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区块链如何赋能实体经济,社会涌现出多个实践路径,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发起的“链改”行动则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怎样正确认识“链改”?“链改”行动取得哪些成果?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斌。
“链改”重点布局
无币区块链与非金融区块链
证券日报:海南、深圳可作为区块链电子票据改革样本:7月8日,证券日报发文“我国多地积极探索区块链电子票据 海南、深圳样本将提供成熟经验”。文章表示,海南省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应用管理平台在半年的时间里已累计开票超1900万张,涉及金额超310亿元。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目前累计开票超5000万张,日均开票超12万张,累计开票金额超650亿元,已覆盖批发零售、酒店餐饮、港口交通、房地产、互联网、医疗等百余行业。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海南、深圳在区块链电子票据上的先行改革已卓有成效,海南、深圳可作为改革样本为其他地方提供成熟经验。[2021/7/8 0:35:07]
《证券日报》:近年来,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推进过程中涌现出多种“上链”行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张推动区块链改革,即“链改”行动。请问,什么是“链改”?协会在其中主要起着怎样的作用?
证券日报:赋能实体成区块链重中之重:5月9日,证券日报刊文“赋能实体成区块链重中之重 供应链、溯源和数据等迎来政策红利期”。文章表示,?近日,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赋能实体经济是发挥区块链作用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深化融合应用,聚焦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数据共享等实体经济领域。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区块链在赋能实体经济领域作用突出。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区块链可以实现多方实时信息共享,增强业务流程透明度,助力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产品溯源领域,区块链可以实现商品信息全程实时溯源,在溯源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数据共享领域,区块链可以解决数据信息不对称、低成本获取有效数据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2021/6/9 23:22:40]
高斌: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8月份发起了“链改”行动,主要起到发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一般来说,“链改”是区块链改革的简称,是运用区块链技术与思想,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证券日报:顶层设计已基本完备 数字货币正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进程明显加快。“我国数字货币已经完成了早期技术指标等测试,目前正在一些城市区域层面进行试点。而这些试点基本上是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范围,以及限定的场景里进行一些应用的测试”,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陈波认为,从近期深圳的测试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未来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试点城市也都会开始推广,进行一些相关的小规模测试,但是距离大规模测试还需要一些时间。(证券日报)[2020/11/30 22:32:01]
“链改”的宗旨为,依托主权区块链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创新,以实体产业、数字经济改造实验与示范,重点布局无币区块链与非金融区块链,助力产业升级与动能转换,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保护投资者利益。“链改”的目标为,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链接价值;产融共识,建设生态;互联互通,命运共体。
声音 | 证券日报: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展仍面临一定挑战:7月2日,证券日报刊文《肉菜海鲜也要上区块链零售巨头迈入“链上时代”》。文章评论,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展仍面临一定挑战。区块链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上链数据的真实性问题,IBM区块链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预防角度,可以拉长整个链条,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的能力,增加造假的成本;从事后处理角度,参与方在链上形成的数据无法篡改,若存在造假行为,事后可以被识别追溯,并且将来会把这样的造假企业逐出整个生态链。[2019/7/2]
我认为,目前“链改”主要有四大发展方向:即在商业模式上,打通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打造一个不缺资金、不缺客户、不缺员工的趋于完美的组织与生态;在技术层面上,打造信任的机器,让协同协作成本为零的技术基础得以实施;在金融层面上,依托可信的基础、去中介化,实现使用价值零成本的快速流动;在经济上,打通各个价值孤岛,形成价值生态。
数字资产领域
将诞生超级企业
《证券日报》: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成为主题,您主张推动“产业区块链化”,也曾提及,“产业区块链化”的前提是产业,落地是区块链化。请问如何理解此话?
高斌:我理解的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即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思想,结合新技术升级改造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我认为,实体经济需要被赋能,本质上来说是工业时代模式的升维,工业时代强调做大的经济模式,通过单一产品的规模扩大,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但是由于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矛盾不是生产能力不足,而是供给需求与信息的不对等,大规模批量化的生产满足不了碎片化的需求,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应对“多样性”的挑战,从分工与合作、供给与需求、经济结构的复杂性、思想文化以至时代变革等角度发挥作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产业区块链化”是必由之路,并且区块链不仅要赋能实体经济,也要赋能数字经济。对于整个产业生态来说,最好的情况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横向、纵向地形成生态,对企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但是当前并不能形成生态或是共同体,核心原因有两个,即信任问题和协作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
《证券日报》:随着区块链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您认为,数字资产在区块链应用价值体系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高斌:区块链应用的价值体系,应该是基于价值共生生态,重点在于赋能,区块链技术是生产关系的技术,简单而言就是解决现在生产力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数字资产是区块链改造现有物理世界价值共生生态的第一步,是原点和未来。实体经济是价值锚定载体,有了数字资产,企业内部股东、员工、外部渠道、消费者、生态支撑伙伴等才能完整地表达在价值共生生态过程的所有权、收益权。实体企业资产数字化将会实现其核心价值观表达、客户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企业经营模式,将诞生比肩BATJ的超级企业,在这个企业中,也许我们自己也是有股东利益的。总之我认为,未来数字资产领域将会出现超级企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