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L:监管之剑悬空,匿名币何去何从?

6月初,我们曾指出,影响数字货币的6月走势的,有三大事件。

一、Libra的白皮书发布;

二、FATF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意见;

三、G20会议对加密货币的监管。

目前,Libra已经确定为稳定币,不具备价格炒作的价值,目的在于进军跨境支付领域。Libra的发布引发全球互联网科技行业对数字货币的关注,当然众人讨论的重点,还是在于各国的政策监管对libra的态度。

关于第二个事件,FATF官网发布了《基于风险的角度:监管数字资产和数字资产服务商的章程指南》,指南阐述了反和反恐融资要求对虚拟资产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适用,并要求各国评估和减轻与虚拟资产、金融活动和提供者有关的风险;许可或登记供应商,接受国家主管部门的监督或监督。同时指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受适用于金融机构的FATF相关措施的约束。

Binance Australia前首席执行官Jeff Yew呼吁在加密货币领域加强监管: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开始关注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资产,币安前澳大利亚负责人Jeff Yew呼吁加强对加密交易平台的监管。Jeff Yew于4月份辞去了Binance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他说,尽管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澳大利亚在监管方面更为先进,但仍需做更多的工作来防止日常投资者被狡猾的经营者所利用。[2021/5/24 22:37:34]

6月28-29日,G20会议在日本大阪召开,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决策者期间进行会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日经新闻的稿件中提到:数字经济将成为即将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动态 |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区块链落地金融 需监管机构设置“监管节点”:据Finextra消息,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在一篇论文指出,如果区块链技术成为金融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管机构可能不得不开始在网络上设置“监管节点”,以恰当地监控该行业,防止未来发生经济危机,而这些节点的业务功能可能超出目前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虽然美联储尚未对监管节点进行试验,以密切关注区块链网络上发生的情况,但其已开始在一份新的白皮书展开讨论。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高级副总裁Jim Cunha指出,我们需要观察它(区块链技术)对系统或个别银行的风险,才能够改变关键资产流动的基本结构。这些风险与技术问题、市场弱点、流动性问题等有关。”[2019/5/1]

对于很多持币者来讲,政府的态度不明朗,无疑是最大的不定时炸弹。前不久疯传的“印度炒币最高判10年”,引起币圈一阵恐慌,后被澄清为误读。但中国的九四监管、印度的央行禁令都对币价造成了巨大的波动。

声音 | 沃顿商学院教授:不应该对区块链监管持畏惧态度:据 Coindesk消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法律研究和商业伦理学教授 Kevin Werbach表示,人们不应该对区块链监管持畏惧态度。他曾是《区块链和新信任架构》的作者。2015年,纽约成为世界上首批采用加密货币监管制度的司法管辖区之一,当时纽约金融服务总监 Ben Lawsky表示,监管机构并不总是能够完全正确地实现平衡,但我们需要从某个地方开始。根据教授的观点,分析者认为,欺诈,盗窃,犯罪活动,不合理的监管套利,治理失败,腐败和操纵是增加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市场的主要障碍。如果想让区块链改变世界,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法律和法规必不可少。[2018/12/8]

所以,很多人解读,28号凌晨,BTC在加速上冲14000美元时,出现23%的暴跌,就是市场对G20会议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恐慌性抛售,毕竟BTC已经涨了快一个月,涨幅接近80%。

声音 | 张俊:区块链等技术有利于监管部门提升金融风险的甄别能力:据财经网消息,拍拍贷创始人、联席 CEO张俊表示,科技未来在监管方面可能产生的应用,包括大数据实时监控、风险态势智能分析、区块链智能合约等。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带来了金融监管手段的极大丰富,也有利于监管部门提升跨行业。[2018/11/27]

其实,G20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全球加密货币监管的共识缺乏上。总的来说,FATF承认加密货币的金融属性和金融风险,但各国政府不会容忍加密货币用于非法活动。政府的监管上,一刀切不可取,制定合理的监管政策是必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议之前,大家都认为,反的共识,不管对BTC是何态度,但十分明朗的是,对匿名币一定是利空。但市场对此的反应,竟然匿名币大涨,MimbleWimble协议的匿名币Grin和Beam,分别上涨了5倍和6倍,稍微弱点的ZEC和XMR,涨幅也达70%和50%。

说到匿名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老一代隐私币:XMR。当年XMR最大的技术突破是环形签名。“环形签名”,在门罗官网上的解释为“使用您的帐户密钥和一些使用三角分布方法从区块链中提取的公钥(也称为输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产出可以多次使用,形成可能的签名参与者。在可能的签名者‘环’中,所有成员都是相等且有效的。外部观察者无法判断签名组中哪些可能的签名者属于您的帐户。因此,环形签名可确保交易输出不可跟踪。”

后来,匿名币在零知识证明提出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ZEC。有感于池的运行机制,ZEC通过创建称为zerocoin的混合服务来提供匿名性。从本质上讲,它汇集了一堆代币交易,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因此在进行交易之前,很难看到一个人的去向或来自何处。

Zerocoin系统在协议层面实现了Tumbler,完全不需要信任第三方。大家普遍认为,协议级别的Tumbler优于环形签名,但最大的缺点,在于计算量的加重。匿名币新秀SERO用的也是零知识证明。

随着各种协议的缺点暴露,资深密码专家们,共同创造出Mimblewimble协议。MinbleWimble,就是通过为所有输入和输出创建一个多签名来更改此比特币模型。交易中涉及的各方创建了一个可以验证交易记录的公共多签名密钥。

该系统中没有地址,因为参与交易的双方共享所谓的"双盲因素",只有这两个当事人知道他们在进行交易。这样确保了网络的隐私。MW实现了机密交易,没有地址,超级可扩展,各个团队加紧研发MW匿名币,由此诞生了今年的MW双子星:Grin、Beam,只是Grin是通胀模式,Beam是通缩模式。

我们在网上找到一张图,图里详细对比了各个匿名币的详情。

不得不承认,匿名币的出现是应用层面驱动的,隐私交易传输的需求催生出匿名币的各项技术创新,所以,全面禁止是不可能的。但从对立角度来看,匿名属性,也意味着监管和舆论的打压也会一直存在,机构投资者不会大量入场,更严重的是,匿名币可能会被交易所下架,导致只能地下流通。

总的来说,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匿名币的未来,不可能太辉煌,也不可能萧条落幕,最大的可能,就是继续负重前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币赢交易所TOK:PlusToken正式跑路 你该怎么办?

今天中午,一则消息刷遍了币圈,但是伴随着消息一起传播的,是更多投资者的哀嚎。 plus崩盘了 随后各种实锤纷纷出场,众多投资人都表示自己提币不到账,平台内的大咖也蹦出来讨说法.

[0:15ms0-0:59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