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Instadapp 空投方案已出?算法稳定币爆发背后的底层原因

据链闻的消息,这几天去中心化交易所Matcha,dYdX和Paraswap的24小时用户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三个DEX的用户数都以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速度在增长。

很显然,这些新增的用户都是奔着撸空投去的。用户数增长是一件好事,但是它又从反面反应了一些问题。

我们看到消息称根据Dbank的数据,dYdX的24小时用户数为628人,相比前一天涨了超过4倍,那么意味着之前一天的用户数仅仅100多,同样根据增长幅度计算出Paraswap正常的用户数平均一天也仅仅100人。

这些DEX的真实用户是真少啊。要想因为一个空投就能改变项目的基本面,雪儿反正是真没啥信心的。

但是作为撸羊毛的我们,是不太会去关心这些的,因为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是捞一把而已。

那么面对这么多人疯狂涌入薅羊毛的大军,想想项目方们会作何打算。

相信他们一定会出对策的,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发了消息:国外不少项目方大概已经注意到薅羊毛的大军出没了,他们推出了五花八门的验证方式,居然还有要求做30分钟英文测试题的验证形式。

实话说项目方也不会傻到把大把的币都撒给羊毛党的。我们在撸羊毛的时候还是要有一点平常心,刷了那么多,可不一定真的都能撸得到哈。

还有有些同学留言问我,用多少金额来刷才算有效。真是把我当成项目方了哈,我要是有这么大能耐,这么具体的空投细节都能提前知道了,还这么辛苦写文章干嘛呢?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提前知道了空投的规则,那一定是人的。项目方有那么傻的,会提前把规则放出来让你去撸?羊毛我们要撸,可是脑子也不能闲着不用啊,不然很可能羊毛没薅到反倒羊被别人牵走了。

这几天看到好几个群在传阅一条Instadapp的空投细则,还介绍了批量建立账号来撸羊毛的方法。

Jake Chervinsky:Ripple案件的关键在于“投资合同”分析必须关注交易,而非资产:7月16日消息,Blockchain Association首席政策官Jake Chervinsky在推特上表示,Ripple案件的关键是“投资合同”分析必须关注交易,而不是资产;代币不是证券,但代币交易可以是,取决于事实和情况。

这是该行业多年来做出的重要区分,而SEC却忽视了这一点。联邦地区法院明确承认其有效性,这是美国加密监管的一个巨大转变,也是对SEC对于证券法理论的有力驳斥。

此外,这一判决对于SEC正在针对Coinbase等上线代币交易的交易所提起的案件尤为重要。尽管法院没有直接表示交易所订单簿上的交易不属于证券交易,但很难以其他方式解读这一裁决。[2023/7/16 10:58:33]

你看这么具体的明细都出来了,具体规则,具体时间,具体方式都有了。也就是直接告诉你了以哪种姿势来薅项目方的毛可以暴富。有这么傻白甜的项目方?它图什么呢?

再说了这样的内幕谁才能拿得到呢?必须是项目方内部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这么详细,而且还必须是出规则的人才有这种可能。可是项目方又有什么动机和可能提前把这么机密的信息透漏出来,甚至连地球另一端的你都知道了?

是让科学家提前做好准备吗,还是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提前去开展一场作弊大比拼?

据我的猜测,这样的消息出来目的要么是吸引眼球,要么就是是推广什么工具的,比如上面提到的批量创建账号,批量交易的工具。总之这样的消息绝不可能是真实的。

不过呢,就算雪儿分析这条消息是假的,但还是创建了几个账号准备起来,有备无患吧。正如前面说的,羊毛我们要撸,但是也要学会思考,分析和分辨。

另外要提醒一点Instadapp用起来手续费比较贵,创建账号也需要付费。如果要刷账号和交易的话,成本也不低。普通用户还是要权衡一下,万一羊毛撸不到自己是不是能够承受批量刷账号和交易带来的损失。

关于空投的事就说这么多,今天要来聊一聊最近非常火热的算法稳定币。

Coinshares增加对加密货币产品的实时审计:金色财经报道,数字资产投资公司Coinshares今天宣布已增加了对其加密货币产品的实时审计。据悉,CoinShares的实时审核系统每30分钟对其加密货币产品生成一次审核报告,独立审计公司Armanino帮助开发了该系统。投资者每天最多可以查看到48次新信息。[2020/9/2]

现阶段算法稳定币可以说是币圈除了比特币,DEFI之外最热门的话题了。雪儿看了很多相关介绍,有一个总体的感觉,大多数都讲得很专业,还是有点云山雾罩的感觉,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很难真正透彻理解。

雪儿就尝试着用通俗的方法来讲一讲我对算法稳定币的理解。

什么是算法稳定币?

先来定义:顾名思义,算法稳定币是指用算法自动调节和控制价格稳定的货币。它的要点有两个,一是价格的稳定,这是目的;另一点是用算法也就是代码自动调节,这是手段和方式。

那么最近算法稳定币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其需求到底在哪里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稳定币的发展过程中来寻找一部分答案。雪儿12月3号的文章《华尔街巨头瞄准稳定币,DEFI的美好时代即将到来》揭示了稳定币需求背后的原因:DEFI的兴起。

DEFI的发展产生和推动了对稳定币的需求。

这个观点并不是雪儿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实际的数据做出的推断。因为数据显示稳定币的第一个明显的发展时期是在2018年底,而爆发却是在今年夏天。

2018年下半年刚好是DEFI有了初期应用的阶段,今年夏天则是DEFI流动性挖矿大规模爆发的时期,同样也是DEFI协议大规模爆发的时期。

稳定币的发展阶段刚好完美地吻合了DEFI的发展趋势。因此雪儿得出了上面那个结论。

这也很好理解,DEFI本质是金融,金融需要一个能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稳定地支付,结算的工具,相当于法币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因此DEFI给稳定币提供了第一个基础的需求。

声音 | 律师Jake Chervinsky:Kik案件不会回答任何重大问题 但会影响SEC未来执法策略:美国政府执法辩护和证券诉讼律师Jake Chervinsky在推特回应网友提出的“项目和交易所正在寻求更好的透明度。不管(Kik案件)结果如何,裁决结果会带来多大的透明度(如果有的话)?”一问时回答表示:这取决于裁决情况。地区法院的意见不具有先例约束力,因此无论如何,此案都不会回答任何重大问题(除非向上上诉)。不过,这可能会影响SEC未来的执法策略:如果他们输了,他们很可能会退缩。[2019/6/5]

然后第二个需求来自DEFI今年夏天爆发的流动性挖矿,因为需要稳定币来避免主流币等资产在挖矿过程中因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的。DEFI又给稳定币提供了第二个需求:投机性的为资产提供增值意义的需求。

因此结论是只要DEFI的趋势是增长的,那么对稳定币的需求就一定是增长的。

但是雪儿认为稳定币的最终目标并不只是DEFI的专用工具,而应该是整个加密经济体中的一个基础设施。就如法币并不会仅仅服务于金融的圈子,而是整个现实世界的一个基础设施。

只是在目前这个阶段,稳定币主要的需求场景还是DEFI。

但是在我们已经有了USDT,DAI等几十种不同的稳定币之后,为什么现在对算法稳定币突然出现了这么大的关注和需求呢?

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加密货币的原生底层需求,二是投机的需求。

先说第一个:加密货币的原生需求。

我们知道比特币想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用去中心化和算法的方式来实现货币的发行,去除人为因素以及其他非算法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的影响和控制。

这可以理解为加密货币的原生需求,它是指加密货币之所以诞生就是要用算法和技术来决定货币,消除非算法因素对货币的影响和控制。

比特币实现的是算法对货币发行的决定和控制,但是没有做到由算法来调节价格。但是对于稳定币来讲,价格的稳定才是第一位的,因此从稳定币的第一性需求来说,它要做到的就是依靠算法来控制和决定价格的稳定。

动态 | 加拿大交易所Coinsquare增加XLM:据官方消息,加拿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square现已增加XLM。[2019/4/26]

而前面提到的稳定币,包括USDT,USDC;以及DAI等等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USDT和USDC就不说了,第一它们本来就是中心化机构发行的,第二它们是依靠抵押中心化的货币美元作为价值支撑来发行的。这种用中心化的手段产生的稳定币被很多人称之为第一代稳定币,它们应该只会是稳定币发展史上的一个过渡,因为它与区块链和加密经济的需求是两个世界的概念。

然后是第二代的稳定币,比如DAI,SUSD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维持价格稳定的手段是通过抵押加密货币资产作为支撑。也就是说它维持价格依靠的是其他资产的价值。

这两种稳定币各自的优缺点就不分析了,以前也写过相关文章,其他人也分析了很多。

雪儿想说的是它们的共同点是设计中都没有体现用算法来调节和决定价格稳定这一个思想。而这一理念才是区块链经济和加密货币真正追求的底层思想。

虽然很多人对算法稳定币持有很多消极的态度,也有很多大佬表示不看好其未来,但是从最近这一两个月算法稳定币的发展势头来看,它的趋势是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不看好而终止,因为这里面存在必然的需求。

雪儿认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提出的理念就是比特币作为第一代加密货币想要实现的最基本思想。

当然算法稳定币能够如此火热地爆发起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投机的因素。

因为算法稳定币在初期价格未能达到稳定之前,都需要通过各种机制来调节价格,并通过大力的运营来扩大应用,实现这两个目的所使用的手段都会产生大量的套利和投机机会。

实际上算法稳定币也已经经历了好几代的发展,比如第一代的AMPL,YAM;第二代的ESD(Emptysetdollar的简写);以及第三代的Basiscash。

他们之间的相同点都是依靠技术和算法,用去中心化的模式来调节和维持价格的稳定。

声音 | Jake Chervinsky:Tether事件可以有更多解释:美国政府执法辩护律师Jake Chervinsky今日在其社交媒体上表示,假设Tether破产了,同时发行人是恶意的,那它为何不首先发行USDT并使用它积累BTC,停止价格维护(倒仓等),允许USDT对BTC贬值,抛售BTC以获得更多USDT,启动价格维护,抬高USDT价格,最后获得利润。Chervinsky表示他并不是说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如果人们身处“Tether是局”的阵营,那么对于BTC/USDT溢价可以有更多的解释,而不仅仅是“挂钩终于要断了,Tether就要内爆了”。[2018/10/16]

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不小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用来调节和维持价格稳定的机制不一样。

第一代的AMPL,YAM都是采用直接调节供应量来调节和维持价格的稳定。

调节的基本原理是当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算法会按照比例和相关规则自动增发代币的数量,增发的币会直接分配给所有持币的用户。

增发意味着币的供应量增加,产生抛压从而引导价格向目标价格下跌。反之则会收缩代币的数量,从所有持币者的地址中按照比例收回相应的代币,因为供应量的减少来引导人们购买,从而实现调节价格的目的。

这种调节机制的最大问题在于价格少于目标区间时,通缩导致钱包币量减少会引起用户心理的恐慌,产生大量的抛售心理,价格就会越加下跌,从而很可能形成“死亡螺旋”。

结果就是通缩时价格越下跌抛压越重,价格就会越跌。这与设计的初衷,也就是用通缩来减少供应量,以此来促进更多人购买从而提升价格的思路刚好形成相反结局。这样的特性被称之为“反身性”。

之后出现了第二代算法稳定币ESD。

它本质上也是通过调整供应量来调节价格。不过它把代币的功能做了分拆,拆成了稳定价格,应对通缩和通胀总共三个功能,这三种不同的功能分别用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其中稳定价格和应对通胀的功能都由ESD这个币来承担,而应对通缩的功能则由一种叫做coupon的券来承担。

ESD的第一个功能就相当于稳定币,但是它的稳定是依靠coupon和ESD的另一个功能来实现的。怎么来实现呢?

价格偏离目标区间会出现两种情况,价格高于目标区间,与价格低于目标区间。在高于1美元时,同样系统会触发通胀机制增发ESD,通过增加供应量来调节价格。

与AMPL不同的是它的增发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而是质押了ESD进系统的才能获得增发的ESD分配。

在低于1美元的时候,它对AMPL的通缩机制也做了一些改进。它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替代了直接收回用户钱包中的币,而是发行一种叫做Coupon的债券吸引人们来购买。购买的条件是销毁ESD。

人们购买coupon的动力来自有套利的预期。Coupon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够通过打折购买到的优惠券,比如在ESD价格为0.90美金时可以以0.6,0.5,或者其他低于0.9美金的价格买到coupond。

但是在价格恢复到1美金之上后,coupon则可以用1:1的比例兑回ESD。相当于以打折价买到ESD项目发行的债券,赎回之后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但是coupon的兑换有一个是时间限制:一个月如果没有完成兑换,用ESD购买到的coupon便会作废。

而兑回的ESD则来自增发,因为购买coupon的ESD在之前已经销毁,现在需要重新发行新的ESD。还因为之前购买coupon是以低于ESD的价格打折购买,因此需要发行比之前销毁数量更多的ESD才能完成兑换。

这实际上就是增发了。增发的比例等具体细则在之后分析项目时再细讲,这里只讲原理。

增发的ESD会首先满足coupon的兑换,多出来的部分会按一定比例分配给质押ESD的钱包。

ESD的机制以用户的套利心理吸引人们购买coupon实现主动销毁ESD,从而达到了实际的通缩效果,也就减少了供应量,以此实现调整价格的目的。

相比于AMPL,ESD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

1.用打折债券可以产生溢价存在套利机会的机制理论上避免了AMPL的直接通缩带来的"死亡螺旋”。

2.通胀的ESD并不是分配给全网所有地址,而是只有质押ESD的用户才能获得。

它一方面避免了AMPL直接通缩带来的弊病,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质押ESD的动力。

不过雪儿认为ESD的设计也存在弊端:一是coupon的有效期,如果一个月ESD价格不能反转,那么花出去的ESD便会直接消失了,这个风险恐怕比AMPL的通缩导致币减少会更大。

二是通胀期间,鼓励人们去质押ESD,积极的一面是可以减少流通量,减少砸盘的压力。可是设计通胀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增加供应量来引导人们抛售来调节价格吗?那必须要质押才能获得通胀的机制是不是跟自己的设计初衷也存在矛盾呢?这会不会是另一种变相的“反身性”?

接下来就来到第三代的算法稳定币,以BasisCash为代表。

BasisCash的设计机制跟ESD很相似,也是把稳定币实现的机制拆分成了稳定币,通缩和通胀三个,不同的是它同时设计了三个代币来分别执行这三个功能。

三个币种分别是

BAC:它是执行稳定币的功能,全称是BasisCash,相当于ESD币的基本功能;

BAB:它执行的是通缩的功能,类似于ESD的coupon;

BAS:它执行的是通胀的功能,类似于ESD的另一个功能:通胀和质押。

这三个代币可以跟我们的现实世界做一个对比:BAC可以对标现金,比如美元稳定币;BAS可以对标股票,可以享受投票权和分红权;BAB对标债券,可以享受债券分红。

从大体上来讲,它的机制设计跟ESD有比较大的相似性,最大的区别在于用了不同的币种来执行不同的功能。

在Basis中通胀时质押的是BAS,而非BAC稳定币本身;另外持有BAB债券也可以享受分红。

这个系统的玩法是:持有BAC提供流动性产出BAS,质押BAS在系统获得BAC的增发分红。

如前面所讲,这个模式有点像美元系统:美元现金、美国国债、储蓄利息、国债收益等等,我们可以从中找到Basis设计思路的来源。

BAC的具体机制等以后分析项目时再详细分析。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是算法稳定币的爆发是具有很强的确定性需求。

主要是来自于人们对原生加密货币以算法控制发行的需求,对应到稳定上多了一个用算法控制价格调整的需求。还有一个需求是这些币的设计机制在早期都有很大的套利空间,这当然也是很大一部分人参与的原因。

基于第一个原因,用算法控制价格稳定的实现机制难度非常大,因此可以说所有这些稳定币都是在做一场社会实验,是否能成功现在还无法下结论,因此参与这样的项目投资相当于早期投资者,风险一定是有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的趋势是,用算法控制价格稳定的这种原生需求是真实的,即使这些项目都失败了,还会有其他的尝试。

另一个来自套利和投机的需求,对参与者来说,风险就更大了。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的设计机制都会导致价格的暴涨暴跌,另一方面由算法控制价格稳定的机制理解起来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不清楚原理的情况下参与投机。

总之在参与之前,先弄清楚风险是比较理性的做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USDT区块链:探讨七种数据消息传递桥

任意消息桥接器是Web3基础架构的关键部分,是互操作性、模块化或可组合性的基石。 根据我们与开发人员交谈、与用户互动的经验,「跨链桥」一词似乎已成为「代币桥」的同义词——意味着流动性网络或可信赖.

[0:15ms0-0:5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