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块链安全公司CipherTrace的数据,2020年针对虚拟货币领域的犯罪减少了一半以上。
该公司的《2020年加密货币犯罪和反报告》显示,2020年,加密货币盗窃、黑客攻击和欺诈造成的损失减少了57%,减至19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安全系统得到了改进。2019年,这一数额曾达到创纪录的45亿美元。
报告:全球超过30%的主要交易所没有计划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金色财经报道,一个行业组织周二表示,受监管的金融交易所正在讨论如何利用人们对加密货币的兴趣,但其最新调查的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计划提供该资产类别。总部位于伦敦的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一份报告称,各交易所表示,他们担心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市场波动以及与加密资产相关的潜在网络安全风险。
在回应WFE调查的29家交易所中,有12家提供加密货币相关产品或服务,而17家则不提供。该组织表示,在目前没有加密货币相关产品的公司中,只有7家计划在未来推出这些产品,而10家则没有。WFE调查的交易所中,约有 38% 已经建立或计划建立工作组,专注于加密相关资产或服务。
WFE表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加密资产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WFE的成员包括美国纳斯达克(NDAQ.O)、德国德意志交易所(DB1Gn.DE)和瑞士 SIX Group。[2023/9/5 13:18:45]
CipherTrace表示,在过去两年中,“大规模退出局”在加密货币犯罪中占大多数,比如仅PlusToken庞氏局就净赚了29亿美元。2020年,同样的犯罪中有一个名为WoToken的类似局,从投资者那里取了11亿美元,这笔资金占2020年主要犯罪诈取金额的58%。
报告:到2030年,印度的加密技术行业市值将增长到2.41亿美元:9月24日消息,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 ( Nasscom ) 在与加密货币平台WazirX相关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到2030年,印度加密技术行业市值将达到2.41亿美元。它表示,到2026年,该行业的全球价值也将达到23亿美元。 根据“印度加密行业”报告,到2030年,印度的加密技术市场有潜力以投资和成本节约的形式创造超过80万个工作岗位和1840亿美元的经济附加值。加密技术行业——包括交易中的加密应用、P2P 支付、汇款和零售——在过去五年中在该国增长了39%。
目前,加密行业在印度拥有5万名员工,拥有230多家初创公司和150个概念和项目证明。它表示,印度散户投资者已在加密资产上投资了约66亿美元。(economic times)[2021/9/24 17:04:23]
CipherTrace的报告发现,欺诈是主要的加密货币犯罪行为,其次是盗窃和勒索软件。CipherTrace首席执行官DaveJevans告诉路透社:
报告:加密交易为电子商务带来新客户流量:金色财经报道,BitPay最近发布的一项报告调查了四个不同业务的商家,这些商家已接受比特币为一种支付方式。受访者表示,虽然其电子商务总销售额中只有0.5%-6.5%来自加密交易,但在过去三年中,加密交易帮助其将新客户流量平均提高了40%。商家报告说,在大流行期间,在线购物有所增加,这增加了各自平台上的加密交易数量。受访商家还表示,新客户群更喜欢在网上购物时使用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付款。尽管加密货币买家仍占相对较小的支出份额,但他们对加密货币的认可度非常高,并且还在不断增长。[2020/10/1]
“随着这些金融机构逐渐成熟,并采取更强有力的安全措施,针对中心化交易所的黑客盗窃行为继续减少。”
然而,2020年见证了去中心化金融相关犯罪的激增,其中大多数是“rugpulls”。在这种情况下,代币被人为地大肆炒作和增发,铸币者和早期投资者在代币上涨后将其全部抛售,导致后来者亏损。
该报告解释说,一些不良行为者将清算整个流动性池,使剩余的代币持有者无法获得流动性,无法进行交易,因而抹去了代币的剩余价值:
“2020年一半的加密货币攻击发生在DeFi协议,DeFi协议类局在前些年几乎是一种可以忽略不计的模式,并且在2020年下半年,近99%主要欺诈事件中被诈取的资金源于‘rugpulls’类DeFi协议和其他退出局,这种退出局模式让人联想到2017年可怕的ICO狂热。”
Jevans补充说,由于大多数情况下不受监管,DeFi协议不受中心化交易所、货币服务企业和银行面临的大多数传统执法机制的限制。
该报告指出,2020年最大的盗窃案,即中心化交易所KuCoin被盗取2.81亿美元,此盗窃案也涉及DeFi领域,因为犯罪分子试图通过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进行。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