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证券时报刊文“数字人民币将成为安全普惠零售支付基础设施”。文章表示,近日,央行首次披露数字人民币研发情况,随着数字人民币从理论走向现实,中国在该领域的实践已走在全球前列。当前,客观上需要更为安全、通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进一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并以此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与效率,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多被用于投机,存在威胁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并成为等非法经济活动的支付工具,给国际货币体系、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等带来诸多风险挑战。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有助于抵御此类私人数字货币冲击,为公众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支付工具。
证券时报: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证券时报今日刊文《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文章称,对于虚拟币相关资金的流动,金融机构严阵以待。有六大行人士表示,已有大行对境外炒币账户转账进行严格控制。这意味着,大银行内部对炒币账户已有识别。日前,上海一位接近六大行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人民银行要求各个银行机构建立反系统,一是人工方式,二是系统自动判别。如果有客户通过频繁转账来规避对大额资金流动的监管,不管是对公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银行都要给名单报上去,以做到尽职免责。至于说最后怎么处理,人民银行会单独调查。但是,也有接近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反模块对虚拟币投资行为缺乏针对性,只能预警一部分信息,并不好用。银行面对海量的交易,目前可能更多还是人工监控可疑资金、账户。[2021/5/24 22:36:31]
证券时报:中国数字货币前景可期:8月20日,证券时报发文指出,中国数字货币充分借鉴了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支付办法,并且彻底摆脱了传统电子货币的发展思路,参考电子商务企业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并且在安全验证方面,采用了区块链系统,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数字货币。中国数字货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完全摆脱对现有互联网络或者“因特网”的依赖,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数字货币结算。第二,中国数字货币安全性是建立在主权货币管理系统基础之上的。第三,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大幅度节约交易成本和货币管理成本。第四,中国独特的数字货币发行方式,使得中国在数字货币推广过程中,可以绕开现有的国际交易规则,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方便之门。[2020/8/20]
证券时报:区块链金融应用成果很多 但大规模商用尚未成气候:《证券时报》4月19日文章报道,从多家国有行、股份行近期陆续披露的年报看,区块链技术从数年前被银行金融机构竞相布局的“概念式验证”阶段,逐渐结出应用成果。现阶段国内外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项目已有不少,但主要集中于银行非核心业务应用,多数还处在概念证明阶段。[2018/4/19]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