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Web3嘉年华的闭幕式中,万向区块链董事长、HashKeyGroup董事长肖风发表了压轴演讲《Web3应用的三代币模式》,结论是「Web3创业项目应该选择STO」。
这个结论的背景是HashKey拿到了香港唯二的交易牌照,Web3公司可以在这里进行STO。
那么STO是什么?能否代表「代币化的未来」?未来的机遇在哪里?本文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讲清楚。
1.STO是什么?
STO,即证券型代币发行,简单来说就是把证券给代币化。
lCO也是把证券给代币化,但启动lCO没有任何门槛,几乎等同于「首次空气币发行」,所以2017年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到2018年名声就臭了。于是一些Web3公司开始探索新的发币方式。
华为云创业生态系统负责人:现有世界和Web3之间的差距正在显现: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Coinlive举办的峰会上,华为云创业生态系统负责人Llewellan Vance发表了演讲。他在演讲开始时强调,他们的重点是释放全球创新,并促进开放式创新和多样性。他们还培养具有引发变革潜力的领跑者。他指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即现有世界和Web3之间的差距正在显现。他谈到了他们正在参与的一些令人兴奋的Web3初创公司,例如使用模块化平台创建的Sentient;LINH AI是影响者营销的生成人工智能;ZIGNALS,它正在弥合现实世界和奢侈品之间的差距,等等。“作为明天世界的建筑师,用华为最好的技术和创新来装点你的想法,”他提到。[2022/12/22 22:01:22]
比如换汤不换药的lEO,给发币增加了一道审核——让交易所拿自己的信誉来担保,这个黑色幽默决定了后来约等于「首次空气币发行」。
21Shares CEO:旗舰BTC ETP流入3000万美元,新一波投资者进入该领域:6月28日消息,加密ETP发行商21Shares的创始人Hany Rashwan在接受CoinDesk采访时表示,21Shares的旗舰BTC ETP流入3000万美元,这标志着新一波投资者进入该领域。[2022/6/28 1:37:20]
与此同时,STO这个概念也被提出来,就是在马耳他这种加密友好国家里发币,但也仅限于在马耳他合法。
要知道马耳他的人口才4万多,还不到天通苑小区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所以这种STO就是项目方花钱给ICO买了个PR的素材。
Coinbase遭集体诉讼,UST投资者指控其上币前未能披露相关风险:6月18日消息,周四,Coinbase被提起集体诉讼,声称其在上线TerraUSD(UST)的过程中疏忽大意,并且未能披露其与Terraform Labs的财务关系。
周四的诉讼称,Coinbase在上线UST前未能对Terraform Labs进行尽职调查,并将UST的风险误报为算法稳定币,因此存在疏忽。该诉讼将Robinhood、Gemini和Kraken提供的代币信息与Coinbase的信息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称,“Coinbase没有披露TerraUSD无抵押、由算法控制和高风险的性质,而是将其错误描述为另一种稳定币。”
该诉讼还声称,该公司的投资部门Coinbase Ventures是Terraform Labs的最大支持者之一,这是Coinbase不披露UST波动性的一大动机。
该案件的原告和集体诉讼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Milberg Coleman Bryson Phillips Grossman和Erickson Kramer Osborne。后者也是5月13日针对GMO-Z.com Trust和Coinbase提起的诉讼中的原告代理人,该诉讼涉及去年11月日元挂钩稳定币GYEN脱锚事件。(Cointelegraph)[2022/6/18 4:36:46]
2.香港的STO和马耳他的STO有什么不同?
马耳他的STO与香港的STO都是「合规的lCO」,不过马耳他与香港有着本质的不同——香港是世界级金融城市、亚洲金融中心、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也就是说,在香港合规发币,你就能合规地向全球市场销售。
而且抛开市场不谈,就STO本身的要求而言,它们也有着天壤之别——马耳他的STO花小钱就能买到,但在香港启动STO的流程和标准就跟在香港发行证券差不多,所以含金量截然不同。
3.香港的STO是否会迎来爆发式扩张?
香港支持STO,是港府和大陆加密资本的合作——港府需要新资本的涌入来弥补过去几年流失的资本,大陆加密资本需要合规和背书,而STO就是双方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预期拉满,未来能否如愿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完全取决于准入门槛。
如果上币以及投资的门槛比较低,那么吸引力甚至能超过lCO。如果你知道多年前仅靠内地散户支撑的地方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的话,那么市场容量远远大于内地的地级市的香港就更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个假设不成立,至少就目前来看,香港的监管原则是「相同风险,相同方法」,即使放宽也不会差太远。
4.所以我们应该期待STO的什么?
由于香港可预期的监管政策,证券型Token不必抱有期待,因为够资格发行证券型Token的Web3公司直接上市就行了,那个市场容量更大。
NFT直接对标数据资产市场即可,所以可以判断它有市场,但不大。
功能型Token倒是值得期待,它的定位是生态积分,是免费赠送的而非融资工具。HashKey会先打个样——发行平台币HSK。
不过最值得期待的不是上述三种代币,而是STO服务商……
STO需要专门设计代币经济学、法律结构以及代币铸造等,才能在受监管的交易平台上挂牌交易,这就需要专业的STO服务商以及相关配套服务。
这就像在淘金热中卖铲子,不管淘金能不能成功,卖铲子总是一个稳妥且真的能赚到钱的生意。
不管STO能不能完成它的叙事——继华尔街模式、硅谷模式之后开创出属于Web3的共享资本模式,但至少会有一波资金愿意为政策红利来充值。
来源:panewslab
原文:《「代币化的未来」的STO的机遇,是在淘金热中卖铲子》
作者:北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