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数据泄露是否已成过去式?

网络中的数十亿人正在为科技行业发展犯下的种种错误埋单,使人们不禁开始质疑数字时代的效能,这种情绪上的转变是巨大的。

自第一个网站在CERN实验室推出已经将近30年了,但这三十年互联网的增长几乎是无节制的。在虚拟世界中,不同领域的互联网服务每年都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受欢迎。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互联网拥有近40亿用户,20亿网站,甚至通过LTE连接和强大的智能手机即可以随时访问,互联网无疑是人们的最佳去处。

此外,互联网是有激励性质的。它犹如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访问便宜,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享受免费的服务。然而,事实并不是我们以为的这样,数字化经济实际上是一个由用户数据“资助”和推动的广阔且昂贵的生态系统。据福布斯杂志估计,互联网用户每天创造250百万兆字节的数据-这个数字量级之大,已几乎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任何事物与之相比。

BlockFi新任总法律顾问:上任与数周前BlockFi遭遇数据泄漏一事无关:此前消息,加密借贷平台BlockFi已聘请Jonathan Mayers担任该公司首位总法律顾问。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Jonathan否认自己的上任与数周前BlockFi遭遇数据泄漏一事有关。Jonathan称:“我在接受这个工作前做过尽职调查,知道这次泄漏事件。我对BlockFi快速和全面的处理方式感到满意。我不觉得我是来这儿处理任何混乱的。我们肯定会对此做出回应,调查仍在进行中,但我们关注的是公司的进一步增长。”(Decrypt)[2020/7/18]

通过收集和分类每个点击、阅览、点赞和分享的数据,商家们可以有战略性地推广产品,从而提高销售额。正如NicholasConfessore最近在“纽约时报”杂志上所承认的,“所有这些......都是旨在帮助广告商向真正的消费者出售商品和服务。广告商及其硅谷的合作伙伴不断在收集、贩卖每一丝通过点击或线上购物车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据。”

工信部就新浪微博数据泄露事件问询约谈:针对媒体报道的新浪微博因用户查询接口被恶意调用导致App数据泄露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

工信部要求新浪微博按照《网络安全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对照工信部等四部门制定的《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数据安全隐患:一是要尽快完善隐私政策,规范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二是要加强用户信息分类分级保护,强化用户查询接口风险控制等安全保护策略;三是要加强企业内部数据安全管理,定期及新业务上线前要开展数据安全合规性自评估,及时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四是要在发生重大数据安全事件时,及时告知用户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此前报道,近日,有用户发现5.38亿条微博用户信息在暗网出售,其中,1.72亿条有账户基本信息,售价0.177比特币。涉及到的账号信息包括用户ID、账号发布的微博数、粉丝数、关注数、性别、地理位置等。[2020/3/24]

大数据可能推动互联网经济,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声音 | 世界经济论坛:多数区块链数据泄露因没有采取适当安全措施:据Cointelegraph报道,世界经济论坛(WEF)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区块链网络安全的报告。报告指出,大多数数据泄露并不是由黑客的技术水平造成的,而是由于没有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而导致的。世界经济论坛进一步声称,尽管攻击者会破坏区块链,但他们更经常试图利用或破坏区块链的部署。世界经济论坛表示,领导层在区块链的安全方面发挥着作用。报告称,网络安全应该被视为一门核心的领导学科,世界经济论坛建议区块链相关公司的负责人应设立一个网络安全领导职位,并确保该职位有足够的权力采取必要的行动。[2019/4/9]

大数据,大问题

动态 | 华住数据泄露案嫌疑人被逮捕:据彭博社消息,华住更新数据泄露案调查情况,逮捕企图在暗网出售数据的嫌疑人,嫌疑人的数据销售未遂。此前有媒体报道华住旗下多个连锁酒店1.3亿用户数据遭泄露,标价8个比特币。[2018/9/17]

数据创建和收集要使人舒心,安全是首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过去几年中不乏令人瞠目结舌的头条新闻是有关企业收集的大量用户数据被盗或被滥用的。

举一些比较著名的例子:

雅虎曾经历了一次大型的黑客攻击,最终所有30亿客户账户被骇。Target和Equifax等其他知名企业同样也遭受过客户敏感信息的泄漏与攻击。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随时被盗。绝大多数用户已经感觉到,数据泄漏已经开始从“可能”走向了“不可避免”事件。毕竟,如果美国电网都不能防止入侵,作为普通消费者又有什么指望呢?更不幸的是,大多数企业几乎没有动力去改变这个事实。即使这些日益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企业仍然坚持当前可以获得短期收入的战略,忽略长远的后果。

广告是互联网的重要收入来源,所有这些数据都是为广告服务的。有了用户数据的拥有权和访问权,他们就可以通过出售数据权限来获得利益。然而,这些服务平台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区块链允许用户自己控制和出售自己的数据,这些新科技将迅速重塑用户数据管理的方式。

区块链和大数据

区块链的起源是作为比特币的会计主干技术,这项背后的技术也随着虚拟货币逐渐冲击主流意识、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而崛起。

然而,尽管虚拟货币获得了大肆宣扬,区块链成功在各种噪音中成为当今仍有缺陷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有力继承者。区块链的许多固有功能,包括分布式网络结构、智能合约和通证化交易,将颠覆数据安全与使用的可能性。

大多数网络都容易受到攻击,是现今互联网有单点故障的缘故。网络犯罪分子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弱点及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大胆集中的网络攻击,盗取用户信息却不易被抓获。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将削弱这些攻击,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更具体地说,分片技术将为区块链提供更深一层的安全保护,通过在分布式网络中对数据的进一步划分和分布,使分布式存储比传统存储方案更出色。分片技术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技术扩展性问题,使技术平台可以适应不同的开发规模和级别。再者,分布式网络与通证经济结合,将使用户数据达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可用性。采用分布式存储的平台将很快超越主导现今行业的科技企业。消费者对于滥用用户数据且对数据不负责认的企业,将不再抱有这么大的耐心。因此,在下一个数字时代,人们会更偏向可以尊重用户隐私、保护用户数据并允许用户掌握自己数据的技术平台。

数据的钟摆始终向着隐私和安全方向发展,下一步,企业开始重视区块链的创新,顺应这项技术为时代带来的改变。

Bluzelle中文社区有你更精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4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