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科普 | 元宇宙双要素:NFT+GameFi

元宇宙见闻原创

作者|Camila

编辑|chi

“在人类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对内,通往虚拟现实。”——《三体》

「元宇宙」,加密行业的人说他们正在构建它;游戏玩家说他们可能已经生活在其中,艺术界正从中获利,但它是什么,又由什么组成?

一、NFT是元宇宙的一部分,为什么?

IMF今日发布的加密货币科普视频实为两年前旧闻,且存在诸多疏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日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关于加密货币的科普视频,这段时长两分钟的视频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该视频称加密货币是“货币进化的下一步”,但没有特别提到DLT、区块链,甚至是代币名称等术语。BTC、XRP和ETH只出现在说明加密交易的图形中。尽管这段视频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超过13.7万的点击量和2900个赞,但来自加密社区的许多反应都是批评的,他们指出了信息中的漏洞和似乎具有误导性的措辞。

Reddit用户nanooverbtc称:“他们犯了很多错误,比如把私钥称为密码。”该视频也没有讨论挖矿或加密货币供应。Kraken策略师Pierre Rochard等知名人士表示:“可证明的稀缺性是比特币有趣的原因,你忘了提这一点。”(Cointelegraph)[2020/8/24]

元宇宙是各个部分的总和,它依赖于许多不同的事物来真正实现。如果你拥有一个NFT,甚至只是拥有一些加密货币,也可能意味着你已经参与到元宇宙体验的一部分,至少已经和元宇宙非常相近。

动态 | 新浪财经:官媒针对区块链的报道从科普宣传转向打假监管:据新浪财经今日消息,“1025新政”满月,一个月间,官媒对区块链的态度风向已转。据11月初的一项统计,七家党媒在新政一周内发布了65篇直接相关报道,当时文章中的关键词是数据、产业、安全、创新等,大量文章偏向于科普区块链的概念以及应用介绍,提醒警惕虚拟货币炒作的仅有3篇。近期,官媒的批评焦点则纷纷指向借区块链之名进行的虚拟货币发行和炒作行为。据统计,新华网、人民网收录转载的,以打击虚拟货币或揭露假借区块链行为主题的文章,自10月25日到11月25日午间,共28篇;其中,11月19日至11月25日的一周内就高达15篇。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三个观点展开:厘清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关系,说明二者概念不等;打击伪“区块链”局,或是虚拟货币局揭露;提醒民众,区块链不能成为炒作的噱头,更不是行的招牌,需警惕此类活动,理性投资。[2019/11/26]

目前,对“元宇宙”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除了它可能是互联网的最高级形态的发展,或许我们也可以将其定义为——“是一个由持久、实时渲染的3D世界和现实模拟组成的庞大网络,支持身份、对象、历史、支付和权利的连续性,并且可以由真实的无限数量的用户同步体验。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单独的存在感。”

动态 | 区块链技术入选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2019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据新浪网今日新闻报道,美国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公布 2019 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区块链技术因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而上榜。 入选榜单具体原因: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将显著改善食品污染源数据追踪的困境。利用区块链云端系统,食品制造商可以依次在计算机储存各类过程的信息。[2019/9/29]

那么,如何在庞大的虚拟世界中,证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将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大多数人对虚拟产品的第一个疑问是,当产品更容易被模仿或伪造时,如何保持产品的价值?从运动鞋到艺术作品,假冒显然是现实世界中大多数行业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如何对虚拟物品维持和实现稀缺性和排他性?这就是NFT的用武之地。

它将在元宇宙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人们完全拥有自己的角色、累积的虚拟世界中的物品甚至虚拟土地。所有无形的虚拟物品或有形的真实物品都可以表示为NFT。

声音 | CNBC主持人:加密货币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难以向外行快速科普:CNBC主持人Ran NeuNer近期发推称,加密货币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很难向外行快速解释。当人们要求我向他们解释比特币时,我知道他们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才能真正理解。[2019/9/10]

NFT是一种对虚拟资产主张所有权的安全手段。如果虚拟物品通过NFT受到保护,则NFT直接指向该物品的原件,而不指向该产品的任何其他副本或伪造品。当出售NFT时,出售的是资产所有权证明。

NFT中包括了记录在智能合约中的不同的识别信息,这些信息使得每一个NFT通证之间互不相同,不可分割。这种属性也就使得NFT成为元宇宙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将来把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准确无误的映射到虚拟世界提供了可靠可行的技术手段。

NFT本身很复杂,其在元宇宙中的作用相当于是一种记录谁拥有特定虚拟商品的方式。创建和转移虚拟商品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NFT是一种可能对元宇宙有用的金融架构。或者更实际一点说:如果你在元宇宙A平台购买了一件虚拟衬衫,NFT可以创建一个永久数据,让你在元宇宙B到Z平台兑换相同的衬衫。

科普时报:区块链与云计算长期发展目标不谋而合:据《科普时报》今日报道,区块链与云计算两项技术的结合,从宏观上来说,一方面,利用云计算已有的基础服务设施或根据实际需求做相应改变,实现开发应用流程加速,满足未来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初创企业、学术机构、开源机构、联盟和金融等机构对区块链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云计算来说,“可信、可靠、可控制”被认为是云计算发展必须要翻越的“三座山”,而区块链技术以去中心化、匿名性,以及数据不可篡改为主要特征,与云计算长期发展目标不谋而合。[2018/5/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本源探索的不断深入,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价值和NFT“独一无二”的记录功能将愈发深刻融合,这无疑会继续强化NFT和元宇宙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NFT将会成为元宇宙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元宇宙将会成为NFT最具亮点的应用成果,从这一角度来看,两者相互依存,互生共荣。

二、从GameFi到元宇宙

可互操作的游戏显然是实现元宇宙虚拟世界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

GameFi,即GameFinance,中文可以译为金融游戏化,指的是由区块链游戏AxieInfinity的火爆而吸引外界广泛关注的P2E为核心的一种商业模式。

GameFi是游戏和金融的结合,它的真正核心在于“金融”。这是一个可持续的经济体系,一种通过Game的形式降低进入门槛的金融活动。当然,除了可以玩游戏赚钱,GameFi更具长远意义的一点在于,它为现实世界中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去窥探元宇宙的模样。

GameFi中有很多元宇宙的元素。首先,在游戏中,我们具有一个可跨越多个封闭平台的一致身份,这是通往无数体验的门户;其次是沉浸感,游戏是否具备高度的沉浸感是吸引玩家的第一要素,而沉浸感也是吸引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去体验元宇宙、接受元宇宙的关键一环。最后,元宇宙世界一定是开放的,且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这一点我们能在大多数的游戏中体会到。

像Roblox和Fortnite这样的游戏,玩家可以在其中建立自己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对元宇宙的设想——“高度发达的数字世界,人们可以在里面生活、工作、娱乐、购物、学习等。”

虽然元宇宙可能有一些类似游戏的目标,包括游戏,并涉及游戏,但它本身不是游戏,也不是围绕这一特定目标进行的。

GameFi让我们可以窥探未来庞大元宇宙世界的雏形——未来人们可以身处于电脑绘制的虚拟世界,其中灯火辉煌,数百万人在中央大街上穿行,每个人可以在里面购买自己的土地,建造自己的房屋。

三、可期待的未来

元宇宙代表了以互联网和新兴的Web3提供动力的所有流程和协议的总和,并且正在合并成一个中央和可互操作的空间。在这个未来领域,通信、财务、游戏、个人资料、NFT等都是更大的在线体验的一部分。

今天的虚拟世界大多受限于PC和平板电脑界面。它们受限于该硬件的不那么身临其境的能力,即沉浸感——这与《雪崩》中描述的相去甚远。

但是,随着VR硬件变得更先进、实惠,这些虚拟体验将变得更加真实,我们居住的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将开始模糊。

元宇宙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现实互联网世界在未来映射的虚拟空间,所涵盖的范围也将从泛娱乐扩展到互联网的每个角落。

不过目前元宇宙的发展阶段仍处于初期,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发展完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99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