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这一要求,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治理,区块链大有可为。
总书记在中央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区块链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将有力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与人的联系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数据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要素。当应用于数字金融、医疗服务、版权保护、商品溯源等领域时,区块链将为这些领域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提供可靠数据信息。比如,区块链可以帮助监管部门轻松获取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大大降低监督执法成本。
动态 | 民盟长沙市委“以区块链构建长沙质量链”提案获市委书记认可:据长沙晚报消息,湖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日前对12件大会提案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就如何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这一议题,民盟长沙市委提交的《关于以区块链构建长沙质量链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案》指出,以区块链构建质量链,重塑食品流通体系,在标准升级、质量管理、高端品牌、质量攻关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食品安全监管“长沙模式”。胡衡华对此提案作出批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请市场监管局研究。”[2020/1/7]
区块链可以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能够打造透明可信任、高效低成本的应用场景,构建实时互联、数据共享、联动协同的智能化机制,从而优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应急保障的流程,提升治理效能。比如,依托区块链建立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监管机制,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打通不同行业、地域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当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会计机构之间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审计数据、报税数据、资金数据、账务数据的共享,数据造假、逃避监管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动态 | 厦门自贸片区以区块链试点为契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9月8日,福建日报发文《厦门自贸片区:依托产业平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文章指出,一直以来,厦门自贸片区通过建设和依托航空维修、集成电路、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支撑重点平台,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助力加速转型升级发展。今年7月,厦门成功获准成为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城市。厦门自贸片区以区块链试点为契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目前,已有17家银行接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金融电子化服务,加快在“单一窗口”搭建区块链技术运用基础平台。[2019/9/8]
区块链可以助推社会治理精细化。数字时代,社会治理须透过海量数据发现真问题。区块链能有效集成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并通过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交互分析,将看似无关联的事件有序关联起来,从而提升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精准预警、精准处置的能力。比如,深度分析单位时间物资、资本的集中流向,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领域提前预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提供决策参考。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以区块链思维,推进乡村振兴:4月22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峰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带来的演讲就把两个最热门的词汇连在了一起:以区块链思维,推进乡村振兴。他认为区块链在四个方面都与乡村振兴中有相通性。
从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来看,这项技术对群体内的每个成员来说,既具备“安全保障性”也具备“内部开放性”。
从分布记账来看,这项技术意味着群体力量的整合,体现着分布性。乡村治理公共事务的实现,需要每个乡村治理主体也就是每个群众分别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汇成整体性的结果。一旦在这个群体中形成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局面,乡村治理的大局是不容易被更改或者逆转的。
从共识机制来看,如同区块链的基础是共识算法一样,凝聚共识、取得共识是乡村治理的基础。
从智能合约来看,这项技术对应着自主性和智能性来看,乡村治理是多中心合力,不同于那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压服,更强调主体间的平等性。[2018/4/23]
区块链还将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在司法、执法等领域,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工作具有深度融合的广阔空间。比如,运用区块链电子存证,解决电子数据“取证难、示证难、认证难、存证难”等问题。将区块链技术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把区块链智能合约嵌入裁判文书,后台即可自动生成未履行报告、执行申请书、提取当事人信息、自动执行立案、生成执行通知书等,完成执行立案程序并导入执行系统,有助于破解执行难。
也要看到,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最新科技成果,在应用初期难免出现不成熟、不规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区块链等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专门法规,为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指引。完善与电子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助于更好厘清开放共享的边界,明确数据产生、使用、流转、存储等环节和主体的权利义务,实现数据开放、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之间的平衡,进而促进科技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