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人民网:全球央行成数字货币发行正规军

5月6日-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20.9%,占GDP比重达34.8%。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带动各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战略比拼的主战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也成为全球共识。

据埃森哲公司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将增长0.5%-0.62%。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数字经济更是被视为撬动全球经济的新杠杆。据预测,数字技能和技术的应用将使全球经济到2020年有望累计增加2万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经济总值的一半来自于数字经济。

而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原所长姚前指出,法定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他还透露,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试验。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5月2日,新加坡金管局与加拿大央行发布联合公告称,双方已完成数字货币跨境、跨货币支付试验。这是两家央行间通过区块链技术发送数字货币的首次成功尝试,标志着国际数字货币支付研发和试验再度获得新进展。

人民网签约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进军数字藏品领域:4月13日消息,人民网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联手以互联网技术助力普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以数字科技促进大众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协议,人民网将开辟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专区,讲好中华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人民网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授权内容进行独家发布,为其授权的艺术藏品提供数字化服务,定期策划发行数字藏品,并开发文创及衍生品。此次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合作,标志着人民网正式进军数字藏品领域,以内容科技更好助力普及大众艺术作品,推动人民群众提高艺术鉴赏力,让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当前,国内艺术品数字转化方兴未艾,市场规则和标准也在不断探索中。人民网将以“灵境·人民艺术馆”为平台,尝试通过数字出版的形式发行数字藏品,通过对内容的编校、审核及出版审查制度,探索数字藏品公开发行的内容监管模式。(人民网)[2022/4/14 14:23:27]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的说法,为数字经济提供货币或将成为一项国家任务。

“数字化法币”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作出了明确定义,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动态 | 库币、人民网等联手120ask推出24小时免费在线医疗服务:据库币KuCoin交易所消息,近期库币、人民网等近20余家站点,联合全国最大的医疗服务网站快速问医生(120ask)推出了疫情期间24小时线上免费问诊服务。服务平台包括线上免费问诊、疫情实时动态、必读防护指南、院士动态、热门问答、疫情进展等6个板块,让用户充分了解新冠肺炎,降低新冠病交叉感染的几率,加强自我防护。快速问医生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最大的医疗服务网站。库币是国际流量数字货币交易所,为来自207个国家的500万用户提供币币、法币、合约、矿池、借贷等一站式服务。全球每4个数字货币持有者就有1个是库币用户。[2020/2/18]

眼下,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新的数字技术加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并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02至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不到1500亿元增长至31万亿元,16年间增长208倍,年均名义复合增速达到38%,远超同期GDP增速。

根据IMF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机遇和风险》报告,目前中国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一些重要的数字产业中,已成为全球领导者,中国电子商务占全球交易量的40%以上。此外,中国在支付、云计算、ICT产品出口等领域开始扩大全球影响力。

动态 | 人民网:区块链技术生成的存证报告保证所有证据链真实,合法:据人民网报道,温州五马街“诚信门牌”将“央信”第三方存证系统作为信息采集抓取工具,“央信”多维码为入口,“央信”大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撑,“央信”舆情分析系统为反馈,“央信”存证为核心的诚信信息采集处置一体化平台。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的区块链技术生成的存证报告采用了不可修改的加密手段,保证所有证据链真实,合法,确保了存证报告的法律效力和法律认可,真正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司法可究。[2018/12/18]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金融科技与其他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于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过程中,改变了社会互动方式,也为货币形态的重塑与创新创造了条件。货币形态在历经商品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之后,朝着数字货币的方向演化。

据《金融时报》5月8日消息,近年来,数字货币成为多国央行关注的热点之一。不少央行还成立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机构或者部门,发布相关的研究报告、启动技术研发以及探讨所需要的监管框架或国家数字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多数人理解的数字货币不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实际上是“数字化的法币”,本质上与现金相同,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

动态 | 人民网与迅雷达成合作 共建区块链实验室:据人民网消息,人民网旗下人民创投近期与迅雷达成合作,双方将在人民创投区块链研究院下共建基础技术创新实验室,就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及应用开展联合实验,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双方还表示,未来将搭建行业服务平台,联合举办技术论坛、闭门研讨、应用大赛等线下活动。[2018/10/10]

而比特币、以太坊等大众熟知的虚拟货币则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又称加密货币。

相比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隐匿性,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仍是中心化的,虽然也结合了区块链技术,但由国家完全掌控主导。

据媒体报道,2018年11月,拉加德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曾呼吁,当货币面临“历史性转折”之际,各国央行应该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央行的数字货币将使银行间的交易更便捷,从而加快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维护金融支付体系的安全性和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营效率。在跨境支付方面,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将取代目前通过代理银行进行跨境支付的渠道,减少中介机构参与的复杂性。

多国央行布局数字货币

人民网:区块链对现有第三方旅游平台产生冲击:今日,人民网发文《新技术给旅游带来了什么?》,文中指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旅游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现在,游客有时使用第三方OTA平台预定好房间却在到达时被告知无房,或者遭遇临时涨价等问题,“旅客被赶下航班”的新闻更让人寒心。在第三方平台上,由于恶意竞争会给服务商提供故意差评。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为解决这些窘境提供了创新的思路。[2018/4/9]

在关于数字货币的研究使用上,一些国家的央行已经走在了前面。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民银行是最早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和试验的中央银行之一,在2014年就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以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此后,中国央行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据澎湃新闻消息,2018年10月30日,委内瑞拉经济和财政部在其推特官方账号上宣布,石油币开放购买并公示了官方购买途径,接受人民币、美元等法定货币和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付款。

据报道,石油币是委内瑞拉政府发行的全球首个具有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加密货币,币值始终与石油挂钩,1石油币=1桶石油。

根据石油币白皮书,石油币币值由委内瑞拉国家资源支撑,其中,石油支持50%,黄金支持20%,铁支持20%,钻石资产支持10%。这种货币将被用来进行国际支付,成为委内瑞拉在国际上融资的一种新方式。

另据《金融时报》报道,新加坡金管局与加拿大央行5月2日发布联合公告表示,双方对加密数字货币的跨境和跨货币支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支付试验。实验内容主要是提高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效率和降低风险方面的潜力。

此次两家央行成功结算的国际支付名为“贾斯珀-乌宾”项目。具体而言,两家央行都在试验各自拥有的数字货币和分布式账本,并采用“哈希锁定合同”将加拿大的贾斯珀项目与新加坡的乌宾项目的账本连接起来。换言之,“哈希锁定合同”确保所有付款都在正确的时间和顺序发生。这样可以比传统系统更快地清算国际支付,且不再需要第三方充当中介。一般来说,传统系统需要第三方充当中间人来核实交易。

5月8日,泰国央行的技术合作伙伴Wipro宣布,泰国央行正通过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原型解决方案,推进其数字货币项目,该解决方案将使中央银行能够在其8个商业银行合作伙伴之间使用数字货币结算交易。

而在今年4月8日-12日举行的世界银行集团和IMF春季联合会议上,瑞典央行副行长CeciliaSkingsley透露,瑞典央行在未来10年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e-krona的可能性超过50%。

按照CeciliaSkingsley的说法,目前,瑞典仍在流通的纸币和硬币价值仅占GDP的1%。相比之下,欧元区和日本这一比例分别约为10%和20%。“在瑞典,只有1/10的人使用现金支付,这一状况使得e-krona的发行成为可能”。

对此,加密数字货币分析师肖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全球几乎没有国家是拒绝数字货币技术性尝试的,原因就在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至今,已经证明了它在货币支付等领域的安全和便捷性。所以我觉得各国积极介入数字货币的研发是一种趋势。中国目前进展也比较顺利,在票据交易等领域都已经使用了区块链技术。”

姚前也指出,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有助于创新货币发行、流通和调控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数字经济交易效率,降低数字经济交易成本。

肖磊认为,未来的数字经济,需要更为安全的数字支付手段来支撑。如果是利用区块链某种可控的去中心化属性,官方数字货币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民间信用,持有者会更加有安全感,交易的积极性和数字经济的可扩展性会大幅增加。

王昕表示,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全球范围内央行数字货币的普及,将持续推动数字经济持续扩大发展。

不会取代纸币

“新”即意味着传统的行业格局被打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也由此而生。

在王昕看来,央行发展数字货币面临着监管制度的健全、利率传导机制的合理化、隐私安全问题,以及较高的运营成本等诸多挑战。

王昕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经济需求的变化,建立并逐步完善央行数字货币的监管制度,将成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与此同时,因央行数字货币和纸币一样都具有经济调控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利率传导机制,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有效性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对于安全技术和风险防范具有极高的要求。由于区块链技术目前在隐私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相关的交易记录和信息仍然是可以追踪的,因此用户的隐私泄露问题仍然可能存在。此外,数字货币因其庞大的数据库使得运维成本较高。区块链节点有着高度冗余的特性,为传统的运维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要在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都做相应的处理措施,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王昕说。

不过,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或为大势所趋。

“在未来,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将对纸币产生较大影响,纸币的发行和使用量将呈下降趋势。”王昕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高科技、物联网的发展,电子结算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覆盖。传统的纸币由于不易保存和转移、信息技术含量低且安全性较低,所以从消费者使用角度来说,数字货币逐渐变得更加受欢迎。对于国家而言,央行数字货币能够降低纸币发行、流通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财政和环境成本。此外,央行数字货币因其可追踪交易记录信息的特性,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现金引发的黑色经济和减少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

那么,未来数字货币会不会最终取代纸币呢?

对此,肖磊认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央行的数字货币整体思路是取代流通中的现金,是一个传统信用货币的数字化,但在交易和追踪监管环节,完全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所以对传统的信用货币很难形成替代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补充作用。

而在彭博社看来,如果央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价值可能会因此一文不值。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USDT比特币:区块链共识和最终性简史:从比特币到波卡

前言:去中心化特性决定了区块链有达成共识的需要。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从比特币的PoW开始逐渐发展出新模式,如PoS、BFT等。而波卡采用了混合的共识算法。共识机制一直都会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

[0:15ms0-0:4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