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讯,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块链要应用到电子政务领域,比应用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更困难和障。比如,电子政务的系统、制度设计,其底层思维是中心化,这与区块链的核心属性即去中心化是相反的。这给区块链的技术选择带来一定影响。另外,智能合约适用于多数场景,但根据相关法规,有些电子政务场景必须人工处理。同时,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尚存在需要规范的地方。他建议,加快电子政务应用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探索启动“政府上链”工程,有关部门应联合区块链企业成立相应的推进联盟。在药品监管、证照防伪、重点业务追溯等重点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将主要应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沙盒模式向电子政务的一些重要领域拓展。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26日在贵州贵阳举行,中共中央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以视频方式出席并讲话。
刘鹤指出,总书记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出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生产力快速崛起的历史新阶段,大数据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
刘鹤强调,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拓展大数据应用场景,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数据的多重价值。要夯实算力和人才基础,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关键技术和产业短板,重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培养大数据产业相关人才。数据要素具有边际成本接近零、规模效应强、非排他等新特点,要加强研究,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和相关制度,在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实现更精准的数据确权,更便捷的数据交易,更合理的数据使用,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开放合作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政府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数字化国际规则制定,欢迎世界各国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机遇。[2021/5/27 22:49:09]
声音 | 国务院孙志燕:区块链等技术从根本上改变要素流动与空间配置的路径:4月10日,《经济日报》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孙志燕文章《技术进步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分析与政策建议》,文章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两种路径:一是技术替代与空间压缩效应,即通过对劳动力的替代或者减少经济活动对地理实体空间的边际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规模效应,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二是新技术创造的虚拟互联空间重塑地区间的关系,即通过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新的空间联系路径,实现生产、交易、管理、控制等供应链不同功能在不同空间实时、便捷地连接,从根本上改变要素流动与空间配置的路径,在地区间建立起一种基于全供应链的新型功能分工联系。[2019/4/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发展区块链最重要的条件是实现法律保障:近日上海保监局发布消息称上海保险业完成国内首个在保险区块链技术应用实验。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表示:“目前,保险行业大都集中精力在基于区块链系统的研发工作上。未来发展的重点,便是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业务交易系统里面,即将业务交易系统以区块链为基础设施进行构建。而发展区块链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实现法律保障,否则很难有效应用。”[2018/3/7]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