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0Web3大会在上海开幕。围绕“促进运转良好的、用户友好的Web3.0网络”这一号召,吸引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参与其中,通过思想的碰撞,共同实现大会的愿景“创造一个新的去中心化互联网,让每个用户掌握自己的数据、身份和命运”。会上万向区块链执行总裁王允臻以“分布式认知赋能的Web3.0智能城市”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认为目前的智慧城市,还仅是功能机的阶段,没有太多的交互空间,另外,也没有办法随着时间和用户的需求,和城市管理者的需求一同演进。因此,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下面三个层面:
数据
多元化用户资源的发现和管理
交互的多应用场景的融通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的主题是分布式认知赋能的Web3.0智能城市,Web3.0下面的智能城市应该有哪些特色呢?
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抖音,TikTok,今天我想邀请大家想象一个不那么好的TikTok,我们叫做TokTik,它可能有点像油管,里面是要通过搜索才能获得你要的内容,而不是通过主动的推送,主动对体的了解、机器学习形成的积累。这样你们想象一下TokTik的体验和TikTok的区别,我们的起点是想象一个更加不那么交互的TokTok,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想象一个更加交互、更加好用的、更加主动的、更加智能的一个智慧城市。这样以来,假如说大家设了一个期待,大家希望自己的城市环境能够更加互动、更加智能,而且更加能调动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且促进这些资源的交互,主动的给你提供各种各样享受这个城市的机会,这是不是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然后我们可以来看看今天的智慧城市有没有做到这一点。
万向区块链肖风:数字经济中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Token或是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的最佳解决方案:2月12日消息,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肖风近期在新跃社科大学 DBAC 论坛主题演讲时发言表示,数字经济会造就一个虚拟资产或者叫数字资产这样的一个市场体系。而且未来 20 年或者 30 年后可能会和现在的股票市场一样具有同样的规模,也具有同样的价值。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价值规律,这造成了目前全球互联网平台造成垄断的现象。同时,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路径当中,使用权显得比所有权更重要,区块链时代把这个使用权的新价值规律发挥到了极致,而 Token 在数字经济中即代表了使用权。
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帮助我们从数字化的产品和数字化的服务当中,把使用权单独的抽取出来。其个人认为 Token 可能是反对互联网平台垄断的最佳解决方案。[2023/2/12 12:01:41]
智慧城市的体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简单的打一个比方,今天推出的所谓智慧城市,有点像功能机,功能机在06年、07年的时候,智能手机没有推出之前,像我曾经在英飞宁工作过,它主要的业务是围绕智能手机,里面并不是没有创新,但是它的创新是功能性的,本身你买这个手机的时候带来的什么样的功能就是什么样的功能,以后不会改了。后来这个手机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就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你买的时候是打了一个包,它有非常强的硬件处理和存储的能力,提供了硬件资源。另一方面,智能手机通过操作系统给你提供了大量软件资源可以调用。所以你买来这个智能手机的时候,它只有最起码的功能。但是两天以后,你们智能手机的功能就会非常丰富,而且高度个性化。
目前的智慧城市,可以说还是功能机的阶段,大家没有太多的交互空间,另外,它没有办法随着时间和用户的需求,和城市管理者的需求一同演进,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在Web3.0这边来讨论智慧城市这个话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区块链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必要条件: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央银行货币的安全性、可控匿名性、交易即结算以及双离线支付等优点,会吸引老百姓使用。而区块链技术既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他认为,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和安全性,都不足以支撑数字人民币这样体量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中国经营报)[2020/11/28 22:23:41]
第一个是数据,数据的更进一步的调用,而且这个数据是城市的数据,包括城市交通的数据、城市资源的数据,还包括大量的用户数据。但谈到这个数据,假如我们没有一种方式能够非常有效的管理个人的数据、保护隐私,没有这些连起点都做不到,从0到1都没有办法做到。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认为在区块链基础上的DID技术加上隐私计算。隐私计算保护数据,DID技术允许你在挖掘这个数据价值的过程当中持续的保护数据,形成个人的数据资产。
第二个是多元化用户资源的发现和管理,这是在个人数据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来多元化对用户的资源进行梳理。资源不单纯是金钱的资源,时间、能力、数据,这些本身都是资源。还有什么资源呢?注意力,现在越来越多的Web2.0,实际上所获取的资源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而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对于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注意力绝不是说你盯着一个屏的时候才会有,这是局限,而不是它的整个潜力的展现。对注意力的分析和关注,它的成败是智慧城市有效的服务于不管是居民还是城市管理者的一个关键。
第三个是分布式个性化社区,对个人的数据在隐私保护下有了梳理,对于个人掌握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在城市互动当中提供什么样的资源有了掌握之后,就可以自组织社区,你可以发现跟你有共同爱好的人,跟你有共同需求的人,或者跟你爱好需求不同但是可以合作的人。这样的话可以组成若干个分布式自组织社区,你不需要拿一张会员卡,但它是一个灵活的自适配的,是一个自如的社区。
声音 | 万向区块链副总经理:2021年会迎来一波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爆发:金色财经报道,万向区块链副总经理杜宇表示,区块链作为开源技术其实技术壁垒并不高,首先得基于对产业、行业的理解,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新思维方式,把新理念、新商业模式和实际产业相结合是最重要的。他表示,“现在很多应用场景可能并不需要区块链,很多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离区块链大规模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国家层面的重视会加速这个进程,拐点会更快到来。我个人感觉可能在2021年会真正迎来一波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爆发。”[2019/12/3]
总之,我们从Web2.0和Web3.0,现在Web2.0大家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可以用大众点评,可以用携程,跟城市交互的时候可以用滴滴,滴滴对你的了解就是作为你的出行的需要的了解和偏好的了解。大众点评可能是对你的餐饮的了解,饿了么是对你在家里面点餐的了解,所有这些都是碎片化的。进入Web3.0时代,在更高的颗粒度上面来梳理个体用户的需求、偏好,在折中情况下就可以形成一个跨平台的用户画像。而有了跨平台的用户画像可以做什么呢?第一,有更丰富直观的资源推送,可以把看上去不同的需求关联起来,帮你来发现。还记得我一开始举的那个例子,就是TokTik和油管的差别,TokTik是发现了以后主动推送,你只要滑动选取就可以,而你滑动选取当中给予平台的是注意力,它获得你们的注意力资源之后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对你的理解,可以在上面建构他自己的商业模式。
线上线下的无缝协同,这个目前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大多数的都是在线上,线下的协同基本上要通过快递小哥,通过人力资源。在未来的城市设施当中,随着物联网的普遍部署和物联网管理上链,这样就允许你线上和线下的协同,到了下一个层次,你不但是和城市里面的人、服务提供者来协同,同时你可以跟城市的基础设施来协同,你跟城市各种各样的资源来协同。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万向区块链首席技术官:区块链最大的难点不是技术: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新金融100人主题论坛上,万向区块链首席技术官罗荣阁表示,区块链最大的难点是在如何找到刚需的应用场景,而不是技术,因为技术总会能找到方法来解决。[2018/4/27]
第三,多应用场景的融通,一切都是交互的。举个例子,比如大家现在要出行,比如你家里面住的比较远,很可能一个通勤任务你需要打开3个APP,分别来发起,而且这3个APP的发起彼此之间是断裂的,所以没有办法保证衔接。比如你要先拿出手机来打开共享单车,你先要到地铁站去,到了地铁站还有一个APP,从地铁站出来之后离家还比较远,所以你要打一个的,这样你又要把滴滴打开。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围绕着跨平台的数据互动,我们可以发起一个诉求,其实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某一个时间从点A到点B,但是目前的做法是要打开若干个Web2.0的平台,这是非常不方便和低效的。对于城市治理方来说,所有这些各个隔离的平台,也没有办法比如对城市的碳足迹、对交通的堵塞,形成更好的管理。像这里面有很多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形成一个跨平台的互动,这样的话你只要表述你自己的需求,你要从点A到点B,就会有一个传播的代理人,你城市生活的代理人,会代表你去逐个在不同的Web2.0接口发起你的这些诉求,这些诉求会根据时间连起来,包括在适当的时间帮你去预约一辆网约车或者是帮你保留一辆共享单车,这样的话你开始使用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所有这些东西。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例子,来表述一下跨平台和我们今天的用户体验有何不同。
真正的智慧城市本源是以人为本,重新发现城市里的丰富的资源,就是时间、金钱、技能、数据。这些资源不但能够发现更多的商机和提供更多的用户体验,而对于整个城市,让城市的社区变得更加互动、更加友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对于未来低碳行业当中,让大家更加有效的通过行为上的调整提供激励机制,让大家采取低碳的消费方式,这些都是非常关键和有价值的。所以城市治理与激励,它的关键是发现资源、交换资源、组织资源。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万向区块链首席技术官:不要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在新金融100人主题论坛上,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新金融100人主题论坛上,万向区块链首席技术官罗荣阁表示,在金融保险行业,区块链技术并不是刚需,区块链技术只是锦上添花的存在,不要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2018/4/27]
大家可能都看过郝景芳的著名小说《折叠城市》,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自如城市,自如城市在跨平台的用户画像基础上能够做到的一点,就是你和跟你志同道合的有类似需求的,或者有资源交换可能性的这些人,你可以自主成为社区,可以通过共同的爱好形成在用户画像基础上更精准的推送,从而让直观的跟城市的交互成为可能。
举一个例子,大家假如在北美生活过的话,特别是在美国,你在决定在什么地方租房子,在哪条街上住,你会提前去看一看这个地方的环境怎么样,就是步行指数,来衡量你这个街区服务过么方便,有多少餐馆,餐馆是不是不错,有多少有意思的小商店。这样来形成一个7.6、9.2的标准,但这种作法非常粗放,如果以自如城市的眼光出发,是根据这个跨平台的用户画像,在隐私保护情况下,对大家的需求和偏好形成梳理。同样一条街,可能大家有人喜欢五康路,有人喜欢湖南路,我在有限的时间如何跟这个城市更好的互动?举一个例子,所以对于你来说,你看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它是一个自如的环境,不管城市之间有什么差异,你既然住在这个城市,你会在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你会在当中找到让自己自由自在让自己快乐的一个虚拟的社区,这个虚拟的社区又和物理的存在能够紧密关联起来。
这里边有两个例子,现在所谓的智慧城市的发展的形态,一个是迪拜,一个是韩国的松岛,韩国的松岛已经建了很多年了,总体来讲是一个大的房地产开发机构和思科合作的,是以思科的产品和整个技术平台为原本,这样以来就有很多局限。里面有社会的性能,就像一个功能机一样,它有这个功能,但是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建的时候怎么样基本上就是怎么样。迪拜比它更加平台化,但迪拜的做法是把这个城市开放出来,由这个技术公司来落地他们的产品解决方案,这个比松岛近了一步,可是依然面临几个问题:第一,城市发展和技术演变之间是有断层的,城市几十年不会有特别本质的变化,小修小补,但是技术可能3-5年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演进,这两个不匹配。今天的先进技术明天的就不先进了,这怎么办?第二个,中心化的智能城市从上而下的架构设计,再好的顶层设计随着技术的演变,可能5年、7年、10年就过时了。所以这样的话这个城市就很难跟上,因为顶层设计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的顶层设计永远落后于设计的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更不可能体现任何前瞻性的架构,所以这是很大的问题。第三个,对这个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对城市机构化,对各种各样服务设施的管理形成了若干的数据孤岛,管理起来很困难,属于城市的不同部门,有的是企业,有的是政府的管理部门,这些数据孤岛无法打通。第四个,股东利益分散,这个跟投资界没直接关系,居民的利益是分散的,很难有一种方式把他整合起来,在经济学家叫做diffusedinterest,很难有一种形式能够组织自己的interest,来和规划者,来和政府的管理方博弈,来进行互动的、良性的博弈,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些都是所谓的功能型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
分布式智能城市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前面我的介绍已经表达出了一些端倪,就是你要通过跨平台的用户画像,通过Web3.0技术,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形成一个庞大的跨平台用户画像的群,在这个基础上搭建一个事实上的操作系统,就像一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样。这是一个本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回到前面一页,可以通过你的用户画像、通过你的交互形式,来组织本地居民的stakeholderinterest,它可以打通数据孤岛,它可以避免顶层设计,可以做增益性的、分布式的城市的架构发展,可以不断的由技术演进,可以通过跨平台的用户画像、跨平台的数据、基础设施,来让城市和设施跟技术发展的趋势能够同步。
四大关键支撑技术是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和知识图谱。前面讲过前三大,我稍微讲一下关于知识图谱,如果有了,通过隐私计算保护了大家隐私数据,才能资产化、才能大家有了城市数据钱包。区块链保障了价值交换,你在可信的数据资产上面如何来进行价值交换?如何通过智能合约搭建资源的调用和价值的交换?物联网是把城市基础设施,把这个硬件连到你交换的大体系当中来。知识图谱做什么呢?知识图谱是对你这当中不管是设施的数据还是个人的数据,进行梳理。所以这些知识图谱会进一步来发觉价值,来完善这里面价值的体现。
这是图表的方式分布式智能城市的架构,不适合顶层设计相关的。事实上,我们展望的未来分布式智能城市形态是一个庞大的操作系统,这是符合软件发展趋势的。我前天在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演讲当中提到,我们看到工业传播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软件下沉,沉淀到软件基础设施当中去,而APP应用层面逐渐的只是解决调用和价值交换的问题。大家是Web3.0的社区成员,应该很了解APP,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们认为未来的城市跟城市的交互,不再是一个重资产的平台和管道,而是通过APP来调用各种管道的资源和各种管道的数据。
最后总结一下,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区块链关联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5G,这些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线下交流。
几个关健词,第一个,我们认为APP和跨平台的用户画像这个资源库的形成,是建立城市操作系统的基础,这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平台化。第二,我们这个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是城市越来越透明,给我们提供的价值和资源是透明的,我们获取这些资源的方式,在上面建立的商业模式也是透明的。所以这样给我们带来一个真正有趣的未来。
最后我的结束语,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凯文凯利有一本书叫做《Whattechnologywants》——技术想要什么,他这里面一个新颖的观点,他把技术看作一个自然界存在的生物体,他有自己的头脑,他也有自己的想象和自己的需要,它的需要是什么?非常建议大家去看一下这本书,简要来说,对我印象最深得是两点:第一,既然是一个生命体,新技术,包括区块链,包括各种分布式技术,它要不断的复制自己,任何形式限制复制自己的话,最后一定会被颠覆。目前我们看到的重资产的智慧城市的设施软件,重资产对智慧城市的管理方式,我们相信最终会被突破,会被更有利于基因传布的来突破。第二个我印象深刻的是neutrality,为什么技术发展这么快,大家今天看到一些技术觉得匪夷所思,大家习惯了以后,一旦技术进入某个场景中,很快的几个月以后大家就视之为当然,回顾一下,当然它应该是这样,技术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也会进一步演变,让你越来越视之为当然,他的演变方向也是根据你的应用模式如何在自如状态下演进。这个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自如、当然这种状态就是分布式精神状态,技术也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