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互联网+餐饮=美团,互联网+交通=滴滴,互联网+旅游=携程……“互联网+”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和产品,也深刻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10月24日,我国领导人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领导人也指出,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
中农溯源CEO马磊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说道:“中央局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那天,我正在北京的一个社区搬砖,卖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溯源过的水果。”因为外界对区块链行业的误解,区块链一直没有被传统市场所接受。
“区块链+”时代已然到来!一方面是理论筑底,一方面是实践先行。“区块链+”的故事早已发生。哔哔News试图通过追溯区块链+各个行业,以及追问产业区块链从业者的心声,来呈现真实的产业区块链现状。本文将谈到金融、司法、能源、农业、公益五个行业。
-01-
区块链+金融
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信任机制天然适用于金融行业。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发展非常迅猛。区块链技术部分业务场景已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向业务实践,包括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证券化、证券结算等。
区块链最先试水的便是供应链金融。据了解,2017年8月份,浙商银行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款链平台,这让应收款在供应链上下游得到流通,有效盘活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实现“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拓荒式创新。此外,不仅是传统银行,一些民营银行,微众银行、苏宁银行等也都加大了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投入。
北京海淀“区块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共与佛山、天津、河北、四川、怀柔区等7个城市和地区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已产生办理量14件、查询量200余次,海淀特色“区块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初见成效。海淀区以自主可控的长安链联盟为基础,以“共识”为核心理念,推出“区块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重点突破区域资源禀赋、办事流程等方面的差异,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构建“链上共识”机制,打破空间地域的界限,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异地代收代办、材料智能核验、办事结果互认、审批数据上链等“全环节、多元化”跨省通办服务渠道,解决了办事群众“多地跑、折返跑”痛点问题。[2021/8/3 1:30:47]
在这些银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后,是一批区块链技术公司的支持。成立于2014年的云象,便是推动银行在区块链领域做尝试的先行者。云象区块链的产品已经覆盖贸易金融、金融资产交易、数字存证等多个业务,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银行提供了区块链服务。
云象区块链创始人黄步添表示:“产业区块链已经来临,会促使金融机构间将走向更加开放的发展模式,协同合作将更加紧密。”
另外,在跨境支付方面,区块链也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各国银行通过共建账本,可以大大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万向肖风在近期的采访中曾说道,摩根大通2018年推出的银行间信息网络通过区块链每年节省中后台成本、增加在途资金收益,营收增加了70亿美元。
全国首个“区块链+疫情防控”标准在济南诞生:全国第一个“区块链+疫情防控”标准在济南诞生,由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疫情防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指南》省级地方标准正式获批发布,这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区块链地方标准。
山东省市场监督局标准处副处长马晓鸥表示:为了给我们整个的疫情防控信息直报、上报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支撑,那么我们就充分发挥了标准的这种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总结了省内支撑疫情防控信息上报企业的先进的经验,固化形成了相关的地方标准。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信息技术,本身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的疫情防控期间有关信息的上报直报平台,能够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的责任,信息采集报送的效果也大幅度提升,成为建设精准高效智能防控体系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齐鲁网)[2020/4/21]
在资产证券化方面,2018年9月19日,交通银行正式上线业内首个投行全流程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聚财链”。“聚财链”平台在降低产品融资成本、提升项目运行效率、强化全周期风险管理等方面优势凸显。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相结合,必然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业务模式、服务场景、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这将会彻底改变传统金融业态的发展。
-02-
区块链+司法
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进行公开宣判。这个案件在当时颇受关注,因为这个案件的存证环节采用了区块链技术。
动态 | UCloud获科创板审核通过 招股书却主动回避“区块链”:9月27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召开第27次审议会议。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UCloud)获得首发通过,预计将在几个月内正式登陆科创板。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3月份科创板“开门迎客”至今,UCloud一度被看作是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准区块链概念股。因为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UCloud主动披露与区块链技术相关业务——安全屋,并支持区块链技术对于公有云市场新业态、新模式的积极意义。但是在上会稿中,UCloud删去了相关业务产品中的“区块链”字眼,转而以“相关技术”替代。[2019/9/29]
这是区块链技术首次在司法环节应用,这也意味着区块链技术的存证电子数据具有法律效力。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第三方电子存证公司具有中立性、网页取证技术手段可信、区块链电子证据保全完整。
这个案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支撑来自杭州的数秦科技的保全网,数秦科技成立于2016年,由一批早期的区块链创业者所创立。
数秦科技CEO俞学劢向哔哔News介绍,区块链的加入,让公证处、鉴定中心、律所、甚至法院,多方都能够在数据记录上事前参与,这类事前的线上介入,大大降低了维权的成本。
深入这家区块链公司,我们了解到,它不仅有成熟的区块链产品,也有着非常稳定的商业模式。据了解,数秦科技2018年营收超2000万元,70%营收来自保全网。
保全网的盈利点,一是为B端提供接入区块链存证的上链服务收益;二是在数据验证或者出证的过程中,通过链来对数据进行原始性认证收费。目前保全网的收益主要来自上链服务。
动态 | 《自然》杂志公布2018年最热关键词 “区块链”位列前三:据新京报报道,国际科学期刊《自然》1月7日在其官网发布报告,公布了过去的一年中世界各国科学家搜索最多的热词排行榜,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癌症”、“区块链”和“大数据”。[2019/1/8]
俞学劢对数秦科技的机会和挑战也做了分析,“数秦的挑战是来自于业务需求的复杂度和多样性激增,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但同时区块链作为早期技术,在商业层面的直接回馈见效并不显著,因此就会出现市场拓展迅速,但是业务利润率低周期长的问题。而机会就是我们能够更多地触达需求,并且基于这些需求做出标准化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底层基础设施,将不同的区块链场景沉淀到更有效的底层平台上,能够真正构建一个跨域连接的区块链生态。”
随着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区块链技术的有益尝试,北京、广州等地的互联网法院也纷纷重视起区块链技术在司法中的应用。显然,数秦科技是点燃“区块链+司法”的小火苗,“区块链+司法”的探索也不会止步于此。
此前腾讯研究院发布报告称,最高人民法院主导构建电子证据“联盟链”,不仅在知识产权领域前景广阔,甚至在民商事领域也大有可为。另外,区块链可用于司法机关刑事全方位案件记录等等。
-03-
区块链+能源
曹寅是我国首个区块链能源实验室首席战略官。他也是全世界最早提出“区块链+能源”的人。2015年,在国家能源局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时候提出来的,他跑遍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区块链售电公司。
未来城市将呈现“区块链”式重构:在昨日召开的深圳城市共创大会上,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表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价值创造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人居形态。“而这种改变,首先是从转化集中工作模式开始的。”王富海表示,一直以来,可达性最强的地方就是办公场所,它的中心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向心性。因此这种模式改变后,就业形态、办公形式、作息习惯、居住选择以及社区生活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城市就会形成一个状态——‘区块链’式的重构,所谓区块,就是扁平化的社区,将各个社区串联起来,最终达到去中心化的目的”。[2018/4/23]
能源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完全去中心化的能源系统。新型能源的兴起,包括光伏、风电系统、能源电池等等,这些能源天生具备分布式的特点,与区块链的精神不谋而合。
能源供应合同可以直接发生在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区块链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有了更加高度的自主权。因此,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显示出了强大的应用前景。
曹寅讲道当前有四种能源区块链的商业模式:
第一,能源金融的交易,包括能源的金融衍生品,能源的期货合约等。
第二,能源的点对点交易,大家可以把自己屋顶上的电卖给邻居,通过链上来结算。
第三,碳减排,可以通过区块链对碳的排放量进行登记,然后在链上进行交易,确保每千克的二氧化碳是真实的、可追溯的。
第四,可再生能源的跨国交易,不同国家的电力市场通过构建统一的链上电力交易,使得电力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做交易。
我国能源区块链当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过也一直在向前探索。
2016年,我国成立了首个区块链能源实验室;
2017年11月,我国电网向国家只是产权局提交了一项名为“关于区块链的电力交易管控方法及装置”的专利申请;
2018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的应用研究》中期督导会在杭州举行;
2019年11月,国家电网最近公布,全资子公司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国网区块链科技公司发布了电子合同、电力结算、供应链金融、电费金融、大数据征信等五大区块链金融核心产品和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产品应用。
面对政策的开放,曹寅感受深切,“政策开放的最大好处是推动了相应的电力行业,比如电网公司以及地方监管部门,认识到了区块链的重要性。我们原来向电网公司推区块链技术是非常难的,需要和他们科普什么是区块链,需要让他们积极配合做商业场景的落地。但是这次政策开发了,地方的电网公司、监管部门都非常急切地希望和我们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04-
区块链+农业
2018年上半年,区块链大米——真五常大米问世。区块链技术还能加工大米?人们一时间对区块链技术充满了误解。事实上,大米还是原来的大米,只是区块链技术在大米生产的源头就做了“标记”,以此和市面上的假冒大米做区分。
这是中农溯源利用区块链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的一次有效尝试,中农溯源是一支在农业溯源落地领域的技术公司,他们当前搭建了区块链溯源链——摩尔根链,凡是上架农产品都必须通过自证加旁证以确权。
中农溯源CEO马磊曾向记者调侃道,他们一直在搬砖,市场对区块链的误解很深,传统投资机构并不看好他们。
《区块链与实体经济:重新定义数字经济》作者孙航曾用“最前沿与最传统”来形容“区块链+农业”的奇妙组合。因为农业是第一产业,所以他最先推出了“区块链+农业”的分析文章。
他通过拆解农产品供应链涉及到的四类主体,包括种植户、收货商、代售商和消费者,来分析“区块链+农业”有可能产生的商业模式。
第一个环节是在种植户与收货商之间。主要作用是锁定买家和卖家的订购合同,以减少毁约行为和冗余的信任成本;
第二个环节是在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主要是通过市场信息上链,来减轻收货商对代售商虚报价格或能力不足的疑虑,避免双方因为信任危机而频繁更换合作伙伴,进而降低农产品在这一环节的流通成本;
第三个环节则是在消费者与整条农业产业链之间。主要是通过将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上链、并通过相关权威部门的认可,进而让普通人能够吃上放心食品。
孙航也补充道,当前区块链与农业的结合更多的还是在第三个场景,前两个场景比较少。不过,他也在文章里提到,三种“区块链+农业”的落地顺序很有可能是“收货商-代售商>种植户-收货商>消费者-全产业链”。
事实上,在中央局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之后,关于“区块链+农业”的尝试也正在加紧中。中农溯源的马磊也变得繁忙了起来,之前很多还在犹豫的合作,现在都推进得很顺利,签了很多溯源合同,同时也开始同多地政府的数字农业中心合作。
马磊坚信,区块链是解决三农问题最好的机会,是中国数字农业弯道超车最好的机会。
-05-
区块链+公益
2016年,支付宝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利用区块链开展小规模实验,为10名听障儿童筹款。这个项目很快就从5万名捐款者那里收到近2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
实验成功后,2017年3月,“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所有捐赠数据上链。
支付宝在区块链+公益上的先行试水,也为支付宝赢得了巨大的口碑和人心。斯坦福大学出版的顶级期刊《斯坦福社会创新品论》在今年报道称,支付宝是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公益事业的先驱。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具有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字账簿,任何写入区块链的记录都不可篡改。因此,具有区块链技术的公益,可以将善款的生命周期记录在区块链上,每一笔款项都是可以追踪的,这也让公益变得透明。
此外,2017年10月,腾讯也在区块链+公益方面做了新的探索,腾讯可信区块链研究院推出了“公益寻人链”平台,通过将多家寻人机构与网站接入区块链,实现了国内部分寻人公益项目的数据分享,提高了寻人运作的效率。
现实中的公益场景非常多样,区块链技术又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当区块链真正成为一台信任机制,它将加速公益的快速发展。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胡广华曾表示,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工成本,一直以来成为掣肘公益机构提升透明度的重要因素。公益透明度将决定了中国公益的发展速度。
-06-
“区块链+”未完待续
“区块链+”的故事还在上演,有人在讲一个新的故事,有人在制造新的需求,有人在旧世界做改造。新的世界充满想象,也满是未知,但这是新的时代。
“区块链+”的背后是新技术崛起的力量,它在带往我们走向新的生活。
本文来源于“哔哔News”。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