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A:揭秘:原来瑞士政府是这样硬按着瑞银和瑞信合并的

来源:财联社APP

一周前,随着瑞士信贷集团的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主席Ammar Al Khudairy在媒体专访中讲出“绝对不会继续增资瑞信”的那一刻,百年财富管理巨头生命的倒计时开始滴答作响。

(采访画面,来源:社交媒体)

在《金融时报》最新的报道中,一名接近瑞信最高管理层的人士透露,公司的大股东公开喊出“一分钱都不会再投入”,本身就是投下了巨大的不信任票。如果他当时什么都不说,现在瑞信的情况可能会很不一样。

事实上,这句话讲得也不完全准确。

在中东金主喊话之前,瑞信已经进入了危机模式。继硅谷银行在储户一天提现420亿美元的挤兑中轰然崩塌后,瑞信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每过一天,这家银行所服务的超级富豪们就会额外提走100亿瑞郎。作为对比,去年四季度的“破产传言”一共才造成了1100亿瑞郎的资金外流。

数字钱包初创公司Naval完成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BlockTower领投:8月2日消息,数字钱包初创公司 Naval 宣布已完成 4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数字资产投资公司 BlockTower 领投,新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开发。

Narval 正在构建一个组织级 Web3 钱包使用平台,目前处于封闭测试阶段,该平台主要面向企业用户,旨在帮助公司像使用电子邮件一样使用数字钱包。[2023/8/2 16:12:46]

看到这样的数字,瑞士政府爽快地做出了决定:百年瑞信,就止步于此吧。

在沙特金主公开发言的那一天,瑞士信贷集团主席阿克塞尔·莱曼恰好也在沙特出席活动,继续对外强调银行“经营稳定”、“不需要国家救助”,并呼吁大家耐心等待他的转型计划奏效。

就在同一天,瑞士央行、金融市场监管局和瑞士财政部直接召集莱曼和瑞信CEO乌尔里奇·科纳举行电话会议。会上说得很清楚:瑞士官方会给500亿瑞郎的流动性支持,然后瑞信会在周日晚间亚洲市场开市前宣布与瑞银合并。金融监管明确告知瑞信,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Huobi已开放Worldcoin(WLD)充值通道:据官方消息,Worldcoin(WLD)充值页面已开放,支持Optimism网络充值。

此前消息,Worldcoin(WLD)代币合约地址已公布,总量100亿枚。[2023/7/24 15:54:45]

而在另一边,瑞银集团董事长戴赫龙(Colm Kelleher)此时尚不清楚自己马上就要参与一件载入史册的交易。这名爱尔兰金融老将正在准备庆祝周五的圣帕特里克节,以及观看周六爱尔兰与英格兰的橄榄球比赛。

(爱尔兰最终拿下了冠军奖杯,来源:卫报)

直到周四下午四点,来自瑞士监管的电话响起时,戴赫龙才清楚地知道,这个周末不仅看不成比赛,他本人也即将成为舞台中央的角色。同样面对着瑞士央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和财政部,他得到的命令是筹集资源,准备接手瑞信。

事实上,瑞士监管直到上周前,一直坚信瑞士需要两家顶级银行,但已经没有资源对瑞信提出国家兜底的方案。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瑞士政府选择掏纳税人的钱拯救瑞银,这一决定引发的怒火延续至今。

贝莱德:尽管银行业面临压力,但预计美联储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金色财经报道,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旗下的投资研究机构表示,尽管银行业的压力正在削弱投资者信心,并令金融环境收紧,但美联储将仍需要继续上调利率以应对通货膨胀。该机构表示,眼下的事态发展不会让美联储暂停加息行动,现在的环境与2008年截然不同,当时所有的货币政策杠杆都被用来支持经济。

相反,如今通过支持银行体系,美联储可以将货币政策重点放在将通胀降至2%的目标上。这一观点与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互换市场交易员目前预计,本轮周期进一步加息的幅度不到25个基点,而在不到一周前市场还完全预计3月加息50个基点。[2023/3/14 13:02:33]

在瑞银、瑞信意识到交易不可避免后,双方迅速动员顾问团队进行磋商,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罗斯柴尔德银行等一众机构迅速就位。此时双方并未直接接触,绝大多数的信息交换都是通过与瑞士政府和金融监管进行Zoom视频通话来进行。

与此同时,瑞士联邦委员会成员、财长卡琳·凯勒-祖特尔正在承受着外国监管部门的强烈施压,要求瑞士不能在美国银行业处于危机的时候,再释放瑞信破产的巨大冲击,其中美国和法国监管的反应尤为激烈。

赵长鹏:币安计划到年底将员工扩充至8000人:金色财经报道,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发推称,今年6月份时币安有5900人,今天为7400多人,目标是到年底达到8000人左右。目前正在招聘。[2022/11/21 7:53:01]

就在瑞士监管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殆尽之时,瑞信手头的交易筹码也变得越来越少:单单在周五,瑞信的客户又提走了350亿瑞郎的存款,同时法巴、汇丰等国际大行已经确定不会出手。瑞士监管据此做出判断,瑞信大概率撑不到下周一的交易时间。

就在瑞银借此尽力压低收购报价,并要求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和司法诉讼豁免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出现了:贝莱德的拉里·芬克也对收购瑞信感兴趣。

在次贷危机期间,贝莱德就曾以152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巴克莱银行的投资业务BGI,并将其发展成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枢纽。所以“瑞信面临并购”的消息一出,芬克马上派遣副手罗勃·卡皮托率领团队火速前往苏黎世。

与瑞银不同,贝莱德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选项,例如部分或者协作收购。但知情人士表示,贝莱德虽然是最可靠的备选方案,但却不是瑞士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时瑞银也是贝莱德的大客户之一,接受瑞信资产还要面对美国监管的不确定性,最终使得资管巨头撤出这笔交易。

NFT游戏开发商Ragnarok因挪用公司资金投资加密货币而亏损约182万美元:8月30日消息,NFT游戏开发商Ragnarok首席执行官Fanfaron发声明称,其挪用项目金库的资金多次购买以太坊而亏损了约182万美元。Fanfaron声称其最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资产多样化,当时以太坊价格下跌,他想乘这个机会通过多次交易购入更多的以太坊。

Fanfaron还对其行为辩解道,由于Ragnarok是一家初创公司,而不是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本不计划披露其财务状况,但认识到社区反馈和顾问指导需要透明度和信任,因此公布其投资亏损并道歉。Fanfaron承诺他将偿还其在与Ragnarok金库的所有损失。

Fanfaron称在与公司投资人商讨后,他将继续担任CEO,并将完善资金管理流程。他还表示,目前剩余的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开发和纳税,以推进未来的计划。(Coinpost)[2022/8/30 12:57:16]

事已至此,接下来就是两家银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了。

虽然两家银行的谈判贯穿了整个周六,但实际取得的进展却很有限。期间,还因为瑞银的邮件系统“发出信件的流程过长”,难以忍受的瑞信董事长莱曼决定向瑞士监管和戴赫龙写信,来表达对交易条件的不满和愤怒。

在这份信中,莱曼明确表示,不可能接受瑞银提出的退出交易条款,即将实质性变更交易条款的条件与瑞信的CDS(信贷违约掉期)点数绑定。莱曼强调,只要这样的条款被媒体曝光,就一定会被触发。

莱曼的信件中还附带着威胁。他表示瑞信的前三大股东——两家来自沙特、一家来自卡塔尔,都对交易的不透明感到“极端不适”。这些股东要求瑞银给出更合理的价格、股东投票的权力,以及删掉前文所述的退出交易条款。莱曼颇有技巧地点出,对于两家瑞士银行而言,沙特人和卡塔尔人都是重要的大客户。

在周六晚间,瑞银和瑞士监管的回复先后到来。首先,戴赫龙打电话告诉莱曼,瑞银愿意给瑞信开出10亿美元的报价。随后瑞士监管也通知两家银行,将启用紧急权力剥夺两家公司股东的投票权利。作为参考,10亿美元对应每股价格为0.25瑞郎,而瑞信周五收盘价为1.87瑞郎。

对此,瑞信感到非常愤怒,并断然拒绝了这项提案。随着相关提案见报,接近瑞信中东主要股东的人士表示“中东地区弥漫着不信任的氛围”。

面对此情此景,耐心耗尽的瑞士监管开启了最终的暴走,这次是同时对两家银行恩威并施——瑞信挨打、瑞银吃糖。

对于瑞信,监管明确表示如果他们不签字,政府将动用权力移除整个管理层;对于瑞银,监管也希望他们提高收购报价。作为将收购报价提高至32.5亿美元的条件,瑞士央行同意提供1000亿瑞郎的流动性支持,同时瑞士政府也同意在瑞银因这笔交易亏损达到50亿瑞郎后,政府将承担至多90亿瑞郎的亏损。

对于最终达成的交易,参与谈判的瑞银团队成员表示“条件好到不能拒绝”,而瑞信的交易顾问将其称为“完全无视公司治理和股东权利”,但事已至此,瑞信管理层和股东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即便到了这一刻,两家银行的管理层基本没有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即便两家银行的总部就在苏黎世市中心的阅兵广场上紧挨着。

(阅兵广场资料图,来源:社交媒体)

搞定两家银行后,瑞士政府眼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何让瑞士国民接受这笔巨额的开支。

最终的决定投资者们也已经清楚:把瑞信的额外一级资本债(AT1)持有人全部拖下水,全额减计价值160亿瑞郎的债券。虽然在大多数国家的规则中,减计债券价值应当在股权全额灭失后,但瑞信发债的条款中却包含了“债权可以先于股权灭失”的条款。

据一名参与交易的顾问评价称,AT1债券持有人的损失,实际上是为了挽回瑞士财政部的一点面子,因为他们刚刚剥夺了股权投资者的投票权。由于这一操作过于生猛,周日晚间瑞银集团CEO拉尔夫·哈默斯在举行分析师电话会议时,甚至无法直接回答有关“AT1债券全额减计”的提问。

在这件事情的最后,瑞士政府仓促在伯恩举行记者招待会,瑞士财政部、央行和金融市场监管局的一把手,拉着瑞银、瑞信的董事长宣布了这项载入史册的交易。

在发布会上,瑞信董事长莱曼被记者团问及,谁应当为今天的结局负责,他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回答——推特。

(莱曼、戴赫龙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来源:社交媒体)

莱曼表示,自从2021年后,瑞信就一直在新闻头条上。去年秋天公司遭遇了一场社交媒体风暴,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对于零售业务的影响远大于公司业务,最终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金色财经 善欧巴

金色早8点

白话区块链

Odaily星球日报

MarsBit

欧科云链

深潮TechFlow

Arcane Labs

BTCStudy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1:7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