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黄奇帆:区块链技术主要有八大应用场景 同时面临三大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今日发文《听黄奇帆讲“区块链”》。文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区块链技术属于信息技术、记账技术,从应用视角来看,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无论是公有链、私有链,还是联盟链,其首要目标是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有效、无法篡改。目前,在许多领域的应用都有很大进展,如金融、供应链和物流、公共服务、认证和公证、公益和慈善、数字版权开发、保险、信息和数据共享等八大方面。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来创造价值,使得离散程度高、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的多方主体能够有效合作,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同时,黄奇帆表示,区块链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至少有三个问题无法回避:一是存储空间的相对稀缺性。二是去中心化的相对性。三是安全的相对有效性。

黄奇帆: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可追溯系统:10月24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合理分配好数据的管辖权、交易权、所有权、使用权、财产分配权,能够有效促进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有利于保护数据主体权益并维护数据安全。

他进一步表示,各类数据活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它的管辖权、交易权应当归属于国家,内部的任何数据活动都应该遵循国家数据安全法规。国家可以成立中央数据部门对国内的数据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在确立总的管理规则后,主要城市可以设立定点数据交易所,类似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而其他的一般省会城市、地级市不能设立。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可追溯系统,对数据无论是交易、使用、财产分配,有全息的可追溯过程,并且保证是不可更改的,从而保证数据交易安全有序。”(中国证券网)[2021/10/25 20:53:41]

黄奇帆:区块链可以通过新的信任机制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今日在北京日报刊文《数字化为何具有颠覆性?》。文章指出,数字化主要包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通常称为ABCD:A——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B——区块链(Block Chain),C——云计算(Cloud),D——大数据(Big Data)。区块链是一种特殊的互联网技术,是对“共识人群的一种管理方式”。如果说云计算、人工智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大数据让生产资料分发更高效,那么区块链就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也可以通过新的信任机制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2020/3/1]

声音 | 黄奇帆:区块链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国经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今日在北京日报刊文《数字化为何具有颠覆性?》,文中提到,区块链技术解决的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而且撞击到了生产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如果将数字化平台用人来类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肤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如果说云计算、人工智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大数据让生产资料分发更高效,那么区块链就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也可以通过新的信任机制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2020/2/1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46ms0-0:98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