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轮行情中,很多人都被教育要囤币,并没有说在什么趋势下,结果很多人从牛市的最高点入场囤币,一直套到熊市的最低点。但是,如果不懂技术,胡乱操作不如拿死不动,至少币不会少。如果不懂,又来回骚操作,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币没了,钱也没了。
那些有经验的人,知道在高处套了现,并在行情走到极端消极时,开始定投,等到牛市开启的时候停止定投,开始套利。如此往复。
投资中,熊市思维与牛市思维操作方法不同。牛市时的主要策略是重仓,回调回仓;而熊市正相反,应该是轻仓抢反弹。当然,这需要对技术有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判断能力,否则很容易在下跌时接了飞刀,反弹没抢成反被套。
主力数据复盘:Bitfinex买入推高价格,其他平台跟随确认突破:AICoin PRO版主力数据及秒级周期K线显示:在今天7点的这轮上涨中,07:00:11,Bitfinex BTC/USDT主动买入183.62BTC,买入价格9749.3,被卖价格9777美元,滑点高达42.7美元,把价格推至9791美元。 随后的07:00:12,BitMEX开始出现大额主动买入,41秒内主动买入7笔,共计1442万美元。 差不多相同时间,火币BTC季度合约上亦出现大量主动买入单子。72秒内,有16笔,共计2560万美元成交。 此位置为三角形上沿及日线级别下降趋势线附近,可见大量的买入确认了突破。三分钟后市场开启大幅度拉升。[2020/6/2]
接下来的熊市操作策略是根据上一轮的走势进行复盘,理论可以相通,但实盘千变万化,不可一味照搬。
复盘:两条趋势线突破均有主力买入成交确认:AICoin PRO版K线主力成交数据显示:23日20:35~23日21:35,比特币价格运行至4月19~23日四小时周期的下降趋势线(7305-7189)以及4月7日~23日四小时周期的下降趋势线(7475-7189)附近,并分别于20:35和21:35完成突破。
20:35第一条趋势线突破,突破前后,有4笔,共计950万美元主力买入成交;21:35第二条趋势线突破,突破前后,有7笔,共计1003万美元的主力买入成交。主力大单的迅速跟进确认了两条下降趋势线的突破。
随后,不断有大买单跟进说明了趋势还在持续,直到22:25分出现一笔500万美元的大卖单,趋势告一段落。[2020/4/24]
一、确立趋势:看大级别的K线图,出现高位死叉,基本上会有一段可观的跌幅。在上一轮熊市中,出现月线死叉后,BTC用一年的时间跌去了85%。如果你技术高超,在19800处逃顶,并在最低处3100左右接回来,你手上的币多了6倍。
动态 | 主力大单跟踪复盘:昨晚有主力做多:AICoin PRO版K线显示:昨晚快讯提到的三笔单笔超过千万美元的BTC季度合约委托单均为买单,其中价格为9900美元的委托买单已于2月22日23:24分成交1491万美元后撤单,结合AI-PD-持仓差值分析,这一过程持仓量增长明显,该单或是主力开多。此外,在凌晨00:08分,火币BTC季度合约亦有一笔价格为9935USD,成交数量为1619万美元的买单成交,持仓量同样放大,因此或亦为主力开多。主力开多12小时后,加密货币市场集体上涨,比特币现货价格一度拉升至9943美元。[2020/2/23]
二、判断好趋势后,确立熊市思维
在月线高位死叉清仓后,后面寻找反弹机会,三成以下的轻仓买入,不用玩合约,也能实现牛市赚钱,熊市也赚钱。如果你完全跟风无脑买,牛能也会亏钱。
三、如何抢反弹
在月线级别下抢反弹,要缩小周期来观察,有些人可能选择日线周期,有些人可能选择小时周期,看个人的操作级别。总体来说,级别越小,波动幅度越小;级别越大,波动幅度越大。
抢反弹买入:截取2018年6-8月的反弹走势图,可以看出当时已经下跌一段时间,下跌量能上开始缩减,RSI也进入超卖区,从MACD已经出现背驰及金叉。随后迎来2700美元的反弹。MACD出现背驰及金叉时,可以轻仓买入等待反弹。
因为大行情在下跌趋势中,抢反弹的风险是,背驰后不会出现立即反弹,而是出现继续背驰的情况,导致抢反弹的仓位被套牢。
解决方案是:在前低处设置一个止损位,可以预防继续背驰的情况。
抢反弹后卖出:除了上述出现的背了又背的情况外,另一种情况是,真的来了反弹。不要恋战,要及时止赢。关注各个压力位,均钱的一旦到了压力位,观察RSI是否超卖、量能是否萎缩,且MACD出现死叉或顶背,都应该果断离场。
小结:
在下跌趋势中,通过抢反弹也可以赚钱,但风险较大。一是控制好仓位,最多三成;二是通过小级别观察抢反弹点与卖出位置;三是不可恋战,及时止赢。
影响行情因素很多,所有你看到的历史行情也只是多种可能中的一种走势,技术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过去,但对未来,用技术分析指导操作仍存在很多不足,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率,也没有一牢永逸的交易圣杯,而且越多人都了解且使用的指标,一旦超过临界值,往往会失效。止损是给资金设置的安全边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