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pital6Eagle
?
超级“油田”
数据,被喻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显著激发个人数据资源化,孕育出了一个个超级“油田”。
在中国,这些油田的规模异常庞大:截止2021年6月,作为国民级应用,微信的月活用户已达到12.51亿人。
经过一次次点击和输入,有关人们衣食住行,消费需求偏好,社交职业状况,金融支付能力的海量数据持续汇入,成为巨大商业资源。
国家级数据云平台“人民云”正式上线:聚焦元宇宙等行业领域:金色财经报道,国家级数据云平台“人民云”5月20日正式上线,“人民云”聚焦党建、金融、元宇宙等行业领域,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规划布局新型数据中心和新型算力中心。此外,人民数据将以区块链、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等技术为手段,将推出国内第一个个人信息保护平台“人民数保”。(人民网)[2022/5/20 3:31:22]
随着强者恒强,相关风险和破坏性也开始暴露。这包括:使用过程中的数据泄露、个人隐私破坏,以及——数据垄断造成的创新阻滞。
今年以来,中国陆续出炉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重磅法规,坐拥巨量数据的超级“油田”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拷问。
不过,面对变局,科技巨头并非毫无准备:深入布局隐私计算,成为其突围变局的重要伏笔。
隐私计算火速崛起
隐私计算,融合数据科学、密码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在原始数据“不出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资源的安全共享,达到敏感数据的可用不可见。
第十届中关村大数据日聚焦“数化·数治·元宇宙”:金色财经报道,“第十届中关村大数据日”日前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数化·数治·元宇宙”。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多会场同步形式,融入新发展理念,搭建了元宇宙数字会议室,创造线上数字虚拟场景与线下真实会场联动新模式。[2022/1/1 8:18:27]
以医疗数据的“脱敏”为例:医疗机构的诊疗检验数据,在经过隐私计算平台处理后,提供给医学统计公司使用。
相比传统方式,隐私计算化解了这一过程中患者隐私泄露风险和交换双方不信任难题。
中国的隐私计算行业,在政策激励、下游需求拉动和资本加持多种因素作用下,短时间内迅速崛起。
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局长:海淀区将聚焦区块链等产业 加强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局长王澎表示,海淀区将围绕科技创新片区“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的定位,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产业,加强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关村科学城数字经济创新引领水平;深入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探索创新数字贸易管理制度。(经济日报)[2021/9/4 22:59:27]
2016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支持企业加强多方安全计算等数据流通关键技术的攻关。
2018年,中国隐私计算技术产业化快速启动。2019年,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巨头率先推出各自隐私计算产品,服务于内部及市场需求。
近两年,一批专注于隐私计算产品化的初创企业迅速涌现,使得相关技术性能和适用性提升迅速,隐私计算在中国金融、医疗和政务领域的应用落地加速展开。
声音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聚焦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开发应用,推进全面建设智慧法院向纵深发展:金色财经报道,12月3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实验室建成启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参观实验室并讲话。周强强调,要以智慧法院实验室建成启用为契机,坚持“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聚焦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开发应用,推进全面建设智慧法院向纵深发展,为全球司法贡献中国智慧。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科技创新,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科技成果,不断拓展数据资源,持续更新技术功能,加强智能化开发应用,提升集成服务能力,把实验室建成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和人民法院信息化技术创新的重要孵化器。[2020/1/1]
目前中国隐私计算细分赛道内,已初步形成翼方健数、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华控清交“四小龙”领跑格局。
声音 | 井贤栋:蚂蚁区块链一直聚焦核心技术和区块链场景应用:据证券日报消息,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蚂蚁区块链一直聚焦这两件事情:“一是攻克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可控,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金融级区块链平台;二是积极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加速整个业界对区块链核心价值的理解。”[2018/11/16]
7月底翼方健数完成超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为赛道内最大单笔融资,其高管向媒体表示,2021年翼方健数业绩预期能实现七倍左右的增长。
提前布局,为中国抢占隐私计算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全球主要隐形计算开源项目分布,可见一斑:
中国企业引领的代表性隐私计算开源项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这样描述:谷歌、Intel等国际领军企业开创了隐私计算产业的时代潮流。
但从整体发展路径来看,相比国内企业,国际科技企业“商业化的产品形态较为局限,产业生态也尚未形成火热竞争或垄断格局”。
展望前景,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觉醒及数据资源强监管形势下,隐私计算需求预计会持续大幅膨胀。
研究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5年隐私计算应用范围将覆盖全球一半的大型企业机构。
区块链悄然入局
据相关统计,目前中国的56项隐私计算产品中,有21项出自区块链背景企业。
这点不难理解,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存在天然联系,二者都用到密码学。作为隐私计算主流技术路径的多方安全计算尤其侧重加密算法和协议。
不过,在实际技术运用中,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关系并不紧密。在国内,隐私计算更多被定义为独立于区块链的技术领域,双方“有待融合”。
借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特性,增强隐私计算任务的可验证性、可审计性,是主要方向。
由于市场环境差异,海外区块链行业与隐私计算的结合走上另一条道路。
国际企业选择隐私计算产品时,更青睐以芯片为核心硬件的可信执行环境,国外区块链公司较难复制中国企业以多方安全计算切入B端市场的路径。
不过,区块链行业没有放弃向隐私计算领域的迈进。
近年来区块链+MPC,在个人数据保护、使用管控和交易激励机制上的价值主张逐渐清晰,海外区块链行业向数据价值链上游探索趋势增强。
近期,主打多方安全计算隐私解决方案的区块链平台Partisia,成功融资2000万美元的案例,或许可以看作国际资本市场应对趋势做出的转变。
国际区块链隐私保护项目中,个人数据成为关键词
其背景是,由于文化和法律环境差异,西方国家个人数据及隐私保护意识正在快速觉醒。
2019年,苹果对iOS14隐私政策升级,用户可以选择拒绝广告商跨网站数据追踪。2021年5月一项针对美国iPhone用户的调查显示,多达73%的受访者对这项隐私政策表示赞同。
2020年,主打隐私保护的搜索引擎公司DuckDuckGo应用下载量首次超过5000万次,凭借2.42%的市占率,已超越必应、雅虎,成为美国第二的移动搜素引擎。?
2021年,区块链应用NFT在文化产业火爆流行,个人数据价值变现骤然走进现实。
上述进展或许意味着:如果说,中国凭借隐私计算在数据流通下半段领先一程,西方国家市场可能会在区块链上发力,更快打通数据价值链的上游。
前景展望
隐私计算与区块链的割裂和羁绊,折射出从个人到企业的数据流通闭环尚未真正形成。
在数据价值释放和传递过程中,处于供应链上的硬件厂商、操作系统开发商、区块链企业、隐私计算服务商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还没有明确答案。
但隐私计算崛起的积极意义在于,数据价值链开始被激活,而距离全面打通,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发力,以促进数据资源高效流通为目的的技术创新将持续涌现。
比如,更加靠近数据源头的个人隐私计算基础设施——面向个人设备的内嵌式可信操作系统,已经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