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币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墨菲,有些行情,遇到了就无法放手,有些交易,平仓了就不必回首,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期待都已兑现,最浪漫的事就是刚好遇到你,而恰巧我又读懂了趋势,你用沉默来回避我,而我用实力来成全你,只愿与君像旧时老友,春来赏花秋浓煮酒。
由于通货膨胀的担忧,比特币倒今年年底或许将达到20000美元,但不幸的是,现在来看这种情况可能不太会马上发生了。
对世界领先的加密货币比特币而言,美联储制定美国货币政策的新方法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上午对通货膨胀采取了更为宽松的立场,这令避险牛市的人士感到惊讶。他承诺,在一段时间内,会将利率维持在2%的平均水平,但也承诺如果利率过高将采取行动。
一巨鲸8小时前从Wintermute Trading又购买了4860亿枚PEPE:金色财经报道,据Lookonchain监测,一巨鲸8小时前从Wintermute Trading又购买了4860亿枚PEPE (约合60.4万美元)。过去3天,该巨鲸总共购买了 1.29万亿枚PEPE (约合161万美元)。[2023/8/11 16:19:54]
文/原创/公众号墨菲言币
比特币交易者曾期望更多——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指出一段时期内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但许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即美联储的首要目标——2%的通胀率,总是实现不了。自从美国中央银行在2012年推出这一政策以来,通胀率的平均涨幅仅为1.4%。
比特币链上7日移动平均交易笔数创历史新高:金色财经报道,比特币链上7日移动平均交易笔数达约40.8万笔,创历史新高,Glassnode统计的该数字为约42.6万。交易笔数的攀升来源于Ordinals,目前比特币网络上已有超240万Ordinals,交易的总费用超213枚比特币。[2023/4/30 14:36:04]
这也是美联储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通胀,而那场经济危机最终未能推高通胀率。现在,即使美国中央银行已经准备好承受更高的通胀压力,它也没有提供关于是否会继续其资产购买计划以支持经济的线索。
报告:预计到2025年比特币采用率将增长50%:金色财经报道,根据最新报告,未来三年,商家对比特币的采用预计将增加50%。这一结果来自Ripple和Faster Payment Council进行的一项调查,涉及45个国家的300家支付领导者。
该报告指出,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昂贵支付系统的替代方案。加密行业的交易量显著增长,仅在2023年,美国就有超过550万加密支付用户。
加密支付的前四大用例包括汇款、跨境B2B支付、银行卡支付和数字支付。其中汇款占了很大一部分,外国工人在向家人汇款时采用加密货币,以避免高昂的交易费用。
此外,PayPal和Stripe越来越多地采用比特币支付也大大促进了采用。除了比特币,USDT和USDC等稳定币由于其低波动性而得到了广泛采用。报告指出,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成本比传统支付方式低80%。(Bitcoinist)[2023/3/6 12:44:00]
跷跷板行情
比特币从今年3月到现在上涨了200%以上,这仅仅是因为美联储的积极措施和较低的利率。尽管美国中央银行承认,它把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但对其债券购买的质疑,已经阻碍了比特币的牛市行情。原本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这场牛市可能将把比特币价格在2020年推高至2万美元。在鲍威尔周四上午的讲话中,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在美联储主席承诺提高通胀后,比特币在几分钟内上涨2.86%,至近1.16万美元。但在鲍威尔决定对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采取行动后,加密货币下跌了4.08%,至11220美元。
文/原创/公众号墨菲言币
在鲍威尔发表主题演讲期间,像比特币一样的避险资产,黄金,也出现了类似的跷跷板走势,贵金属先是小幅走高,单随后又阴对通胀过度温和的预期,市场回落至较低水平。
比特币价值2万美元需要时间
美国国债更能说明投资者对通胀前景的看法。周四,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表明债券利率下降。
文/原创/公众号墨菲言币
另一方面,美国短期国债价格上涨,而收益率暴跌。两种截然相反的走势表明,美联储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零水平的承诺将支撑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与此同时,较高的通胀率会降低长期债券的吸引力。就连美联储也没有宣称要购买更多的长期债务。美国中央银行可能会在9月15日公布的月度会议记录中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
至于比特币,由于较高的通胀承受能力和较低的利率,随着美国中长期实际收益下降,比特币预计将进一步走高。但是,一旦通胀过高美联储将继续干预的这个事实,也将使加密货币继续猜测其上行空间的延续性。比特币仍有可能达到创记录的2万美元,但2020年似乎不是实现这一里程碑的一年。
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从自己的操作中汲取教训和经验,我是墨菲言币,目前有套单,盲目操作经常亏损的朋友可关注咨询本人!咱们下篇文章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