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狄刚: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累计交易额 2056 亿元,50 家银行已注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截至2020年10月中旬,数研所自主研发的「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自2018年9月4日在深圳试点运行以来,平台累计注册银行50家,累计交易金额2056亿元。狄刚介绍,企业录入交易信息后,信息将无法篡改,银行可以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央行贸金平台发挥中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特点,利用区块链提供的对等性互联、包容性对接、可控性共享三大能力,进一步厘清数据的权属关系,降低数据获取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部委之间「总对总」的数据共享。此外,狄刚还表示未来「希望能联合工信部相关兄弟单位,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共同制定金融区块链国际,国内标准;推进金融区块链产业应用创新;金融区块链测试和认证;金融区块链交流平台;金融区块链科普;金融区块链人才培养。同时也希望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加入央行金融区块链共建生态」。

声音 | 狄刚: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集中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据新华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集中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票据有很好的适应场景。因其特点较匹配区块链,参与方较多、流程较长、链条较长等,区块链可实现信任传递和信息穿透,提高协作效率,减少风险欺诈隐患。[2018/10/12]

声音 | 狄刚:区块链未来发展的七点展望: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10月10日举行的2018可信区块链峰会上,对区块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七点展望:

1.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体经济服务才是其本源;

2.在参考借鉴技术创新的同时要考虑监管平衡;

3.对于区块链的安全,应该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认证测评体系;

4.少谈颠覆,应脚踏实地在传统技术架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技术继承式地发展;

5.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解决资产上链问题,构建新形态的O2O(on-chain to off-chain)机制体系;

6.区块链应通过渐进式发展,从小而美的闭环场景入手,“聚小成多”逐步走向全开放场景;

7.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与变革机会。[2018/10/10]

声音 | 狄刚:区块链牺牲效率 应用须看场景:在7月7日于青岛举行主题为“探寻开放与监管新范式”的“2018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出席“科技金融始建于规范”讨论环节并发表演讲。谈到科技金融发展遇到的问题时,狄刚表示,没有一个完全正作用的技术,能解决包治百病的。技术它本身是中性的,是为业务需求服务的,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金融科技而金融科技,既不要神话它,也要泛化它。要认识到技术也是此消彼涨的,区块链是牺牲冗余、牺牲效率,牺牲一块换取另外一块,没有天上掉馅儿饼的事。要看看场景到底适不适合它,吃这个药的时候,看一下能不能适应得了,而不是为了赶技术时髦而上。[2018/7/7]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0ms0-0:55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