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密货币是货币,不是股权
将加密货币视为股权根本上就是一种谬论,实际上它们就是货币。当然,大多数“技术白皮书”当中都没有把加密货币定义成“货币”,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项目方通常喜欢把代币包装成一个区别于比特币的股权型代币,这样就可以在白皮书中用非货币的概念来吸引传统股权投资者。但实际上,所有未受管制的加密货币都应该理解成是一种货币,这是因为大多数加密货币都有一个基本用途,就是作为某个准去中心化经济体内的交换媒介。对于很多所谓“技术专家”而言,可能这会让他们感到沮丧,但不好意思,我们现在就是在讲一个经济学的问题,货币或者说交易媒介,与股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两个概念对有些人来说没多大区别,但其实不然,混淆它们的区别会导致很多问题。
“币圈崩盘”排名微博热搜榜第3位:微博热搜显示, “币圈崩盘”排名微博热搜榜第3位。[2021/5/19 22:22:20]
2.1价值创造≠价值获取
不管中心化与否,企业创造的价值都体现在它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价值上,但企业本身却并不总是能获得其创造的价值所匹配的回报,只有最好的股权投资才能创造并尽可能获得最大的价值回报。一份投资的价值取决于其投资的市场规模与其获得的市场份额。就比如开源技术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并且它的自由性、安全性、灵活性和可靠性要比专用技术的要好得多,但是它本身却无法获取这些价值。而代币的出现拯救了开源开发者,现在开发者可以既开源代码又同时获得加密货币作为回报。
声音 | 江卓尔:在下个周期币圈大概率还是一百倍:莱比特矿池江卓尔微博称,第一,拆迁男是靠父母躺赢,币圈没有谁的币是父母给的吧,个人能力、认知、素质差距巨大。第二,币圈资产是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不能简单打折,固然熊市一来普遍一两折,但牛市一来也普遍百千倍。并且下个周期,币圈大概率还是一百倍。[2018/10/15]
加密市场上许多代币发行者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说服投资者这些代币是股权型的;
第二步:说服投资者这些协议是“胖协议”;
第三步:创建“基础架构”协议;
第四步:开始向投资者出售;
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赚钱的人多数在币圈研究的人在链圈: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谈到了对区块链现状,他指出:“赚钱的人多数在币圈,是徒疯子;研究的人在链圈,多数错过了赚钱的机会,心里憋屈,说的都是傻话;钱的人都在‘懵圈’,为了钱,说的是鬼话。”[2018/4/9]
第五步:获得回报。
2.2货币的行为本质
股权拥有对现金流的追索权、优先权、股息流以及按比例分配清算价值,但持有货币是没有这些权利的,而如果你持有某种货币,你的持有动机肯定是“认为这种货币会保值或者未来会升值”。虽然看上去这两者很类似,但不同于股权的是,货币不是一种生产性资料,持有货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市场中其他人的行为。因此对代币来说,能够给持币者带来投资价值回报的唯一途径在于是否有其他人愿意接受代币用于交易商品和服务。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达成一种共识:认为加密货币是有价值的,可以用它换取其他商品和服务,这时我们持有这种加密货币就是有实际投资价值的。
3.1投资者引导新货币:加密货币“回归定理”
货币与股权是大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使用相同的思维模型来进行投资,最终只会使你损失惨重。
3.2过渡到第3步:聪明的投资者
股权价值与市场信念无关,股权可转换为资产且可按比例分红,但加密货币价值完全依赖于其他投资者。
与股权投资不同的是,如果在加密货币领域中实行逆向投资,基本很少会获利。这算是比特币崛起给一部分人好好上了一课。一支股票如果它的价格翻倍,其他因素不变,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因为股息率的降低而降低。但是对于加密货币来说,情况恰恰相反。投资目前的比特币比它在1美元时更有用,因为它更加受欢迎了。在加密货币领域内,你或许应该成为一个“不聪明的投资者”,也就是说不要逆向投资。
但投资者的健忘性是回归定理一个棘手的问题。持有劣币资产,比如持有津巴布韦的人,会由一开始害怕错过这些加密货币转变为最后害怕不能卖出这些加密货币。
4.1投资者控制和“激励”加密货币发展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任何货币的市值和估值都取决于其持有的财富量。根据加密货币回归定理,投资加密货币是预期未来的人需要这种加密货币。不管是想让加密货币获得成功还是想要投资获得回报,我们都必须要安抚长期投资者。只有那些最具韧性和拥有最多持币者的加密货币才能最终脱颖而出。详细交流了解请加笔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