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大的一个热点不外乎是央行数字货币。新型冠状病席卷全球,影响巨大,接触性传播对纸币等法定货币产生联动效应,各国不得不开始正视数字化支付,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全面研究的步伐加快,顺应货币改革新趋势。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6月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已导致零售支付发生深远变化,揭示了现有系统的优势和弱点。CBDC的发行对于各国央行来说处于政策机会的前沿,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BIS认为,一个成功的CBDC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安全的、可信的、广泛使用的数字支付方式”。
报告还显示,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研究上均有了较大的进展。其中约40%的中央银行已经从原来的单纯概念研究发展成为了实验或概念证明。甚至有10%的央行已经在进行数字货币的开发和试点工作。
其中,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和Facebook的Libra项目最为瞩目。CBDC成为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印度正与全球多家央行就CBDC跨境支付进行对话:7月5日消息,印度储备银行(RBI)目前正与至少18个其他国家的央行就“数字卢比”跨境支付的可能性进行对话。根据印度《经济时报》6月27日的报道,印度央行行长Shaktikanta Das于6月份在伦敦的演讲中,强调了外贸基础设施对“数字卢比”的重要性,该数字卢比将于7月初在当地达到100万用户。Das表示,“但跨境支付也将变得更快、更无缝、更具成本效益。这是另一个需要给予大量关注的领域。我们一直在与其他已经推出或正在推出CBDC的央行进行对话。”
报道称,自2022年7月以来,已有18个国家的银行开设卢比Vostro账户。Das解释称,印度希望提供其CBDC作为各国进口印度商品的支付方式,以帮助那些因美元供应而苦苦挣扎的国家。[2023/7/5 22:19:21]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国家还处于概念证明的阶段,立陶宛已经做足准备,即将在欧元区发行首个由央行生产的数字货币LBCoin。2.4万枚数字货币将于下周开始预售。这些数字货币将以99欧元的价格出售,六枚打包出售。
Wipay与C&WJCCU合作开发牙买加央行CBDC数字钱包:12月19日消息,金融技术提供商WiPay与牙买加社区与工人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有限公司(C&WJCCU)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为该实体参与牙买加央行(BOJ)的CBDC计划开发数字钱包。
通过WiPay开发的软件,C&WJCCU将成为第一个创建CBDC的非银行实体。拥有新开发钱包的金融实体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登陆该平台。(Jamaica Observer)[2021/12/19 7:49:17]
立陶宛央行副行长Marius Jurgilas认为此举将使立陶宛处于法定数字货币发展的前沿。
鸵鸟夜班编辑制作了一份图表,该表展示了目前世界各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进展:
花旗报告:Diem或成为CBDC白标提供商:金色财经报道,根据花旗近日发布的题为“货币的未来”的报告,Facebook主导的稳定币项目Diem可能成为CBDC白标提供商。报告认为,该稳定币项目可以在公共部门通过CBDC所提供的基础上提供基础设施层。花旗银行表示,Diem白皮书明确指出:“他们愿意与任何有兴趣将其货币作为稳定币添加到其网络中的中央银行进行讨论”。这可以在支付领域提供更大的功能和特性,从而推动个人和公司更广泛地采用CBDC。[2021/4/20 20:37:42]
在冠状病危机的推动下,各国央行和政策制定者对CBDC在机构和面向公众方面的潜在好处正变得越来越乐观。
其中美国、韩国等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性,纷纷转变态度,开始接纳CBDC。
前不久,数字美元基金会发表了一份数字美元白皮书,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不同于Libra以市场为主导,由私营机构操作模式,数字美元则完全由央行研发,政府主导,不允许私营机构参与。在反对Libra的前提下,想在货币之战上继续保持美国的龙头地位,数字美元是美国唯一的选择。
英国央行:私营公司或在CBDC发行中发挥作用:金色财经报道,英国央行(BoE)对私人加密货币可能在货币未来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在周二举行的一次网络研讨会上,从事英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计划工作的英国央行分析师Ben Dyson表示,私人公司很有可能在货币的发行和分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Dyson称,去年已经看到大型科技公司的提议,有关建立可以更稳定地发挥作用的支付系统和加密资产。Dyson表示,尽管它们可能给货币体系带来新的风险,但如果私人货币提供真正的效用,它可以与任何未来的CBDC计划一起发挥作用。[2020/4/8]
数字美元将成为美国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竞争上的翘板。
尽管美国对此还存有诸多疑虑,但前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主席Chris Giancarlo毫不犹豫地站在积极推出央行数字货币一面,他鼓励美联储和财政部开展数字美元试点项目。
声音 | 澳联储:Libra在澳大利亚或难以成功 目前没必要发行CBDC: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表示,一直密切关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发展,并认为目前仍不清楚国内是否会有强劲的需求。其表示,这些事态发展还有可能影响其作为纸币发行商和该国实时总结算系统运营者的职责,以及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支付体系的稳定和效率”的职责。“我行目前的评估是,迄今见到的加密货币没有提供货币的常规功能,这解释了其在澳大利亚没有被广泛用作支付手段的原因。”它表示,较新的加密货币正在出现,或已被提出,寻求解决早期迭代的一些缺点。下一代加密货币在未来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使用。RBA表示,鉴于多家公司的参与,Libra项目有可能得到广泛使用,可能能够利用这些公司庞大的现有用户基础和技术能力。RBA同意G7此前的决定,表示在所有风险和监管要求得到解决之前,不应允许私营部门的全球稳定币倡议启动。在澳大利亚,即使全球稳定币确实符合所有监管要求,目前仍不清楚它们是否会有强劲需求,尤其是对国内支付的需求。澳大利亚已经有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率的实时支付方法。近年来,一些新的非银行数字参与者已经进入市场,为澳大利亚人提供更便宜快捷的汇款服务。关于CBDC,RBA表示目前没有必要。(ZDNet)[2020/1/9]
在Giancarlo的视角中,金融业的赢家最终是那些可以使用数字货币技术降低成本并提高交易速度的人,而输家将是那些无法适应的人。数字货币带来的机会能让社会和国家受益。
美国绝不允许中国在此方面占尽先机。
火大炮的热战演变为经济制约冷战,现在是货币之战。
相对于美国来说,韩国的态度则更加明显,去年10月29日,在由韩国银行与韩国支付协会联合举行的题为“2019支付结算制度研讨会”上,韩国银行金融结算局局长Kyong-sik Hong明确表达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否定态度。其自大地称,韩国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各种支付手段非常发达,几乎没有必要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然而今年六月,该国媒体韩联社报道称,在韩国央行发布的长期发展战略《BOK 2030》中,其正积极从事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以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经济及金融环境。
与此同时,韩国央行还已引入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技术和法律要求,成立央行数字货币法律咨询小组,以帮助审查与日后可能发行这种货币有关的法律问题。此外,韩国央行还瞄准区块链技术,建立数字创新室,支持用AI、大数据和区块链来大力推动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发展。
口嫌体直的韩国央行一边拒绝承认自己将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处于劣势,一边加紧制定策略和方案,以防止自己落后。
此外,日本也加入CBDC的竞争中,6月11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日本央行目前暂无发行数字货币的计划。但7月2日,日本央行宣布将从技术角度评估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并与其他央行及相关机构合作考虑引入央行数字货币。
新加坡在央行数字货币上的研究相较于其他国家要早得多。新加坡自2016年就开始打造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Ubin,聚焦跨境支付结算和证券结算,但并没有掀起很大的浪潮。虽然新加坡的支付基础设施非常先进,也出现了pay wave、grab pay等支付方式,但现金仍是新加坡人最主要的支付选择。
新加坡的支付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支付改革也成为必然之势。
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对央行数字货币作了非常详细的探讨。他认为,大家现在对央行数字货币本身非常激动,但更应该关注的是其使用场景,每个国家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有不同的动机,例如瑞典计划开始测试的电子克朗主要用于零售支付,而柬埔寨计划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则是为了促进金融包容。
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竞争的白热化,新加坡“单打独斗”的策略已被舍弃,转而面向已对CBDC研究非常成熟的中国。
孟文能此次在陆家嘴论坛上主要目标就是和中国探讨中国游客境外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
他表示,CBDC是当前非常热的话题,中国央行在该领域的探索非常积极,新加坡应该要与中国央行有非常多的交流。
通过向中国学习“取经”,与中国进行合作,新加坡央行数字货币项目Ubin无疑能够实现实质性的快速的进展,落地场景也将更加丰富,远比自己研发要快得多。
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新加坡或许能够弯道超车,超越日韩等国家,实现数字支付的快速发展。如果中新两国游客能够通用CBDC,则可以减少加元CAD和人民币CNY的兑换流程,新加坡的旅游业前景也将更加值得看好。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已经开启试点,呼之欲出,接下来就是真正地大规模的落地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杨东在文章中建议,要尽快落实央行数字货币DCEP,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
除了CBDC,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正在深刻变革着传统经济业态,塑造着数字经济。
正如杨东所建议的,应当充分注意到区块链带来的制度革新前景。应围绕区块链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不断深化改革,真正释放区块链的巨大潜能,赢得数字时代的领先契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