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冯兴元肖永泉/文
在日本,法律规定比特币从2017年4月1日起属于法定支付媒介,可用于支付和交易。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其交易量目前大约占全球市场的50%。去年12月份全球比特币交易中,有1/3的交易量是以日元计价的。日本在比特币市场中的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其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得益于日本国内的不收取交易费用这一不寻常的商业模式。很显然,这与我国政府去年9月4日宣布关闭国内比特币交易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他国家的政府对比特币的政策也是五花八门,多数持拒斥态度。去年12月份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先后推出比特币期权。其背后也有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许可。这意味着美国不仅对比特币期货合法化,也很大程度上对比特币本身合法化。而且美国政府的关注点是比特币不被用于非法交易。
据报道,日本东京金融交易所正计划推出比特币期货。美日政府和业界对比特币的举措背后,到底有什么主导动机呢?当然,动机是看不到的,我们只能做些猜测。
VanEck报告:比特币ETF波动性与很多知名指数以及ETF产品相同:11月23日消息,美国资产管理公司VanEck发布报告称,2020年中,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29%的波动性高于比特币,而在季度数据基础上,有22%成分股的波动性和比特币一样高。至此,VanEck认为机构投资者应考虑持有比特币,并从中长期角度上,将比特币描述为“传统股票和资本市场之外的新兴的波动性资产”。考虑到VanEck此前申请比特币ETF遇到监管障碍,媒体认为该最新报告可能旨在减轻SEC对比特币的恐惧心理。报告中指出,目前美国没有比特币ETF,但是根据报告,比特币ETF的波动性与很多知名指数以及ETF产品相同。(JP.Cointelegraph)[2020/11/23 21:43:58]
看来,美日两国政府和业界均有意图竞逐未来数字货币的主导权。这并非大家往往指责的“阴谋论”,这属于“阳谋论”。对比特币的政策选择,需要成为大国政府的国家战略选择,不需要对之进行褒义或者贬义看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大国,有的把比特币合法化,有的禁止比特币交易,都在其主权范围。但是,由于比特币是非主权货币,主权国家消灭不了它。有些国家把接纳或者禁止比特币作为大国战略,有些国家可能没有把这种选择作为大国战略的一部分。这种选择上的分野,可能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现在看来,大国之间对于数字货币主导权的竞逐十分激烈,现在还不能说定哪一国的选择最终对头,哪个国家最终胜出。但是美日两国目前已占先机,这是肯定的。而且从较长远来看,数字货币和现有法定货币并存,也基本上已经是共识。从更长远来看,人类最终走向无现金社会,进入数字货币时代,也是合理的想象。
近390枚Bitfinex被盗比特币转入未知钱包:金色财经报道,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0月7日22:55,约389.94枚Bitfinex于2016年被盗的比特币被转入3NPbAS开头未知钱包地址。[2020/10/8]
日本政府认定比特币是法定支付媒介,这种做法其实很让人玩味。比特币就是一种数字货币,它基于点对点的网络,去中心化,加密,匿名。需要依据特定的算法进行大量的计算产生,产生过程也称为“虚拟挖矿”,类似于开挖黄金。按照其创始人中本聪的算法设计,比特币的总量是确定的,总共2100万个,因此越挖越少。比特币根据特定的算法通过网上大量“虚拟挖矿”而产生,其发行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机构。这一点就决定了其产生机制与大多数货币不一样,大多数货币的发行依赖于特定的机构。比特币依托一种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你把属于你的比特币转给别人,账本上就会记录过去所有交易以及最新的交易,尤其是包括你原有比特币所占区块地址和其他相应信息,以及新所有人所占区块地址和其他相应信息。账本是以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方式保存在比特币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而且是匿名的,也就是没有新老所有人的名字记录。这种加密的程序又保证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没有人可以操纵,没有政府可以控制它。比特币总量有限,网上“挖矿”有奖励,鼓励你以后还会去挖矿,并参与维护整个网络。
比特币链上活跃度小幅回升 交易所净流入量有所增加:据Tokenview数据显示,近24小时比特币链上交易额为100.92万BTC,环比上升54.87%,链上交易数为28.18万笔,环比上升20.52%。其中交易所净流入的比特币数量环比回升13.52%,净流入量上升幅度较大的交易所为Poloniex和Bitfinex,较前日分别上升32.52%和12.25%。比特币在周一的链上活跃度和交易所净流入量均有所回升,市场凌晨冲高回落,短期或将延续宽幅震荡走势。[2020/3/31]
我们现在看看比特币的性质。看看它是否真正属于货币。货币的唯一基本的职能就是充当一般交换媒介。其它职能都派生自这一职能,比如其他职能涉及一般教科书上说的支付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储藏手段,甚至充当世界货币。当然,任何货币都不能充当理想的价值尺度。正如米塞斯所说,各种货币其实都在变动,经济也在变动,每个人对货币和经济的主观评价也在变。在这种情况下,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大师米塞斯认为,货币不能充当价值尺度。他是从严格意义上这么说的。
分析 | 真正的比特币期货“机构”交易员总数仅为一年前的一半:据区块律动BlockBeats消息,CFTC的COT每周报告显示,CFTC监管的比特币期货 (CME 和 CBOE 历史价值的总和) 的名义价值自第一季度以来已飙升逾 270%,而比特币的价格则上涨了150%。分析称,从高层次来看,是投机者和较小的无需报告交易员,也就是散户(非商业交易员占>75%)推动了交易量。那些被归类为“商业”交易员的人,通常是那些为了对冲目的(通常是为了大宗商品的投入成本)而使用期货的人,继续占据着不重要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CFTC报告的比特币期货交易员(换句话说,真正的“机构”交易员)总数仍接近一年前的一半,目前仅不到50个。此外,上周最大的四家做空机构占全部未偿名义价值的75%,创历史新高。[2019/7/2]
首先我们需要问,比特币是不是贵金属?是,它属于“虚拟黄金”。它挖出来的原理跟现实世界上淘金是一样的,它是虚拟挖掘,黄金是实体挖掘。它是不是商品货币?是,这不在于它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作为“虚拟黄金”的巨大交换价值。
美国儿童邮寄食物餐厅宣布旗下店面支持比特币交易:据了解,美国知名儿童有机食物餐厅Giggles N’ Hugs宣布旗下所有店面支持接受比特币交易,客户可以通过BitPay完成付款,相比于信用卡收取3%的手续费,比特币交易手续费只有1%。[2018/1/4]
比特币是一般交换媒介吗?在很大程度上是。比特币的数量有限,但2015年就已经为10万多家商家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工具所接受。它作为交换媒介的普遍使用度已经很高。而且在一些地方,它是最好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如果各国政府不打压,其普遍使用度则会更高。所以它应该算是货币。
比特币是支付手段吗?是,它用作为这么多家商家的支付工具。
比特币是价值尺度吗?是,即使它在二级市场上的报价波动很大,每个人可以仍可以拿它去衡量其他货币或者商品的价值,其他数字货币已经将比特币作为货币标准。
比特币是价值储藏手段吗?是,它有交换价值,值得用它来储藏换取其他货币或者商品的价值。
比特币是世界货币吗?也是,它的使用者遍布全球。在一些群体里,比特币是最受追捧的一种世界货币。
比特币还是什么?第一,一些市场派人士会说,它是“自由”的、无主权的货币。任何国家其实对它没有管辖权。比特币使得货币发行权回归市场。第二,它是可保值增值的货币。其实我们对货币的要求首先是保值,增值则往往是奢望。但是比特币居然让人实现这种奢望。第三,它仍然是稳健的货币。这体现在它的产生机制和一级市场的基础超级稳健。我们要区分比特币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超级稳健,二级市场在比价高位上波动,其实仍然体现为稳健。比特币二级市场的波动巨大。2017年初,国内一个比特币价格不到7000元人民币。2017年12月16日,美国的比特币比价站上2万美元关口,12月22日跌至低谷13000美元左右。12月28日,一家美国主要交易平台的比特币最低报价为14000美元。二级市场除了现货买卖之外,还有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两家的比特币期货交易。在二级市场,一些交易场所还不乏设置自动量化交易程序,自买自卖,保持市场热度,推动比特币市价上行,这当然属于不正当竞争。但是,只要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这一因素就是被市场消化,已经体现在新的比特币价格当中,总体上说明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第四,比特币打破了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垄断,体现和实现哈耶克推行货币竞争与自由银行业的理念。第五,比特币可用于规避一些国家对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最后,很多类似数字货币的出现都参照或者借鉴了比特币后面的思想和技术机制,并且产生了像以太币、莱特币等多种新型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由此展示了朝向多种货币竞争和自由银行体制的发展方向。
当然,有人也会拿比特币。但是,这就像一个杯子,我可以拿它喝水,我也可以拿它死人,但这个杯子就是杯子,它不能为人们如何拿它使用负责。不能怪比特币充当了的工具。要惩罚的是者本身。
进一步而言,如果一国的政府接受比特币作为货币,倒是有助于其与业界进行更多的合作,尤其对比特币与国内货币的兑换环节加强监控。对于我国,比如可以通过重建国内比特币交易市场,开放和规范化其与境外贸易的通道。这可能不失为一项现实选择。这其实与美国政府在做的事情就差不多了。中国和美国都是互联网金融领军国家,中国放弃对比特币交易的某种程度的主导权,实际上等于在放弃来之不易的互联网金融领军地位。这种放弃确实值得可惜。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在对比特币交易采取自由放任和全面禁止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第三条道路”或者“中间道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