务,通过创新融资租赁业务模式,为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理“银租通”业务,投放融资资金2.5亿元,为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银租通”业务是浙商银行重点打造的平台化特色场景应用,企业通过区块链平台,将支付的租金签发为区块链应收款,既可支付亦可融资,可以有效地将存量固定资产转化为流动性支付及融资工具,而且融资成本低于传统的融资租赁业务,最长融资期限可达三年,可以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中国江西网)[2020/3/20]

《白皮书》中,列举了工商银行征拆迁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招商银行产业互联网协作平台、金融壹账通跨境贸易服务网络等典型案例,主要在资金管理、跨境贸易等领域。

供应链金融领域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创造了巨大空间。它高度契合多方参与的业务特性,可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息的“存”“证”难题,高效融合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应用价值和潜力巨大。

声音 | 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目前已累计为2113户企业盘活应收账款1647亿元: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目前已累计为2113户企业盘活应收账款1647亿元。“这个应收款链平台主要是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智能合约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来解决应收账款登记、确权等难题,把应收账款改造成为区块链债权流转工具,从而助力融资畅通。”(新华网)[2019/11/26]

当前许多企业采用赊销结算,上下游间的大量应收款躺在账上难以流动,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的金融需求巨大。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使用应收账款保理、质押等融资方式,面临信息不对称、信用多层难以穿透、线下操作繁琐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利用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安全性的技术特征,可实现资产上链、去中心化份额登记、业务规则智能化管理等,真正打通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壁垒,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应收账款确权困难、物资管理困难、可融资主体范围窄、融资工具流转难等痛点,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声音 | 浙商银行行长:区块链有利于提升大宗商品的供应链金融能力:据人民邮电报消息,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表示,在传统的油品贸易过程中,往往存在过户手续复杂、规模难做大、融资和内外贸缺乏联动、大额交易缺少金融服务、交易模式缺乏创新活力等问题。而借助区块链的独立性、无因性、文义性等特征开发的油品交易平台,不仅能够为不易变质的大宗商品、季节性商品提供高效安全的质押融资、交易流通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核心企业形成稳定的销售体系和客群,提升大宗商品的供应链金融能力。[2018/10/25]

如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可以将企业供应链中沉淀的应收账款改造成为高效、安全的线上化“区块链应收款”加以盘活。通过它,核心企业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可以在供应链商圈内流转,实现圈内“无资金”交易,从而减少外部资金需求,构建更健康的供应链生态。中小企业收到“区块链应收款”,不仅可用于对外支付,还可随时转让给银行进行融资变现。

七大应用场景

构成供应链金融服务完整拼图

《白皮书》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章节,详细剖析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的应收账款确权困难、质物管理困难、可融资主体范围窄、融资工具流转难等痛点;对症下药采用资产“上链”、去中心化份额登记、业务规则智能化管理等方式打通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壁垒,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面临的难题。

在详解应收款链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应收账款盘活流通的基础上,《白皮书》重点梳理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存货融资、设备租赁等七个应用场景中的创新实践案例。

譬如针对存货融资中最常见的仓单业务,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安全性和透明性问题,提高仓单流通效率、降低票据造假风险。2018年,浙商银行为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搭建了油品交易区块链仓单通平台,运用区块连技术记录仓单签发、转让、支付、融资、提货等各节点和状态,并分别与浙油中心平台和仓储监管方对接,实现对平台签发仓单的全生命周期管控。该方案提升了仓储监管企业价值,激活了存货人库存,扩大了市场销售规模。

又如针对核心企业和下游经销商在销售时采用现款现货或短期赊销结算方式,将区块链技术加载于分销场景中,可以满足中小经销商“小额、高频、短期”的融资需求,同时帮助核心企业扩大销售。在医药流通行业,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为瑞康医药搭建了分销通平台,通过对其销售回款进行封闭管理和智能风控,实现对下游经销商的全线上化融资,进而为其提供融资、结算、资金管理等一揽子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譬如针对存货融资中最常见的仓单业务,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安全性和透明性问题,提高仓单流通效率、降低票据造假风险。2018年,浙商银行为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搭建了油品交易区块链仓单通平台,运用区块连技术记录仓单签发、转让、支付、融资、提货等各节点和状态,并分别与浙油中心平台和仓储监管方对接,实现对平台签发仓单的全生命周期管控。该方案提升了仓储监管企业价值,激活了存货人库存,扩大了市场销售规模。

近年来,浙商银行、易企银科技联合浙江大学、趣链科技、之江实验室等,在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开展了系列合作探索,就关键技术、理论研究、技术标准等方面加强联合攻关,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转化落地,接连推出了服务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收款链平台、银租联动、订单通、仓单通、分期通、分销通、存货通等产品,并对电力、医药、粮食等行业头部企业进行了技术产品和金融科技服务的有效输出。

“这些围绕特定生产经营场景提供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将构成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的完整拼图,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白皮书》指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1: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