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提出的新的加密货币执行指导方针已收到加密社区部分人士的负面回应。
美国司法部长WilliamBarr今天早些时候发布了司法部的报告,该报告旨在解决加密货币造成的“十分危险的公共安全威胁”。
在这份长达83页的文件中,“犯罪”或“罪犯”两个词被引用了168次,加密货币社区中的许多人将司法部的立场解释为对加密货币的直接攻击,这份报告中加密行业被贴上“一种犯罪途径”的标签。
美国司法部去年11月查获的丝路大额比特币与腐败的美国特工有关:据财富2月8日消息,美国司法部(DOJ)于去年11月初查获的与丝绸之路相关的69369枚比特币(截至发稿时,价值超过30亿美元),可能与美国特勤局特工Shaun Bridges有关。新的法庭文件显示,Bridges就是美国司法部民事没收诉讼中提到的神秘的“X者”。2015年,他被判处71个月监禁,罪名是在调查该网站时从丝绸之路卖家那里窃取比特币。2017年,Bridges在承认罪名后又被判处两年监禁。这位前特勤局特工仍在服刑,将于今年11月释放。此前2020年12月消息,CipherTrace报告称了两笔总额为69369枚BTC的交易,称这些比特币源自与暗网丝绸之路相关的钱包地址。[2021/2/9 19:16:26]
Coinshares首席战略官MeltemDemirors将这份政策文件描述为“加密货币中已知的每一种金融犯罪的商业记录”,声称司法部的立场过分强调加密技术的犯罪用例,却未能合理陈述加密资产的众多合法用途。
中国OTC兑换商回应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并不知情自己也是受害者:金色财经此前报道,美国财政部制裁了这两位中国公民,冻结了他们在美资产。此案当事人李家东,李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也是受害者。在可盈可乐OTC平台从田寅寅手中购买比特币后,18 年末资产被平台冻结,正寻求国内的协助。
此案已提交华盛顿特区法院审理,两项罪名在美国属于重罪,一旦罪名成立,两人可能在美面临最高 20 年刑期。由于跨国案件的复杂性,两人未在国内被起诉。同时,美司法部还提起公诉,要求查封与两人相关的113个加密货币账户。(币新)[2020/3/5]
Twitter上的许多人都响应了这一观点,“CryptoPennyCO25”给出了相当典型的回应,认为美国司法部的报告只是试图从不利的角度来描述加密货币:
声音 | 美国司法部特别代理人:希望加密行业帮助抓捕恐怖分子:据bitcoin.com报道,本月早些时候在Chainxchange区块链大会期间,美国司法部(DOJ)特别代理人Lilia Infant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对西方国家广泛采用加密货币的前景表示怀疑,然而也同情委内瑞拉公民使用比特币作为规避恶性通货膨胀的手段。据悉, Infante参与了司法部第一个网络调查工作组的建立和启动,该工作组的重点是在刑事调查中使用虚拟货币。Infante表示,唯一的问题是采用,人们并不在乎使比特币变得特别的不变性和隐私性。普通人对他们的银行账户、Paypal以及Venmo都非常满意。加密货币的采用更多在于其重要性,人们想要使用它的动机。如果希望这项技术继续蓬勃发展,那些充当交易所的公司需要与政府合作。Infante表示希望加密行业能够帮忙,比如帮助银行抓捕恐怖分子和者。这样就能达到清理这个行业的目的。Infante称自己喜欢区块链技术,并且不希望它与犯罪活动有关,希望区块链能够发展的更好。[2018/8/28]
司法部对加密货币如何成为恐怖分子、流氓政权、罪犯等的工具以及执法打击此类活动的重要性持消极态度。-CryptoPennyCO♂20252020年10月8日
XRP社区中的一些人对报告的这一行描述表示不满:“Ripple实验室故意违反了《银行保密法》BSA的若干要求。”
Ripple首席执行官BradGarlinghouse认为该报告以及美国的总体做法与提供明确指导相距甚远:
“一份超过70页的充满矛盾的报告是不会体现监管明确性的——许多负责任的私营企业都在试图遵守规则,但是当一个法律仲裁员都没有时,这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整个Ripple社区与推特用户Massimo达成共识,称该报告“是毫无意义的,它没有解决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让加密行业以一种安全有序且富有意义的方式成熟和进步。”
本周初,Ripple联合创始人ChrisLarsen表示,由于政府缺乏监管的明确性,该公司正在考虑迁往英国、瑞士、新加坡或日本。
美国司法部的这一新的加密货币执法框架可能会加快Ripple的决定——Garlinghouse建议其他公司也可以效仿Ripple的决定。他补充说,除非提供更明确的指导方针,否则“公司会将其投资转移到海外”。
但是,并非加密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反对这一新的执法框架。Compound总顾问JakeChervinsky认为这一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种指导方针并不经常出现,对于理解政府的法规和执法重点非常有帮助。我们都应该仔细阅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