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财经 区块链5月17日 最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旗下多款比特币产品类别创下交易量记录。
芝商所比特币产品交易量创纪录,表明机构参与度上升
如果关注一下最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比特币产品交易量,会发现许多产品类别都创下了历史记录。作为市场上最大的交易所之一,芝商所公布了比特币产品交易量数据,包括:
金色午报 | 5月3日午间重要动态一览:7:00-12:00关键词:以太坊区块、USDT增发、区块链应用
1.以太坊开发者:以太坊明日将达到区块高度10,000,000。
2.福布斯分析师:比特币近期上涨或与Tether增发USDT有关。
3.2020年Q1比特币算力波动明显旧矿机被逐步淘汰。
4.海南“自由港”单独立法或提升区块链和金融科技投资机会。
5.山西深入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
6.法官驳回针对RiotBlockchain进行虚假和误导性陈述的指控。
7.CME比特币期货周报:经纪商账户空头头寸创半年新低。
8.以太坊基金会社区经理:相比BTC 对ETH提出改进建议要更加容易。
9.比特币持续上涨,日内最高涨至9192美元,最低报8812美元。[2020/5/3]
1、5月14日在芝商所产生了10,792个未平仓比特币期货交易合约,总计53,960 BTC,创下该产品历史新高;
金色晨讯 | 4月19日隔夜重要动态一览:21:00-7:00关键词:比特币盗窃、替代资产、电子封条
1. 安全公司:编程语言Ruby中有700多个库包含恶意的比特币盗窃软件。
2. eToro报告:围绕加密资产作为替代资产类别的在线对话持续增长。
3. 董希淼:央行数字货币对于支付宝或微信不存在冲击与否的问题。
4. 福州长乐法院启用“电子封条” 利用区块链将存证固化。
5. 雄安站枢纽片区市政道路等施工需以区块链为基础。[2020/4/19]
2、5月4日芝商所比特币期货合约未平仓持有人(LOIH)达到66个,也创下历史新高,根据芝商所官方代表称,这一指标数据尤其能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者有所增加。
金色财经实时播报 到访全球最活跃的汇款网络之一Stellar恒星网络:金色财经与The blockchainer、西垚咨询联合前往美国、加拿大考察。美国时间1月23日下午,金色财经到访Stellar恒星网络。Stellar是由瑞波网联合创始人Jed Mccaleb发起的一个区块链项目,用于搭建一个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传输的去中心化网关。它是全球最活跃的汇款网络之一,接入全球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Stellar是一个开源的支付底层协议网络,Stellar的分布式账本提供了一个具有完整资金追踪能力的实时结算平台。分布式交易所实现链上撮合交易,并支持路径支付,实现自动化资产兑汇。Stellar的创始人不仅仅是瑞波网联合创始人,还是前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创始人和p2p下载软件鼻祖电驴(eDonkey)创始人。[2018/1/25]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我们发现芝商所2020年一季度比特币期货产品的每日平均名义价值从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11%,合约交易数量比上一季度有所增加。实际上,名义价值是更重要的指标,因为交易都以每份合同为基础赚钱的。不仅如此,在新客户方面,芝商所一季度有567个新账户开始交易CME的比特币期货,是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交易的新账户数量的两倍以上。
事实上,2020年一季度全球经济表现并不尽如人意,3月12日“黑色星期四”一度让比特币价格跌破4000美元。但是芝商所董事总经理兼股票指数另类投资产品全球主管Tim McCourt认为,虽然在波动加剧时流动性可能发生变化,但在2020年第一季度,客户在芝商所管理的比特币价格风险仍在可控范围,而且收益也有所增加。例如,在第一季度,比特币期货合约的平均每日交易量增长了116%,达到9427张合约,相当于47135枚比特币。
不仅如此,自推出以来,芝商所的比特币期权也表现不错
芝商所于2017年12月推出了比特币期货交易产品,为主流机构投资者参与比特币投资敞开了大门。2020年,芝商所又推出了另一种加密货币交易产品:比特币期权。
据芝商所代表透露,自从比特币期权产品上线以来,芝商所已经进行了大约,000笔合约交易,总交易量达到约25,000 BTC。另外,5月13日和5月14日还创造了另外两项芝商所加密货币交易记录:
1、芝商所比特币期权产品托管的合约价值达到4,389 BTC,创下此类产品的最高成交量;
2、芝商所比特币期权产品的未平仓合约价值达到14,535 BTC,同样创下新高。
与芝商所比特币交易产品不断获得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在2017年12月推出比特币期权产品之后并没有取得较好的业绩,他们最终不得不在2019年3月宣布下架此类产品,但之后比特币价格一度飙升到近1.4万美元。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cointelegraph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