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非理性繁荣”:互联网泡沫和加密货币的对比分析

《核财经》编译

如果你曾经遇到过“加密货币”或“比特币”这个词,那么很有可能在同一个段落甚至句子里也能找到“泡沫”这个词。对于加密货币怀疑论者来说,“泡沫”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然反应,尤其是在2017年底市场飙升之后,数字货币和Token内在价值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在许多人看来变得显而易见。

然而,并非所有的泡沫都是平等的:一些泡沫框架的引用和隐喻往往比其他的更频繁地出现在媒体空间中。或许加密技术最引人注目的历史类比是2000年代早期的互联网泡沫,在围绕颠覆性信息技术的早期应用而出现的蓬勃发展的市场,以及围绕区块链生态系统而出现的高度波动的市场之间,人们几乎无法抗拒地将二者相提并论。

最近加密货币价格的暴跌让相似之处更加明显。正如彭博社本周早些时候报道的那样,VanEck的MVISCryptoCompare,这个跟踪前十大加密资产的指数与1月份的高点相比下跌了80%。具有象征意义的是,这比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78%的暴跌幅度更大。加密货币总市值跌破2000亿美元,比历史高点缩水了三倍多。这是否意味着加密货币市场注定要重蹈早期互联网泡沫的覆辙?

美检察官:SBF在保释期间通讯设备仅可使用翻盖手机或其他“非智能手机”:3月4日报道,美国检察官就保释条款表示,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SBF)的通讯设备将是一部翻盖手机或其他“非智能手机”,以确保在他保释期间不能上网或无法上网,他的手机功能将仅限于语音通话和短信。此外,SBF可访问网站受限,但可访问Netflix、Uber Eats和MLB。[2023/3/4 12:42:29]

最简单地说,当资产的交易价格远远超过其基本价值时,就会出现市场泡沫。尽管这种情况在几乎所有市场都可能发生,但被广泛解读为科技行业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也许这是由于人类倾向于对潜在的破坏性技术感到兴奋,然后在这种兴奋的刺激下进行投机行为。相关技术不一定非得是数字技术——19世纪中期英国的“铁路狂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家“非面对面货币兑换”金融科技公司入驻釜山创意经济创新中心:一家提供非面对面货币兑换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已搬入釜山创意经济创新中心的托儿所。釜山创新中心23日宣布,提供100%优惠汇率服务的初创公司“Switch One”已迁入托儿所B.cube。目前,根据《外汇交易法》,网上货币兑换经营者不能向其账户支付外币,但相关规定将从9月起取消。该公司主要在釜山和首尔开展业务,计划利用自己的区块链技术推动海外汇款和本币联动项目。随着法规的解除,该服务开始后,公司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在日本推出名为“Switchen”的货币兑换平台。(韩联社)[2021/7/23 1:10:54]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消费市场迅速增长。企业家和投资者嗅到了“下一个大事件”的气息,纷纷涌入这个领域,相互之间的热情随着互联网初创企业的估值而膨胀,这些初创企业在牛市中大量涌现。当时,在一家公司的名称中加入.com对其股票的影响与今天加入’区块链'一样。纳斯达克综合股票市场指数(NasdaqCompositestockmarketindex)是追踪许多此类科技公司的指数,它的表现一直不错——直到某一刻,2000年3月,该指数达到6万亿美元的峰值。几年前,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曾说过一句名言:“非理性繁荣”往往会“过度抬高资产价值”。一旦互联网热潮急转直下,“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exuberance)一词几乎进入了对所发生事情的每次分析反思。

吴忌寒: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对该行业来说是“非常健康”的: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吴忌寒表示,最近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审查对该行业来说是“非常健康”的,监管行动在提高行业声誉的同时淘汰了不良行为者。但监管担忧严重影响了投资者情绪,给加密货币价格带来压力。(CNBC)[2021/7/13 0:48:05]

泡沫破裂了,人们的期望值过高,市场过热,许多互联网公司被证明无法提供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更不用说提供和投资者投入价值相匹配的服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半数以上的公司倒闭,数万亿美元的投资者资金消失殆尽。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互联网泡沫的爆发帮助淘汰了众多机会主义者,从而为那些拥有真实想法和真正洞察力的严肃公司扫清了道路——如今的亚马逊(Amazon)和苹果(Apple)等巨头通常是主要的例子。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约瑟夫卢宾(JosephLubin)曾将这些事件描述为“创造性破坏”,并与其他许多人一道指出,加密市场可能遵循同样的轨迹。

报告:去中心化金融中存在18种“非金融”风险:数据和研究公司BraveNewCoin在11月的一份报告强调,去中心化金融中存在18种“非金融”风险,报告深入探讨了与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融资协议相关的更多技术问题。例如可扩展风险,网络拥堵导致高昂的Gas费和交易失败,可能会导致DeFi协议出现故障或无法正常工作。(Cointelegraph)[2020/12/11 14:54:01]

的确,互联网泡沫和假想的加密货币泡沫有着许多惊人的共同点,从推动其爆炸性增长的非理性繁荣的强大浪潮,到对其潜在技术的宏大颠覆承诺,再到描述其资本化动态的趋势线。根据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3月份的报告,加密货币价格图表大体上反映了世纪之交的纳斯达克指数图表;熊市周期和反弹的数量以及它们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交易量的规律也是如此。其他一些非常聪明的人也通过使用奇特的统计技术来比较这两组数据点,独立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那么,是否有理由认为,痛苦的泡沫破裂在等待着我们所有人呢?或者,这种情况已经在一月份发生了吗?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正经历着类似于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萧条时期?

分析 | 75%的美国投资者认为比特币“非常危险”:据coindesk报道,盖洛普和富国银行今日公布的一项新调查显示,75%拥有超过一万美元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美国投资者认为比特币是一种“非常冒险”的投资。该民意调查面向美国近2000名成年人,只有2%的人持有比特币,超过70%的人“对购买比特币毫无兴趣”。另有26%的人“很感兴趣”,但不打算最近购买任何加密货币。虽然有75%的人认为比特币“风险很大”,只有2%的人认为比特币“风险太大”,23%的人认为比特币至少“有点风险”,不到0.5%认为比特币“根本没有风险”。[2018/7/31]

答案或许不能让我们满意,因为我们不能确定。

需要记住的一件事是,这两种情况下的许多重要特性仍然不同。最明显的是市场规模,尽管这个指标的相关性是有争议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顶峰时达到了6万亿美元,而加密市场的高水位标记大约是5000亿美元。因此,至少我们可以放心,如果加密货币崩溃,对整体经济的损害将不会像18年前那么严重。

一个更重要的变量可能是市场波动的速度。根据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的同一分析,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速度是早期互联网行业的15倍。

两种情况之间有一些重要的区别。一是由于Twitter、Reddit和Telegram的存在,加密货币市场周围的信息环境更加丰富、更加透明,对相关(或者不那么相关的)信号也更加敏感。另一点是,与互联网初创企业主要由机构投资者的风险资本支持不同,加密市场依赖全球数百万散户投资者。总而言之,“密码泡沫”有一个更加多样化的参与者群体,他们拥有丰富的市场信息,可以说是地理分布最广的市场。这看起来像是一组结构上的差异,可能会产生与网络公司泡沫破裂不同的结果。

NoamLevenson在《黑客正午》(HackerNoon)这篇深思熟虑的分析文章中指出,数字资产市场尚未达到适当“爆发式增长”所需的采用和资本化水平。此外,类似于互联网的崩溃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相反,加密市场只会在熊市和牛市周期之间来回震荡,直到广泛采用加密技术帮助它们在波动较小的领域站稳脚跟。关键是,我们很可能已经度过了危机,或者只是在通往新高度的另一个熊市循环中。要自信地断言一个或另一个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能从网络公司的案例中学习和推断出那么多东西——案例有点类似,但与目前的加密市场状况不完全相同。

归根结底,数字资产是否存在泡沫只不过是术语上的争论。即使在加密社区内,大多数人都清楚,目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能够提供的有形产出,远远落后于coinmarketcap.com网站主页上的市值数据,这两种价值在某个时候将不得不重新组合,就像互联网公司最终如何展开的那样。

正确的问题是时间线是什么,行业的最终配置是什么;今天的参与者中有多少人会幸存下来,哪些人最终会成为未来区块链行业的亚马逊人和谷歌;该行业是否会通过毁灭性的崩盘或相对软着陆取得进展。

根据一个激进的观点,几乎每个市场都是泡沫,市场的发展进程就是一系列的通货膨胀和泡沫破裂。加密货币利益相关者的普遍看法似乎是,价格下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许多不太可行的项目将不得不出局。此外,即便是围绕潜在破坏性技术的股市狂热,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实现更大利益的手段,为新奇和风险行业打开资本闸门。“没有非理性繁荣,任何重要的东西都无法建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LTC区块链:企业该怎么使用区块链技术?

如果你是首席执行官,而且有人向你提出了一个区块链项目,请小心。区块链技术始于比特币,但自那之后,它成为了众多企业首选的宣传辞令,用于装点其通过加密技术粉饰的数据库.

[0:15ms0-0:5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